分享

省发改委要我跟班学习一年,我去不去?

 你一直在玩儿 2022-08-04 发布于江苏
作者介绍


你一直在玩儿:知乎、微博、公众号、知识星球同名用户。曾在省政府办公厅、地市市委组织部、海事局工作,现为某国企办公室主任。

这年头,借调、借用等名词,在体制内是臭了大街了。很多不知真假的体制内公众号也好、知乎答主也好,反正对于借调、借用等机会,一概劝退。他们所秉持的观点,无非就是借调就是干活,对你本人没好处。事实上,判断借调、借用、挂职等机会,不能这么简单粗暴。

在我看来,在借调的过程当中就要严格区分开一个叫做借调,一个叫做借用


借用是什么情况?比如上级部门缺人干活;比如组织一个重大的专项活动,比如成立一个临时性的议事机构(领导小组、指挥部),又或者上级部门某个普通的处室他缺人,然后他们从下级部门也好,从一些同级部门也好,借人过来干活。名字可能不同,叫跟班学习、上挂锻炼......但实际上就是借用。

什么是借调?通俗来讲,要么叫做镀金,要么叫做去了就能留,这种才叫借调。


我们要知道,借用和借调的途径是有区别的。借用是什么?刚才我讲了上级部门缺人,所以他往往是上级广撒网,能捞到谁是谁,只要你这个部门或者你这个单位出一个人。所以要注意,如果某天领导通知说你去哪里哪里跟班学习(借用、借调),而你事先都不知情,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私下运作过,那么这种往往它都是借用。不管领导讲的多么好听,都是借用。

相反,借调一般来讲,本身已经是业务骨干,和本单位的领导关系不错,领导有心栽培你,他主动送你去。或者你跟上级部门关系已经很好了,不光是工作上的关系,已经和上级部门一些领导建立了私人的感情,这个时候他点名要你,这种它叫做借调。

总结起来,借调是点到具体人头的,而借用往往问你们单位要一个人,没有具体到你

那么作为我们个人,在考虑借调或者借用去还是不去时候,自己要做清晰的判断。

01
第一条要判断什么呢?判断自己在本单位的地位。自己和领导关系好不好,究竟是不是重点培养的对象,自己要有正确认识。要看领导平时重视不重视自己,避免领导找你随便谈个话忽悠你说你去哪好好干一下回来我就重用你,你就真以为自己大有前途了。
02
第二条就是要判断自己所在的单位怎么样。如果你是在乡镇工作的,尤其在一些偏远的比较穷的乡镇,那么我建议你上面不管什么部门借你,你都可以去。借用也好,借调也好,都可以去。为什么?机会是在变化中产生的,不变化你永远没机会,变化了才可能有机会。只有去了之后,你才有可能有机会能到县城、到市区等等,并且能够去开拓视野。
03

第三条就是要判断自己和上级部门,尤其是上级部门领导的关系。是泛泛之交,还是有一定的关系?泛泛之交是什么,就是工作中产生的交情。假如你工作表现只是不错,但并没有很出类拔萃,那坦白讲领导对你的欣赏,也仅仅是泛泛欣赏,并不算什么大交情。当然也有例外,上级领导比如说确实是个爱才之人,你表现也非常出色,他确实很欣赏你。这里有两个条件,一个是领导他要爱才,第二个你本身也是一个人才,所以这个情况可遇不可求。

04
第四条要考虑的是什么呢?是要借你过去的单位强势不强势。这个不用多说,有时候一些很弱势的单位,或者说临时组织的议事机构啥的,本身就是为了完成某个不算重点的工作,而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抽人,这种就叫做不强势的单位。再比如一个单位里,强势部门跟弱势部门借你,分量都是不同的(人事处借个人,跟老干处借个人,能一样吗?)。一般而言,强势的单位(部门)留人比较好留。
05

第五条要考虑的是什么?你上级部门具体的领导够不够给力。比如,某些领导你一看就唯唯诺诺的谨小慎微的这种人,往往就不给力;比如,有些领导你跟他相处这个过程中发现,他从不帮手下出头,那你到时候想留下来靠他就肯定靠不住。所以就是说除了部门要强势,还要领导要给力。

06
第六条要考虑的是什么呢?你必要的时候你要能打听到,你之前有没有借调的?借调的他留下来了没有?这个就涉及到他单位编制的问题,有些单位可能没有编制,他就不断的借人,你这种去了之后就是当炮灰,就是去干活,那就没什么太大意思。
从上面六条出发,我们来看看借调、借用的结果。借调或者借用的过程当中,忌讳的是什么?叫做种别人的地,荒自己的田,也就是什么?长期借调(借用),又调不进去,那就糟糕了。本单位觉得,你长期不在本单位干活,我们怎么知道你干的好不好?上级说你好,但我不信啊,你又没在我手下干,我哪知道?就上级单位而言,他最多也就是帮你出个函,该同志表现优异......建议予以培养。但下面会听吗?不会。所以长期借调(借用)容易产生问题,就是两头都耽误。

借用往往是留不下来,就是干活,主要是混个脸熟。讲起来我在省局,我在组织部,我在纪委认识谁。所以你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只要表现的不太差,把手头上工作做掉,等着回去就可以了。

借调可能留下来,留下来的手段有两种。

第一个直接从借调变为调,虽然现在比较少,但不是没有。这个要求你工作出色+领导给力+你和领导关系好+恰逢机遇期。

第二个通过组织考试,但是可能是为你这些借调的人来解决这个问题。针对你们个人的情况,设置一定的条件组织考试。在一些地方组织类似的考试,主要是为了消化借调人员。


说了这么多,在我看来,当你面对借调(借用)机会的时候,首先要按照上面所说的六条,来判断自己能否留下。如果明确了,肯定留不下来,那也不是一概就拒绝这些机会,而是要从两方面来看。你如果非常看重结果,只关心调入,那就不值得去。相反,如果人家挑人的时候就明确了,就待一年,就是跟班学习(锻炼、帮忙干活),到期回来。这种时候,时限也明确,任务也明确,反而可以去。为什么?一是认识人,避免自己永远在本单位小圈圈中打转。二是提升视野,去了新地方新城市,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视野都会不同。三是提升能力,到大机关学本领、学作风、学同事的为人处世本领。四是给自己一个改变的契机,说不定因此发愤图强要改变环境,要向上提升。从这四条来说,短期的借用(借调)也不是坏事,是值得可以去的。

总之,长期借调(借用)肯定不去(除非解决家庭问题),短期借调(借用)看自己判断,但不要简单粗暴就拒绝。今天这个文章,不是谈结果,而是谈如何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



你一直在玩儿 一个有用的公众号

长按,加关注,只玩最真实的
爱我,请给我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