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长寿,吃纳豆,纳豆提取物里,藏着长寿的秘密?

 空谷幽兰80 2022-08-04 发布于广东
01


纳豆起源于中国的秦汉时期,是传统的发酵食品,在唐朝时期由高僧鉴真东渡时传入日本,根据日本的风土渐渐演变为纳豆,它被认为是日本人长寿的“秘方”,食用历史1000年以上。

是一种传统的日本食品,由枯草芽孢杆菌(纳豆)发酵的大豆制成。

图片
( A ) 纳豆发酵大豆;( B ) B. subtilis(natto) 从纳豆中分离;( C )枯草芽孢杆菌(纳豆)革兰染色细胞的显微照片(1000×)。

纳豆类似我们国家的发酵豆和豆豉,经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发酵而来,日本将纳豆作为调味品和营养食品,而我们主要将豆豉作为调味料食用。



02



纳豆激酶(NK) 是一种从纳豆中纯化提取的丝氨酸蛋白酶。

1980年,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日本研究员Hiroyuki Sumi发现纳豆可以溶解人造纤维蛋白。

Sumi 和他的团队从纳豆中提取了一种酶,这种酶不仅可以降解纤维蛋白,还可以降解纤溶酶底物。他将这种新颖的纤溶酶命名为“纳豆激酶”。

图片

它具有空间折叠的氨基酸链的线性链,以信号肽、前肽和成熟肽的形式产生,分子量为27.7KDa。NK 酶的催化三元系统是 Ser-His-Asp,其特征底物为纤维蛋白,溶栓作用远强于蛇毒纤溶酶、尿激酶(UK)和蚓激酶。



03



①具有较强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NK溶栓的效果要远大于纤溶酶和弹性蛋白酶,活性是纤溶酶的4倍。NK能够水解纤维蛋白成多肽和氨基酸,体外实验证明,把NK提取液加到纤维蛋白平板上时,随即出现透明溶解环,溶解环的大小和酶的活性正相关,溶栓效果显著。

②抗炎及抗氧化应激;

NK可以通过抑制脂多糖 ( LPS)诱导 的 NADPH 氧 化 酶 2 ( NOX2) 和 Toll 样 受 体 4( TLR4) 活化,显著抑制 LPS 诱导的活性氧 ( ROS) 生成和核因子 κB ( NF-κB) 活化,剂量依赖性地降低 LPS 诱导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如肿瘤坏死因子 ( TNF-α) 、白介素6 ( IL-6) 等,证实 NK 具有抗炎和抗氧化功效。

越来越多证据显示,炎症、氧化应激和凝血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NK 通过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有效保护了小鼠免受 LPS 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和肾小球血栓的侵害,证实NK 可以通过打破炎症、氧化应激和血栓形成之间的恶性循环,发挥抗血栓的作用。

③降低氧化损伤;

血管内皮氧化损伤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暴露出胶原蛋白,激活血小板,启动凝血系统。

自由基与活性氧是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是造成组织细胞损伤的元凶。

血管中存在氧化与抗氧化两种系统,当血管中氧化程度超出细胞对氧化物的清除能力,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就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逐渐形成血栓。

脂褐素(LF)是老年斑的主要成分,可沉积在血管壁导致血管损伤,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黄嘌呤氧化酶(XOD)可催化自由基的产生,从而造成血管损伤,血栓形成。

有研究表明,纳豆激酶可以降低、LF、XOD 的水平,从而减轻氧化损伤和过氧化物堆积,抑制血栓的形成。

④抗凝血作用;

NK 可以通过阻断内、外源性凝血途径从而抑制凝血活酶的形成,延长凝血活酶时间,并且其在凝血第二阶段能够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凝固时间,在凝血的第三阶段明显延长凝血酶时间,意味着 NK对整个凝血过程都有一定抑制作用。相关人群研究也证实,NK 在抗凝血方面的特殊功效。

⑤抗高血压作用;

NK 对高血压前期患者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在一项北美高血压人群 (收缩压≥130 mmHg 或舒张压≥90mmHg) 中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中,每天服用 NK 100 mg 的受试者在 8 周后,观察到收缩压和舒张压相较于安慰剂组均有降低,而这种降血压作用对于男性受试者更为显著。



04


目前开发的 NK 制剂主要以口服为主,包括片剂、软胶囊、硬胶囊、缓控释制剂等,国际规定其含量单位为 FU/片,国内专家建议NK最大摄入量为2000 ~ 2800FU/d,35 岁以上人群适宜服用,日本营养健康食品协会规定的每日正常维持量则在 2000 FU以上。



05



①单剂量口服纳豆激酶可增强溶栓和抗凝血作用

在 12 名健康年轻男性中进行了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交叉 NK 干预研究。在基线抽血后,每个受试者随机接受单剂量 2,000 FU NK(NSK-SD,日本生物科学实验室有限公司)或安慰剂,随后各组交叉。

受试者在给药后 2、4、6 和 8 小时捐献血样,用于分析凝血/纤溶参数。结果,NK 给药后 6 小时和 8 小时的 D-二聚体浓度和 4 小时的血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显着升高(分别为 p < 0.05)。因子 VIII 活性在 4 小时和 6 小时下降(分别为 p < 0.05),血液抗凝血酶浓度在 2 和 4 小时更高(分别为 p < 0.05),活化的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在 NK 给药后 2 和 4 小时显着延长(分别为 p < 0.05 和 p < 0.01)。

然而,所有的变化都在正常范围内。因此,单剂量的 NK 给药似乎同时通过几种不同的途径增强了纤维蛋白溶解和抗凝作用,都在正常范围内。因此,单剂量的 NK 给药似乎同时通过几种不同的途径增强了纤维蛋白溶解和抗凝作用。

②纳豆激酶对血压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有研究目的以补充纳豆激酶对高血压前期或 1 期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86 名年龄在 20 至 80 岁之间、初始未经治疗的收缩压 (SBP) 为 130 至 159 mmHg 的参与者接受了纳豆激酶(2,000 FU/胶囊)或安慰剂胶囊8周。

七十三名受试者完成了该协议。与对照组相比,SBP 和舒张压 (DBP) 的净变化为 -5.55 mmHg(95% 置信区间 [CI],-10.5 至 -0.57 mmHg;p <0.05)和 -2.84 mmHg(CI,- 5.33 至 -0.33 毫米汞柱;p>0.05),分别在 8 周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纳豆激酶组肾素活性的相应净变化为-1.17 ng/mL/h(p <0.05)。总之,补充纳豆激酶可降低 SBP 和 DBP。

这些发现表明,增加纳豆激酶的摄入量可能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③现实生活中记录的数据支持血管疾病患者使用纳豆激酶的安全性

其抗高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抗凝和神经保护作用已被广泛记录。随着生物技术的出现,NK的感官、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方面也得到了研究。NK 的这些药理作用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关。

纳豆激酶具有较高的胃肠道稳定性(也与 pH 值和温度的变化有关),并在肠道中呈现离散吸收。

纳豆激酶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可用于许多其他血管疾病(即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临床表现,而不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图片

更多抗衰科普&黑科技
关注「抗衰颜究所」
图片
抗衰颜究所
带你掌握更多抗衰黑科技,让你逆龄焕颜更年轻
1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参考文献(可上下滑动查看):


    1. 高泽鑫,何腊平,刘亚兵等,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文章编号:0254-5071(2017)08-0011-05 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17.08.003.

    2. 高瑞萍,刘 辉,刘 嘉,等. 纳豆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科技,2011,47(1):23-26.

    3. YOSHIKAWA Y, CHEN P Y, ZHANG B, et al. Evaluation of seed chemicalquality traits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natto soybean[J]. Food Chem,2014, 153(153): 186-192.

    4. Sumi H., Hamada H., Tsushima H., Mihara H., Muraki H. 蔬菜奶酪纳豆中的一种新型纤维蛋白溶解酶(纳豆激酶);日本饮食中典型且流行的大豆食品。1987;43 :1110-1111。doi: 10.1007/BF01956052。

    5. Kurosawa Y.、Nirengi S.、Homma T.、Esaki K.、Ohta M.、Clark JF、Hamaoka T. 单剂量口服纳豆激酶可增强溶栓和抗凝作用。科学。众议员2015;5 :11601。doi: 10.1038/srep11601

    6. Lampe BJ,英语 JC 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纳豆激酶的毒理学评估。纳豆。食品化学。毒理学。2016; 88 :87-99。doi: 10.1016/j.fct.2015.12.025

    7. Suzuki Y., Kondo K., Matsumoto Y., Zhao B.-Q., Otsuguro K., Maeda T., Tsukamoto Y., Urano T., Umemura K. 发酵大豆、纳豆的膳食补充剂抑制内膜增厚并调节大鼠股动脉内皮损伤后附壁血栓的溶解。生命科学。2003;73 :1289-1298。doi: 10.1016/S0024-3205(03)00426-0

    8. Jang J.-Y.、Kim T.-S.、Cai J.、Kim J.、Kim Y.、Shin K.、Kim K.-S.、Park SK、Lee S.-P.、Choi E.-K. 等人。纳豆激酶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来改善血液流动29 :221-225。doi:10.5625/lar.2013.29.4.221

    9. Xu J.、Du M.、Yang X.、Chen Q.、Chen H.、Lin DH 纳豆激酶在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血栓形成模型中的体内溶栓作用。血红素学报。2014; 132 :247-253。doi: 10.1159/000360360。

    10. 孟繁宇,薛菲,施慧 . 纳豆激酶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影响 [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 9) : 1567-1569.

    11. 任妮娜,陈鸿杰,李跃,等 . 纳豆激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脂患者的疗效观察 [J]. 中华医学杂志,2017,97( 26) : 2038-2042.

    12. Jensen GS,Lenninger M,Ero MP,et al. Consumption of nattokinase isassociated with reduced blood pressure and von Willebrand factor, acardiovascular risk marker: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multicenter North American clinical trial [J]. Integr BloodPressControl,2016( 9) : 95-104.

    13. Kim JY,Gum SN,Paik JK,et al. Effects of nattokinase on bloodpressure: 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J]. Hypertens Res,2008,31( 8) : 1583-15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