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衡报心理故事》我不是坏孩子系列:抽烟喝酒的小女孩

 新用户27889083 2022-08-05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小凡,14岁,短发,一看就像个小男孩儿。妈妈已无法忍受她了,不写作业就算了,一个女孩子还抽烟喝酒,和小混混儿搅在一起。这个小女孩发生了什么?
小凡静静地给我讲起她的经历。她小学学习很好,班里前两名,她初中选择了某寄宿制中学。然而在入学后的三个月里,她却彻底崩溃了,因为她无论多么努力学习,都无法进入班级前30名,这是一个60多人的班。她绝望了,要求转学。妈妈不同意,不久她就得了脑膜炎。春节后她转入了某走读学校。

她见到我时已经是初二的下学期,她的成绩一直很好,班里前几名,年级三、五十名,她从来不写作业。我很纳闷儿,她是如何做到,她说:“我就是认真听课,下课把英语等需要背记的科目背一背,物理、数学作业从来不做,文科书写的也不做。每次考试我数学会拉点分,因为没有练过写不完,但是写了的基本都对。”故事讲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这个孩子天赋异禀,然而我更愿意从孩子听课的专注度与理解力去解释。

我静静的看着她,用心地去感受她的感受,她说着这些没有一丝的炫耀。我说:“其实你并不快乐,反而非常地悲伤与无奈。”她吃惊地看着我,使劲地点点头,“老师,你太懂我了!”“因为你在原来的学校那么的努力,在如今的学校你作业都不写,近乎玩着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你内心会非常瞧不起你身边的同学,觉得是猪队友,对吗?”小凡流下了眼泪。“是,我不高兴,我也瞧不起他们,我恨我自己无能,不能留在原来的学校。最痛苦的时候我用拳头砸墙,手都砸破了。”

我轻声地问:“你喝酒抽烟也是为了排解这些情绪对吗?”“对,我原来不高兴了就打篮球,后来有一次偷偷的抽了一支烟,有点呛,但是很快就感到从未有过的放松,喝酒也是。我喜欢上了抽烟和喝酒,后来身上的烟味被妈妈发现了,她使劲打我,打也偷着抽。”

“你还喜欢和所谓的坏孩子玩?”我继续问道。

“是的,我发现他们特别的义气、真诚,他们不像那所谓的好学生那样'装’,我和他们在一起有归属感,有被认可与尊重的感觉。而且他们听说我有那样的成绩他们都不信,后来知道是真的,把我当做神一样的存在……”说到这里,小凡终于笑了,看着她,我也笑了。

图片

我告诉她,“孩子,其实你一直很优秀,在原来的初中你也并不是不好,而是你的陪练变了,如今是高手对决,哪里那么容易做到原来的名次,但你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所以你崩溃了,还有你在如今成绩这样好的情况下,还无比痛苦,我看到了你内在的好强,你内在向上的力量,孩子其实你比周围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好学,正因为你好强,你才痛苦,才有这样的无法排解的情绪,你对自己充满了愤怒,所以你才会自残。孩子你要看到自己的优秀,我说你优秀不是因为你的聪明,是因为你的自强向上的心。”小凡本来无神的眼睛渐渐明亮起来。

“老师,您真的认为我还是一个好孩子吗?”她追问道。

“孩子,你是!”我看着她的眼睛坚定的告诉她。

“我抽烟、喝酒和小混混儿在一起也是?”她继续问道。

“你依旧是,你抽烟喝酒只是你排解情绪的一种方式,和你打篮球一样,本质上没有区别,因为你有情绪就一定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只是你这种方式不为社会或者父母认可,对身体有一些伤害罢了,其实你完全可以选择一种健康的,被社会所接纳的方式排解情绪,对吗?”

“老师,我明白了,我可以打篮球、听音乐,甚至关上门大喊!”

“对,太好了,孩子!”我看着她笑了,她也笑了,“我试着去做,我要是情绪排解不了,你再帮我。”

“你找所谓的坏孩子,其实你是为了排解内心的孤独感,对自己的不接纳,父母对你的不理解,你对所谓好学生的不认可,让你非常的孤独,你渴望一份归属和一份认可,而你在他们那里找到了。但在深层里你还是孤独的,虽然被接纳,被认可,你们还是不一样,不是一路人,你有梦想,又好强!所以你要珍惜这份友谊,同时也要找到自己的方向。”我说道。小凡看着我再次使劲的点点头。

图片

对于成绩,我问小凡:“你真的认为你现在的成绩相比于原来学校时不够好吗?我们承认那所中学学生的整体水平要高一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你在那所学校当时的恐慌与焦虑,虽然你用尽全力,但不一定就真的比现在好。你的觉得呢?对你而言,稳定好情绪,相信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也许是最重要的。”

“老师,我终于明白了,我心里好舒服,我一定好好学习了,踏踏实实的前进……”

     一年后,小凡如愿以偿考入了某全国重点高中。(为保护来访者隐私,小凡系化名)

    根据这个案,我特别想对家长和老师说的是我们不要轻易的因为孩子的一些偏差行为,就对孩子进行道德、人品上的界定,甚至觉得不可救药了,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去看到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给予理解与满足。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向阳而生的。


作者简介:张世浩系衡水日报社家庭教育服务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心理督导师、NLP国际执行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共青团衡水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心理专家。擅长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调整,原生家庭问题解决与亲密关系提升等领域,从事家庭教育与心理咨询5年,独创“价值疗法”,先后帮助二十多名退学学生返回学校,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作者微信号:hsrbzs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