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棋赋 (南朝·梁-萧衍赋作)

 岁寒松柏520 2022-08-06 发布于贵州

围棋赋


(南朝·梁-萧衍赋作)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佛门皇帝图片

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

(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围棋赋》是梁武帝根据围棋的规则编写的一篇文言文,对于下法与思路进行自己的推演计算,看似是对围棋的手法进行分析,实则把自己平生的战役,胜负的看法,以及对兵法的认知都融于这首诗歌当中。

人物简介 

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人。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

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真正有城府的人,在与人交往时,不会说这三种话


围棋赋

围奁象天,方局法地。

枰则广羊文犀,子则白瑶玄玉。

方目无斜,直道不曲。

尔乃建将军,布将士,列两阵,驱双轨。

徘徊鹤翔,差池燕起。

用忿兵而不顾,亦凭河而必危。

痴无戒术而好斗,非智者之所为。

运疑心而犹豫,志无成而必亏。

今一棋之出手,思九事而为防。

敌谋断而计屈,欲侵地而无方。

不失行而致寇,不助彼而为强。

不让他以增地,不失子而云亡。

落重围而计穷,欲佻巧而行促。

剧疏勒之迍邅,甚白登之困辱。

或龙化而超绝,或神变而独悟。

勿胶柱以调瑟,专守株而待兔。

或有少棋,已有活形。

失不为悴,得不为荣。

若其苦战,未必能平。

用折雄威,致损令名。

故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

东西驰走,左右周章。

善有翻覆,多致败亡。

虽畜锐以将取,必居谦以自牧。

譬猛兽之将击,亦俯耳而固伏。

若局势已胜,不宜过轻。

祸起于所忽,功坠于垂成。

至如玉壶、银台,车厢、井栏,

既见知于曩日,亦在今之可观。

或非劫非持,两悬两生。

局有众势,多不可名。

或方四聚五,花六持七。

虽涉戏之近事,亦临局而应悉。

或取结角,或营边鄙。

或先点而亡,或先撇而死。

故君子以之游神,先达以之安思。

尽有戏之要道,穷情理之奥秘。


隐藏在这篇南北朝华丽赋藻之下的,是即便现代爱棋者也不定能说得出、做得到的先进围棋理论。萧衍在文章中指出:下好围棋需重斗智,戒蛮力(“用忿兵而不顾,亦凭河而必危。痴无戒术而好斗,非智者之所为”),敢决断(“运疑心而犹豫,志无成而必亏”),多计算(“今一棋之出手,思九事而为防”),勤练死活(“或方四聚五,花六持七。虽涉戏之近事,亦临局而应悉”)。

在具体的行棋策略上,讲了不要帮人补强(“不失行而致寇,不助彼而为强”),不要打人过深(“落重围而计穷”),不要棋形过薄(“欲佛巧而行促”),优势下不要得意忘形(“若局势已胜,不宜过轻。祸起于所忽,功坠于垂成”)。甚至敢于弃子(“失不为悴,得不为荣。若其苦战,未必能平。用折雄威,致损令名”),善于判断(“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积蓄力量锐利出击(“虽畜锐以将取,必居谦以自牧。譬猛兽之将击,亦俯耳而固伏”)等高级战术。想想看,这可是整整一千五百年之前的古人对围棋的理解和认识啊!

命运堪怜,即便对“人生的缩小版”(李世石九段语)——围棋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萧衍在后半生也至少犯下了他所说的“若局势已胜,不宜过轻。祸起于所忽,功坠于垂成”的错误。登基日久,天下承平,梁武帝渐渐亲小人,远贤臣。开国功臣沈约得罪皇帝,忧惧致死;“贪财受贿,欺罔视听”的朱异却平步青云,深受宠幸。晚年的梁武帝笃信佛教,曾创下四次出家而后用钱财“赎回”还俗的荒唐纪录。皇帝不理政事,高层日益腐坏,最终酿成了“侯景之乱”的惨剧。生灵涂炭,白骨累累,梁武帝自己也落得个被困台城,八十五岁高龄想喝一口蜂蜜而不得,最终活活饿死的结局。

相传,梁武帝在死前用一句“天下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作为自己的人生总结。能够在博大精深的围棋里领悟到那么多精妙的道理,却不能应用到现实中,为自己的人生增加成就,反而蹈人身死国灭的万劫不复之地。可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