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 | 秋气吾所爱

 金苹果6 2022-08-07 发布于北京

农事谚语

图片
  立秋响雷,百日见霜。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栗种到立秋后。

  丑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

  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


民间习俗

图片
迎秋

立秋是中国传统的重要岁时节日,据《礼记·月令》记载,周代,每逢立秋这天,天子会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设坛迎秋,举行祭祀秋神的仪式,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在汉代,官方迎秋的程序更讲究排场。《后汉书·志·礼仪》说,立秋当天,百官都要换上皂领白衣,在西郊迎秋,仪式结束后再换绛色朝服,一直要穿到立冬。

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流行于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山区,由于当地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如今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称为“最美中国符号”之一,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前去赏秋拍摄。

贴秋膘

秋膘是最具特色的立秋传统习俗之一。清代在立秋这天悬秤称重,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较,经过了苦夏的食欲不振,很多人会“掉膘”,为了补上身体的亏空就要“贴秋膘”。东北还有“抢秋膘”别人的饺子吃,也是为进补御寒北方人多在大鱼大肉上找补;南方人则吃水果润肺降火。其实刚立秋并不适合进补,建议根据自身体质搭配一些时令饮食,以清补为主。

图片

立秋养生注意事项

图片
秋日防病

立秋防病是中原地区的重要民俗,人们在立秋当天用红纸书写“今日立秋,百病皆休”的字样贴于墙上,妇女们则用红布剪成葫芦形,缝在儿童的衣服后面,用以驱除病灾。《帝京岁时纪胜》说:立秋前一天,要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到立秋日合家饮之。”香薷饮“由香薷、白扁豆和厚朴三味药组成,利于宽中和气,益脾温胃。立秋至处暑属于初秋,此时湿热流连,还需要防暑除湿。有些地区在立秋日忌洗澡,一说当日洗澡浑身起痱子,另说秋后会得痢疾、拉肚子。


早卧早起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此时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们顺应自然应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以顺应阳气的生发,适当增加晚上的睡眠时间,以补偿夏日睡眠的不足,符合秋季主“收”的养生原则。

常笑宣肺

秋气五行属金,对应肺,其情为悲忧,人们容易出现情志不畅,悲伤郁闷增加身体的各种不适,正所谓悲则气消,日久会耗伤气血。按照五行生克规律,喜胜悲,笑则心气和畅,快乐的心情和愉悦的大笑能使呼吸畅通内脏、肌肉等器官有协调作用。

饮食宜忌

立秋后仍然潮湿炎热,给脾的运化带来不利影响,应忌食生冷和刺激性食物,少吃大鱼大肉、海鲜和火锅,适当吃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小米、薏米、扁豆、砂仁等。清淡大米粥最养脾胃,适于脾阳不振,运化功能下降的人。大米性微凉,能清体内的虚火,兼助解暑。

随着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渐涨,但是此时盲目进补会增加脾胃负担,等湿热退去再补不迟。有两类人更要慎重“贴秋膘”:一是脾胃虚弱的人,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进补前应健脾消食;二是胃火旺盛的人,偏好辛辣、油腻食物,时间久了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进补前应清胃降火。

自然界的“秋刑”之气首先侵犯肺,肺主皮毛,肺失润而燥,宣发失宜,就会皮燥毛焦,肃降失调,出现咳喘等症状。清肺是大势所趋,此时的饮食主题是润燥和收敛,宜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辛辣刺激等重口味。柔润食物缓解干燥:芝麻、糯米、粳米、蜂蜜、银耳、枸杞、乳品等,益胃生津、润燥止渴、养阴清热。酸味食物则帮助收敛:石榴、乌梅等,敛肺生津,提高肝脏功能。此时南方仍然延续高温天气,宜食芹菜、葡萄、苹果、雪梨等蔬菜水果,帮助身体降暑祛热,清火解毒。


立秋推荐食谱:

杞菊草鱼、糖醋排骨、沙参玉竹老鸭汤、银耳莲子羹、栗子炖白菜、核桃仁粥、北杏雪梨汁、荸荠甘蔗饮

图片

静坐守神

图片
可在节气交接时刻前后半小时静坐,用意念守住对应脊柱位置(立秋对应于第二胸椎),合上天时,与天地同步,得到能量的加持。

整理好心情,调整好频率
静待花开,悉听水流
听从心的安排
一切都是我们的老师
来提醒我们,唤醒我们,成就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