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定记忆:“八大厂”与一座城(三)

 藏书胜似藏金 2022-08-07 发布于河北

产城交融,促进了保定城市西向发展

滨江临河逐水而居、聚而为市筑而为城,是古代城市的基本成因之一。聚人为市筑土为城,一个城市的发展,其核心要素是三个:空间、产业、人口。没有空间城市无所依附,没有产业发展没有动力,没有人气就会衰败为“鬼城”。西郊八大厂,形象地标明了城、产、人的关系,“西郊”表示距城区近,“八大厂”表示产业多、规模大、人口众。正是因为八大厂的建设,历史性地改变了保定城市发展的布局,拉大了城市发展的框架,聚拢了城市发展的人气,几十年来为保定这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增添了无尽的动能。

保定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如今保定的古城区始建于北宋初年。当时保定这一带地处辽宋边界,经常发生战争,为加强边防,北宋在清苑县置保塞军(军是一个具有军事性质的行政机构,意为保卫边塞)。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开始修筑保塞军城,第二年升保塞军为保州,继续营建州城。过了12年,到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保州城建成,有城墙、城壕,城内遍布军营,主要是军事功能。保州城存续了221年,到金贞祐元年(公元1213年),强大的蒙古军团南下,保州城被焚化为一片废墟。14年后,1227年金末元初名将张柔主持重建保州城,1232年保州城基本建成。到明朝时建保定府,基本保持了古城的形制,土城改为砖城,整座城大致呈方形,在西南角一亩泉河入环城水系之处往外凸出一段,并略呈弧形,鸟瞰这座城池就像一只硕大的靴子,所以人们俗称保定为“靴城”。

这一城市格局直到清末才发生第一次改变。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卢沟桥到汉口的铁路开始修建,1899年卢保铁路通车并在西关外建火车站,1906年4月1日全线竣工通车,西关外逐渐繁荣,建筑物增加,人口增多。另在南关外府河两岸,依托府河码头和航运,建起较大的发电厂和面粉加工企业,形成了近代化的工业区,东关外因有军事堂,街巷也从东关向外延伸。此时,城区开始突破城墙的范围,向西南、东南和东关延展。

保定城市格局第二次大的突破,源于西郊八大厂的建设。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保定为省会。新中国成立后,保定开始进行和平建设,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方针,主要是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对保定古城进行建设与改造。“1950年初,先拆除四门瓮城,开辟市中心干道——裕华路,继而拆除旧城墙建环城路,将护城河部分改道以扩大市区建设用地;向北开辟出青年路,发展文教区;在火车站前沿,开辟了建华路,连通保(定)石(石家庄)公路,用做库栈区基地等”。从1953年开始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筹划省会建设方略,重新确定规划人口远期(2000年)60万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规划设想是“省会城市人口在建国初期12万左右的基础上,发展至30万人左右;城市发展规模原则是西不超越京广铁路,整个城市向东、向北发展,尽量避免城市整体不被铁路分割。”初步确定“库栈区在临近交通的西南郊;地方性工业沿府河向东发展,文教区则向北发展;商业则根据需要星散于各区之间;民居则在各区边缘地带填空补白。在各区形成过程中相应完善城市道路网与其他公用设施。”此时的规划,基本上还是在保定古城的基础上向外延展“摊大饼”。

1956年以后,国家有关部委来保定选址建企业,保定市建设局正式组建规划科,正式编制出1953年~1982年城市总体规划,基本确定了保定西向发展的城市格局。规划的主导思想是“大力建设西郊,使之成为工业新区;旧城区尽量保持古城风貌。打破西向铁路阻隔的局限,将靠近优质水源地的西远郊作为新工业区,并为新工业区的建设开辟一亩泉水源地,相应地建设新工业区内南北交通干道——建设路。将河北省政府及省直机关移向铁路以西、新工业区以东。适当保留原东南区小型地方工业,城区在保存旧貌的原则下,适当改建,将城中不利于人民健康的小工业外迁至城郊”。1958年城市规划作进一步调整,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率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班学生来保,参与城市规划的实践,为保定城市发展描绘了远景蓝图:“按大城市80万人口规模考虑各种基础设施”“新工业区还要向外发展,建成几个卫星城镇,并将各自的区域性中心以林荫大道式的道路干线与全市性中心联结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大城市的框架,新旧市区作为河北省省会行政及高层次文教、科研、文娱中心,布设于幽林秀水的环境之中”。凭心而论,感觉当时的规划还是很合理的,遗憾的是1958年末河北省省会迁往天津,保定市城建发展趋缓,随之而来的三年调整时期,各项建设事业均有压缩。1961年的城市规划指导思想再一次进行调整,执行在新旧市区中间地段“填平补齐”、“见缝插针”的建设原则,因而在新旧市区之间,出现了“填”与“补”的建设局面。后来又经历了文革十年“”,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八十年代,八大厂依然散落于保定城区之外,这也是一直被人们称之为“西郊八大厂”的原因。

保定城市格局第三次大的突破,源于保定高新区的建设。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点燃了保定工业特别是西郊八大厂进一步发展的引擎,加之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保定规划建设了北外环、西外环(现在的北三环、西三环),使城区向西、向北发展的动力更足。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扩张,如今的保定早就没有了过去的“大、散”之感,西郊八大厂已与这个城市紧密融为一体,古城保定千百年来以西大街(裕华路)、南北大街(莲池大街)为主轴的城市格局,已演变为以东风路(七一路)和朝阳大街为主轴的新的城市格局。正是因为有早年八大厂的“松、散”布局,也才使得保定城市重心西移、北移有了空间,造就了千年古城的扩张和繁华。

进入新时代,保定高铁东站的开通、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又为保定这个城市格局的第四次突破注入了强大动力。乘着京雄保一体化发展的东风,东湖文化中心、深圳(保定)产业园、国际医疗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保定城市又蓄积起向东、向北发展的强大能量。69个城中村正在加快改造,古城改造提升、城市更新的步履铿锵,西、北扩、东拓、南延,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每天都在绽放新颜值,一个与雄安新区联动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正使千年古城再次迎来新的蝶变

作者 | 宽心宽语

来源 | 百家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