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7.13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越婢加半夏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注』 1、越婢加半夏汤证也是针对咳喘的,这个方证有个特点——“目如脱状”,也就是咳喘严重从而肺气郁闭不降,进而导致气机上迫,压迫眼睛,所以眼球突出胀大好像要掉出去了。 2、这是阳明病为主的阳明太阳合病,在越婢汤的基础上增加半夏,配合石膏起到肃降之用。 7.14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 干姜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注』 1、这段内容是在小青龙汤证的基础上,病家出现了火热导致的烦躁,也就是有了阳明热象,因此增加了生石膏。 2、越婢加半夏汤证是阳明火热为主,兼有太阳不开; 小青龙加石膏汤证是太阳伤寒加水毒为主,兼有阳明热证。 「附方」《外台》炙甘草汤 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 『注』 1、处方药物跟《伤寒论》177条的炙甘草汤一致。 2、“心中温温液液”是指恶心、心下位置不适。 3、本方证跟前面的7.10条文论述病机一致,但是病情更重了。 |
|
来自: 金陵养身桩 > 《头条上摘下来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