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07:51 ▲点击收听音频 ![]() 人在生气时,都会本能地想要寻找发泄途径。但其实,这正是考验一个人自我调整与控制能力的时候。 有些事,越是感觉情绪不佳,越要杜绝。列出一份不为清单,送给渴望远离负能量的你。 1 别急着做决定 老话常说:“冲动是魔鬼。” 很多人被一时之气冲昏头脑后,为了彰显自己的愤怒,就会急于对问题做出决定或判断。 可惜等到冷静下来后,常常已是后悔莫及,甚至要为此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因为情绪上头时所做的决定,既缺乏对形势的理性分析,也违背了自己本来的意愿。 很认可这样一句话:“别在喜悦时许诺,别在忧伤时回答,别在愤怒时决定,是赢得智慧人生的三大箴言。” 成年人要学会自我负责的前提之一,就是不能意气用事。 永远别在冲动和生气的时候做任何决定、任何行动。就算再生气,也要先冷处理,留平复怒火的时间空间给自己。等到情绪稳定后再来思考,才能保持清醒与理智,真正主宰自我的命运。 2 别出口伤人 言语可以暖人心,同样也可以伤人心。而后者多是发生在生气争吵时。 被坏情绪牵着走,迷失了心智,就开始口无遮拦,说各种难听的话攻击对方,嘲讽对方。 殊不知,逞一时口舌之快,看似赢了局面,实则输掉的是信任,失去的是机会。 一生气就忍不住出口伤人,本质上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人品。平时表现再好,到了有矛盾冲突时就开始失去理智,大动肝火的人,必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真正有教养的人,明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道理。 如果你在愤怒时确实很难做到好好说话,请坚持一个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些话,连你自己都不愿意听,就切忌说出口。 要提醒自己:“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3 别生隔夜气 我们都知道,今日事当今日毕。 但有一件事,常常会被忽略,那就是睡前要消气。 有些人在遇到不如意的人或事后,就会一直揪着不放,在坏心情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到晚上更是如此,把白天遇到的事拿来反复揣摩,想自己到底受了多少委屈,多大伤害。结果越想越郁闷,继而辗转反侧,一夜无眠。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反刍思维”。指的是当人停留在负面思维中时,就会不断自我强化暗示,将意识集中在寻找痛苦的因素上。 长此以往,不仅无法解决任何实质问题,还会不断增加心理负担。 要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就需要做到:勿留宿怨。无论今天多不开心,到了一天结束时,一切都到此为止,别再胡思乱想。 不生过夜的气,不留过夜的愁,睡前清空一切,醒来才有新生。 4 别把情绪带到工作中 生活中,谁都会遇到烦恼,有时是和家人拌嘴,有时是朋友、爱人闹了矛盾。 但要知道,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就在于,你能不能区分好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生活中的坏情绪,不经意间就带入工作中。然后对同事发脾气,给客户看脸色,甚至因为情绪不稳定而导致工作陷入僵局。 在生气的当头,也许确实会感觉到怒不可遏,不发泄不行。但事后回头去想,不用别人批评什么,自己就会意识到,这是很不负责任也不应该发生的事。 除了影响形象,让人看到你暴躁不成熟的一面外,对你提升职业前景毫无益处。 网易云上有句热评:“不要把不良的情绪挂在脸上,因为那是一种令人讨厌的表情。不要把忧郁传染给别人,因为那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在职场上更是如此。 控制好情绪,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沉稳做事,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是对自己应有的保护。 5 别做为难自己的事 难过生气了,烦躁焦灼的情绪常会在无形中驱使着我们,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就像我有位朋友说的那样,既然我不能把情绪发泄给别人,那总要找一些自我宣泄的渠道吧。 于是,有人就喜欢借酒消愁,借酒精的作用来麻痹自我,平复心情。 还有一些人,会暴饮暴食,或发充满负能量的朋友圈、“情绪贴”。 当然,事实都会证明,这样的行为只能带来一时痛快,最终伤害的却是自己的身心健康。 成年人没有任性的资格,在你身后,还有需要依靠你的人。 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境,都不要被脾气打倒,更不能自毁自伤。 要记得,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值得你以折磨自己为代价。 想救自己于水火之中,最好的方式,不是放纵自我,而是懂得珍惜自己,善待自己。 脾气越温,福气越深。 只有把自己照顾好,安放好坏情绪,用平和豁达的心态看待种种经历,属于你的好运才会慢慢降临。 (作者 念念 来源 念念沐心微信公号 主播 连晓东 制作 王宜谦)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