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 而在“秋老虎”开始发威的时候,面对晚夏湿热的伏天尾巴,面对立秋暑湿邪气的入侵,我们该如何保证身体健康呢? 立秋是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 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 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 “秋老虎”随时虎视眈眈,天气也逐渐由潮热转向干热。 为预防中暑,提醒大家最好要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热伤风”。 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 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重视预防。秋季防燥,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 提醒大家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 初秋的夜晚,很多人习惯不盖被子,太过贪凉会导致腹泻、头重等。 因此,初秋之际,千万注意不要贪凉,注重饮食卫生,情绪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