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海穴

 拔罐吧 2022-08-08 发布于江苏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别名血郗、百虫窠,出自《针灸甲乙经》,为调经要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功效:化血为气,运化脾血、通利小便、通经活络。
主治:妇科病,血热性皮肤病,膝股内侧痛、膝关节痛、荨麻疹 、脚气等。

取穴: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屈膝90°,手掌伏于膝盖骨上,大拇指与其他四肢成45°,大拇指尖处即是该穴。

临床运用: 常用于统治凡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疾病、 疮疡、 皮肤痒、荨麻疹 、 脱发秃头、膝盖痛、月经不顺包括月经有血块、经期提早或延后、血崩、经血淋沥不断、闭经、痛经以及 腹股沟湿疹 、阴囊湿疹和股癣等症。


穴位处方:

配曲池穴治瘾疹;

配三阴交、曲池、合谷治荨麻疹 ;
配曲池、委中、三阴交治湿热痒疹;
配风池、风门、曲池治风热客表之风疹;
配陶道、曲池、脾俞、阴陵泉、神门治湿疹;

配风门、膈俞、脾俞、气海、足三里治血虚生风之瘾疹;
配合谷、足三里、委中及阿是穴治热人血分郁于肌肤之丹毒

配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

配气海、关元、三阴交治气虚崩漏;

配气海、三阴交、水泉治血热崩漏;
配关元、地机、行间治郁热月经过多;
配膈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治脾虚紫斑、月经过多,甚或崩漏;
配气海、太冲、三阴交、中极、地机治气滞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
配阴陵泉、膀胱俞、中极、行间、太溪治小便淋涩;
配犊鼻、阴陵泉、阳陵泉治关节疼痛;
配犊鼻、阴陵泉、阳陵泉、阴谷、三阴交治膝关节疼痛、小腿内侧痛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