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书法中的俗书

 勤脚虎 2022-08-08 发布于湖南

文/林立东

书法就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书法产生于中国,它书写的是汉字。因为汉字最初就是中国先民描绘记事的创造,有强烈的象形性,近于图画,表情达意,形态多样,美不胜收,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美的底蕴。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这样给书法下定义:“书者,如也,舒也,著也,记也。著名万物,记往知来。名言诸无,宰制群有。何幽不贯,何往不经。实可谓事简而应博,岂人力哉!”(《书断》)

“书”就是文字、书写;“如”就是模仿;“舒”是抒其性情与怀抱;“著”是“著名万物”,为万事万物定义著名,书写出各种各样的事物;“记”是把过去的历史,现在的情况,未来的设想都记载下来。书法的功能是非常广博而又无微不至的,它可以用书面的形式记述、表现乃至管理宏观与微观的万事万物。

所以,书写要准确、清楚,让人能认识。书法是要把书写变成艺术,汉代书法家蔡邕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的谓之书矣。”(《笔论》)

书法的基础是书写技法、书法的“技进乎道”。书法的“道”,是指书法达到了能够表现文化观念、艺术境界的水平。苏东坡曾说过:“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因此,书法之实是一见可知的,即使一字不识,也会为书法本身的美感所吸引。依照美学原理,凡是美的事物,都能引起欣赏者愉快的感觉。学一种书体,也要有这种愉快乃至喜爱的感觉才能用心去学。当然美是多样的,在书法作品审美中,奇古与丑怪,秀媚与稚弱,骨劲与桔梗,飘逸与轻浮,严谨与呆板,浑朴与肥浊,雄强与粗野,开张与散漫,茂密与堆砌,冲和与凋疏,虽然形态相似,但是一美一丑都不相同,如果缺乏审美能力,是很难判断其中的差别的。没有审美能力的书法学习者,虽然临写书帖,但常常会抓住丑的一面去写,放弃美的东西,还自以为是,沾沾自喜,那就真如古人所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近几十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餐效应带来的形式主义、浮躁之风,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书法界,一些远离传统的“江湖俗书”大行其道,书法界一片乌烟瘴气,老实写字者少,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哗众取宠者多了。书法界各种乱象引起了网民、书法爱好者一片声讨和愤怒。笔者就当今书法中因审美之差别而出现的各种“俗书”“江湖书法”等现象进行探讨,以求获得大家共同抵制俗书,进而达到书法艺术之精髓得到有效传承之目标,尽快净化书法艺术市场。以下列举俗书中的几种类型进行分析比较,让大家认清俗书的危害,避免误入歧途。

一、粗俗

粗俗,就是所谓的不入古法的“江湖体”。那些混乱不堪的江湖“丑书”,就像是重灾后沟渠里混合在一起的垃圾一般,滋生着病菌,散发着恶臭,危害着正常人的视觉、听觉和味觉。明代书法家丰坊曾批评一些人说:“不懂古法,不学古法,妄以小惠,杜撰为书,其结果必然是点画猛戾,邪气洋洋。”当今学书者,有很多人对书法很执着,天天在练习,但就是不上路、不入门,不临古帖、不精临帖,似懂非懂,就是胆子大,很热闹。正如明代书法家丰坊说:“沉着而不痛快,则肥浊而神韵不足;痛快而不沉着,则潦草而法度荡然。”沉着行笔迟缓,笔势凝涩,点画精到,但谨于法度,无神采、韵味可言。痛快则笔势飞扬,随性挥洒,有淋漓酣畅之态,难免点画浮佻,失去法度。有些人只会临帖,一成不变地缓慢照抄,不会灵活运用,不会把法度变成自身书写习惯。有些人写字非常潦草,没有法度,一味顾及快,这就像现在很多草书爱好者的“狂草作品”。一些经商的老板,甚至老干部、老领导也狂热地参与其中,就是写出的东西不伦不类,既没有古法,也没有章法、笔法,更没有审美可言。然而这些东西偏偏还有很多人喜欢,尤其是物不美价很廉,市场上还到处都有卖,地摊上、候机区、旅游区、电视里、微信圈、抖音里、“头条”中到处都有,而且销售的量比正规的书法真品大得多,占领了一大片书法阵地。这些粗俗的作品到处都是,吸引大量的资金和注意力,挤占了正经作品的生存空间和资金。

二、平俗

有些书家非常执着,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他们的悟性不够,直接影响到书法作品的品位和格调的提升。他们常年书写一种不温不火、没有激情、没有感觉的字,这种现象叫“平俗”。曾经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书法家这样评论过,这类平俗的书家,就是脑子不开窍,观念改不了,旧习惯去不掉,就像永远煮不开的水,永远达不到沸点,沸腾不了。他们的书法达不到应有的状态,写书法进步慢,不是你功夫没到位,而是你没有参透真正的古法。还有一位老先生这样评说,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就像一个成熟的西瓜,一打开就发现西瓜是脆沙瓤,这种脆沙瓤的感觉,让人一看就有食欲,一看就想吃个精光。但是有些人的书法作品总是达不到这种脆沙瓤的艺术感觉,总是软绵绵的、肉肉的,就是没有精气神,达不到雅典境界。

当今社会,这种平俗的书法家还不少,并且有一大批平俗书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的是文联领导,有的是文化部门的领导,他们管着书协,有的还兼任书协名誉主席或主席等等。还有一些虽然没占据很好的位置,但他们仍然天天在想招,要搞点什么名堂出来。如有的书家写个什么特别的书法长卷,300米、500米不等的超大长卷,最后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还领了证书,随后到处炫耀和显摆。有的出版了特别厚的作品集甚至还出版了字帖。有的还录入电脑数字字帖。现在正值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时代,“二王”字帖、柳体、颜体、楷体、欧体、赵体、褚体等各种名人名帖市面上到处都是,而且印刷质量也非常不错,有原大版的也有放大版的,现在还出版了册页、活页版的字帖。那些自以为是的书家怎么有这么大的胆量,难道他们的书法水平真的超过上述名人名家的水平吗?我看并没有那么神乎,只不过是他们太高估自己罢了,或是对古代名人字帖的认识不够,理解不够。

有的书家花高价到各大美术馆举办大型展览,邀请高层领导出席,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价,活动现场热闹非凡,这些对那些涉世未深的书法爱好者来说云里雾里,无所适从,不知道谁的书法才是真正的好。这种平俗影响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其危害性更加隐蔽,更大。

三、庸俗

有一种人对书法并不执着,但对书法只是附庸风雅,不懂装懂,这种现象就叫庸俗。比如,演艺界、文学界的一些名人,甚至一些高官也参与进来了,本来他们的艺术成就、政界威信很高,社会影响力也很大,但他们就是不知足,还想提高自己的文化气息。由于这些明星、高官都是大腕,无论走到哪都是前呼后拥的,有的连宣纸还没有铺开,笔墨还没有准备好,写什么内容尚未构思好,还来不及开笔,后面就响起了一片叫好声,这种虚伪的做法害得他们写不出真正好的书法作品。有少数高官,他们确实喜欢书法,而且也学了很多年,虽然没有上路,但是很喜欢,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拍马屁的大有人在,润笔费、辛苦费也“理所当然”地飞入其囊中。这种变相地捞钱、洗钱导致严重腐败,属于违纪违法行为,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高官被判重刑甚至被判死刑,书法腐败现象可谓是不胜枚举。

有的学者根本不懂技法,像什么笔法、字法、章法都没有过关,甚至连最基本的笔画也没过关,凭着自己的嘴皮子油腔滑调、故意卖弄、胡扯瞎吹。他们也想学习古代文人,既有文学水平又有书法艺术涵养。然而,古代的学者从小就拿毛笔写字,他们的书法功底深厚,而且很有书卷气息和境界。而现在的学者哪有什么书法功底,有的从来没有用过毛笔。特别是少数画家,他们更尴尬,新美术教育把书法取消了,他们没有专业的学习书法,没有半点书法艺术基础。其实学习国画,其基本语言基础就是书法,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这一点,几十年下来,画是画得可以了,并且在绘画界有着很高的威望,但因为不懂书法就限制了他绘画水平的提高和升华。有些画家现在想补书法这一课,但已经补不上了。他们就靠着造型能力好、艺术感强开始写书法,有的根本就没想着临古帖,甚至看不上临帖,于是自己就随便乱写,写到最后要么是很俗,要么就是经常写错别字,繁简同篇。

有的画家、作家,甚至有的歌唱家,弃画、弃文、弃歌而从书了,他们的作品有的卖得很便宜,有的竟拍出天价。有一个歌唱家,书法不深入古法,仅凭着自己在演艺界的名气和影响,作品竟拍出108万元的高价,社会上有不少人追捧其为书法大师,这种庸俗现象我们更要警惕。

四、低俗

书法中有一种现象叫杂耍,也叫低俗。本来有健全的右手,有的书家不用右手好好临帖,好好创作,右手写不好,就用左手写。在人们印象中造成了该书法家用左手都能写出这么好的字,如果用右手写不就更了不起的假象。有的书家正字写不好,就写反字,是人为的为写而写。这些都是背离书法本体,背离传统笔墨谱系的做法。从古至今,没有哪个大书法家是写反字而出名的,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等都没有留下反字墨迹。一笔成型地写不好,就写空心字,玩“绝招”。

有的书家不能把握书法这种特殊的语言,就在书写形式上“创新”,汉字的结构形式过分夸张,写“马”字故意画马蹄子,写“虎”字故意画出带花的虎尾,写“帆”字故意把帆叶画出来等等。这种文字没有根植于汉字的结构,没有尊重汉字的固有和独特形体。书法造型的变化应基于汉字的“形”而变化。有的睁着眼睛写不好就闭着眼睛写。有的书家穿个道袍,戴个道帽,留个长发,装神弄鬼,连吼带叫,连滚带爬,画几道似字似符的东西,弄得污秽不堪,有辱斯文,有损书法家的形象,更有损书法艺术的本身。还有一种怪象,在宣纸上写不好,干脆就找几个漂亮姑娘过来,在美女身体上写字,既欣赏了美女胴体,又观赏了“书法艺术”。更可恶的是,有的把毛笔拴在自己的生殖器上进行写字,创作现场赤身裸体、淫秽不堪,他们还自称是“性书法”。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关部门还为其“性书法”提供书写和展览现场,甚至还有少数高官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为其捧场、呐喊、助威。本人觉得这种不雅“表演”严重糟蹋传统文化,纯粹是一种低俗的行为,其表现令人恶心,严重玷污了书法传统国粹。

五、小结

综上所述,这些有损书法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当然,反对俗书会得罪一大批人,会触犯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但是为了中华文化的经典,为了书法艺术的尊严,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反对俗书,传承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为各行各业的人所喜欢,书法和汉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法以汉字为表现形式而独具魅力,所以每个懂汉字的人都应该参与进来,规范使用汉字,表现汉字之美。书法是有基本标准的,书法艺术有高低、雅俗之分。一个民族,如果对我们自己最独特的、最有艺术含量的文化艺术形式 分不出高下、雅俗、是非,那么这个民族是悲哀的,这个民族也是无法前进的。因此,反“俗书”任重而道远,大家应该一起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深刻领会书法艺术的内涵,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的精髓。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检验,大浪淘沙,留下了宝贵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内蕴。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积极传承书法艺术精华,让书法艺术发扬光大。努力提高全民的书法鉴别能力, 识别真伪,去除粗俗,不要让低俗的书法占领市场,不要让低俗的艺术愚昧人们。广大书法爱好者及从业人员,要从古人经典法帖入手,认真研究学习其字法、笔法、章法,在临习中感悟书法的真谛。秉承传统,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第二,加强书法艺术的正确引导,促进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民间协会和各种展览的正确引导,严格把关。民间协会不能随意颁发荣誉证书,如“最具发展潜力的书法家”“书法功臣”“中国书法第一人”等等。社会各机构不得为低俗的书法展览提供场地,鼓励各级书法协会积极举办正能量、高标准的书法展览。纪检监察机关要大力打击借书法艺术之名大肆敛财的现象,严禁党政领导干部到下属单位题字收费,维护党政干部自身形象,让书法在一个宁静、祥和、健康的文化氛围中发展壮大。

第三,全力推动书法艺术的普及,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育和文化部门要把青少年书法素养的培养作为提升文化强国“硬实力软实力双重提升”的重要工程,从幼儿学 生抓起,从小知晓书法,通过写字教学、书写书法传承经典,让书法艺术正能量长久地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鼓励各级书法协会多举办全民书法义务培训,让书法培训走进社区、走进基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书法艺术的渴望和需求,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让人们在学习书法艺术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培养高尚的情操,深刻领悟到书法作品的内涵之美。学习书法可以提升自己的书写水平,随着自身书法水平的提高,就可以逐步提高鉴赏水平了。

书法文化应回归经典,向经典学习,走进魏晋,守正创新,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中,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转载自2022年8月2日《书法报》(书画天地)第30期)浅谈书法中的俗书

[责编:邓正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