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暑 | 蝉鸣勿烦躁,心静自然凉

 昵称503199 2022-08-08 发布于山东

小暑 | 蝉鸣勿烦躁,心静自然凉

每天读国学  07-07 11:39 投诉

阅读数:4031

来自专栏:国学文化

共1675篇a

小暑 · 稍安勿躁,化伏为安

日子滚到小暑,炎烈扑面,热如煮物。

就连喜欢夏天的人都说:

“长大以后只剩下苦夏的难耐与难熬。”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能享受一二,

对八九安然度之,淡然待之,欣然受之,

也有一二欢乐。

小暑,热浪滚滚,

宜稍安勿躁,且化伏为安。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诗曰:“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前六句意思好懂,后两句有些费解,它们出自《礼记·月令》“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意思是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翱翔,这种说法后来演变成小暑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小暑过,一日热过三分。”小暑的到来,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此时节不仅温度高,湿度也非常大,因此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民谚。

小暑时节,人间宛如大蒸笼,狗吐舌头,猫变慵懒,人也不得不避其锋芒,纷纷躲进空调房。所谓伏天,自然是要“潜伏”起来的,但整日闭门不出,自然少了诸多乐趣与美好。暑天,满眼绿荫,池莲生香,茉莉花沁人心脾……所以李渔选择在深山老林避暑,或躲在乱荷之间,或坐在树荫下煮茶,吃瓜吃得不亦乐乎。

小暑时节,烦夏莫如赏夏。放下苦夏的浮躁,别怕那疾风骤雨,赏荷时静静赏荷,吃瓜时好好吃瓜,清夜里静数流萤,即使头顶有烦躁的蝉鸣,但仍不妨碍人享受温馨的美好,且从容地玩乐,从容地面对。周邦彦说:“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情绪好了,大热天也可以快乐似神仙。如此说来,小暑是“伏”,也可以是“福”。

小暑 · 美景

盛夏虽躁热,但诸多教人解忧的美景,也只属于这个季节。

小暑,花盛开

李渔在《芙蕖》中写:“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小暑时节,荷花盛开,荷叶香可以去暑气,荷花香可以生凉气。

夏天的风,是很不讨好的,尤其是炙烤难受的时候,但古人却把夏天的风,唤作“荷风”。自从荷钱出水,池塘上的风就变了,夏日滚烫,她们穿越水汽,衔着阵阵幽香,跑进每个过路人的鼻尖,这盛夏最清凉的味道。盛夏,阳光热烈又何惧,但有荷花送清风,。

木槿,也作朝荣,朝开暮落,来去匆匆。但别忧心,它能一直开到秋末,自有一份长久的美丽。

合欢花开,古人说:“赠之一合欢,可以消怨和好。”花朵像一把粉红色的羽毛扇子,扇走溽热烦恼。枝条很软,常常交错在一起,但风一吹,疏忽散开,不带一点犹豫,敢于放手。

雨后,萱草开得最盛,不由分说地就开得漫山遍野,红红黄黄的,一大片一大片。它是忘忧花,管它什么疾风骤雨,忘了就好。

小暑,绿意凉

古人云:“绿树阴浓夏日长”,小暑毒日头,但也有成片的绿意,除烦恼热,得清凉乐。

绿叶生凉,这时长得像猪耳朵的梧桐叶,很大也很多,重重叠叠地挂着。绿梧桐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热气进,凉意出,人坐其中,身体同在吐纳呼吸,也是凉意渐生的。

绿泉生凉,盛夏的傍晚,听泉水叮咚,听飞溜在心,会感到满身无限的清凉。暑气轰天,仍有林泉之心。

绿茶生凉,但必须是热茶,轻轻发汗,可以带走身体的暑气。《七碗茶歌》中说:“五碗肌骨清,七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小暑有烦恼热,遂而爱追凉。但我们不主张吨吨往肚子里灌冰,真正的凉不是冷、冰,而是平衡身体。伏天将至,因此要隐遁与沉潜,往内里求,比如静坐,哪怕一刻钟,当你能听到窗外树叶沙沙响,身上流汗也不心烦时,那就真的心静了。

还有一个法子叫“常笑宣肺”。静不是真的“心如止水”,而是不忧。人在笑中,精神是清静的,所以可以多做些开心的事情,让自己常开笑口。

小暑 · 做什么

小暑晒衣晒书,去霉防蠹,晒出幸福

小暑时节,民间有晒衣服、晒书的习俗。

传说,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取经回国,过河时不慎经文浸湿,上岸即在烈日下晾晒经文,这天是六月初六。六月初六便成了吉利之日,叫“天贶(读况)节”,又名“晒宝节”。民谚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此日如阳光充足,皇宫为皇帝晒龙袍;老百姓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防霉;寺庙会晒经书、法器;文人雅士晒书,令书页浸透光线,驱赶藏匿的书虫。

其实,据史书记载,此习俗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贶”即“赐”,即天赐之节。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小暑期间有两个重要历注:出梅和初伏。出梅标志着江淮地区梅雨期的结束,选择这时候晾晒防霉,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把珍贵的物件摆出来,晒一晒太阳,晾一晾霉气,防止物品腐化变质,从而减少家庭损失。这诠释了一个基本的道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七月阳光灿烂,闲来无事,也把日子晾起来晒晒,晒得如火如荼。晒,也可以很幸福。

小暑尝新吃苦 ,日尝日新,清热养神

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人们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饭,祭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小暑溽热,不妨邀上三五好友,食新米,喝新酒,日尝日新,生活越尝越新。

莲,出淤泥而不染,水面清圆,风荷轻举。更重要的是,它的根茎和果实,都是夏季退暑佳品。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莲藕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最适合夏天食用。常见做法是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韩愈说莲藕“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痊”,一块藕片入口,香脆在口,清凉于心。

除了吃藕,还可以吃莲子。《本草纲目》称莲子为“清心莲子”,是指莲子可清热养神,尤其是莲子肉所包裹的那一小枚莲心,最苦也最清心火。小暑喝莲子银耳汤,清热健胃、安心养神。

大热天吃冰,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儿,舌尖轻嘬一口如同电触,哧溜哧溜地舔或用力一咬,从头到脚一阵凉意。但牙口不好或肠胃不适咋办?不如当个吃瓜群众。

暑天吃冰镇西瓜,从古至今都是一大幸事。文天祥在《西瓜吟》中描述:“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有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一刀破瓜,清脆的声响和多汁的红瓤让㾏夏之人忍不住大快朵颐。溽暑时节,燥渴难耐,而西瓜多汁饱满,能咬上几块,吃得满嘴红渣、浑身舒坦、着实爽利。

小暑食疗养生,消暑排毒,吃出健康

“热在三伏”,小暑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气候炎热起来。有民谚称“小暑大暑,有米也懒煮”,意指天气太热了,人变得散漫,连三餐都懒得准备。于是,人们通过适当的食疗来改善对热天的不适感。

旧时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徐州人入伏则吃羊肉,称为“吃伏羊”,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东晋史家孙盛撰《魏氏春秋》说:“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南朝梁宗懔写的《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

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

山东一些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有唱:“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此外,“小暑黄鳝赛人参”,相传古代有些大力士,之所以力大无穷,就是因为常吃鳝鱼的缘故。清代张璐《本经逢原》上,还真有大力丸的配方,其中一味主药就是鳝鱼。小暑时节,黄鳝肥美鲜嫩,而且刺少肉厚,又细又嫩。在小暑时节吃黄鳝进补可达到事半功倍的补益效果。

关于小暑时节的饮食,有人还概括为“三花三叶三豆三果”。“三花”指金银花、菊花和百合花,“三叶”指荷叶、淡竹叶和薄荷叶,此三花三叶适合冲泡成茶,是消暑佳品。“三豆”是指绿豆、赤小豆和黑豆,中医称之为“夏季灭火器”,不仅清热除暑、健脾利湿,还能祛痘除痱子;“三果”指西瓜、苦瓜和冬瓜。

小暑 · 修心正当时

小暑时节,天气越来越热,热浪一波赛一波,在这样的天气里,最自然的方式是:心静自然凉。天地为炉鼎,修心正当时,心静,是一种休养,更是一种修行。

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就是说,心的阳气和夏天联系在一起,夏季燥热,心火也旺。内火心生,情绪烦躁,所以夏季要注意清静养心。

《道德经》里讲“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白居易说“散热由心静”。人心就像是一面湖水,只有才平静的情况下才能看清万事万物。看清才能看轻。很多时候,人心烦躁纷乱,无非是被涟漪蒙蔽了双眼。心静下来,才有灵台的清明。

何为心静?诗人说:“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心静与身体的温度无关,而与心灵的温度有关。安安静静地坐,一心一意地想,浮躁的心便冷却下来,心静了,身也就清凉。

小暑时节,酷暑难当之时,是锻炼心性的绝佳时节,它考验着一个人的定力,是否可以坐得住。“每临大事有静气”,静可以生慧。一个人面对外界酷热,心如止水,安安静静做自己的事,这样的人,才能应对世事从容自如,不至于慌了手脚。

夏日炎炎似火烧,人心闷乱,此时人的脾气也一般较差,对别人的过错容忍度低,容易轻言责备,招致不快,影响人们之间的和气。所以,在小暑时节,保持心静,锻炼心性,与人和气与己和气。

小暑时节,人们容易心浮气躁,经常东一个念头西一个念头,邪火内生。此时静心,把控住自己的心性、把控住自己的念头,方能心中火邪不长,不作非分之想。

一静百慧生,静是通往智慧的门,心静才会心宽,当心宽成为日常,繁杂的问题会变得清晰,生活才会多些清凉。心静则凉,不妨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样便不会感觉这暑天有多么炎热可怕。

今日小暑,暴雨之后,

紧接着水深火热的日子,

任谁都想一步逃过夏天。

但蒸笼般的苦夏,

好比人生熬过的晦涩与艰难,

若能解开忧忧心事,

劈个瓜,撸个串,醉个酒,赏个月,

定是清福无限。

往后经年,

回首向来苦暑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今日小暑,

愿你有颗清心,闲心,无忧心,

愿你享受小小闲趣,化伏为安。

发布于 河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