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肩周炎的诊断和康复治疗

 邻村阿牛 2022-08-08 发布于四川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等,属中医“肩痹”“肩凝”等范畴,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液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以肩部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为临床特征。
图片
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有自愈的倾向,预后良好。其主要症状为肩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或僵硬。疼痛可为钝痛、刀割样痛,夜间加重,甚至痛醒,可放射至前臂或手部、颈、背部,亦可因运动加重。
病因病机
肩周炎的病因是:1.气血不足,血不养筋;2.肩部陈伤,外邪入侵;3.肩部骨折脱位,关节囊挫伤;4.上肢骨折固定过长,关节囊挛缩,活动受限。
根据不同的病理过程,可将本症分为急性期、粘连期、缓解期。
急性期:病期一般为1个月。本期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但还有相当范围的活动度。
粘连期:病期为2个月~3个月。本期患者疼痛症状已明显减轻,临床表现为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缓解期:病期为3个月~4个月。本期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增加,外旋活动首先恢复,继则为外展和内旋活动。
治疗方法
(一)运动疗法
该疗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和局部营养代谢,松解粘连,增大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耐力,防止肌肉萎缩。

图片

1.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  主要通过对肩关节的摆动、推动、旋转、分离和牵拉等,起到促进关节液流动、缓解疼痛、增加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营养、松解组织粘连等作用。肩关节松动技术主要对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肩胛胸壁关节进行手法操作。在急性期,因疼痛剧烈,多采用Maitland(麦特兰德)Ⅰ级手法,手法要平稳而有节奏,达到痛点,但不超过痛点;在僵硬期,因肩关节活动受限,多采用MaitlandⅡ、Ⅲ级手法,即在肩关节活动范围内大幅松动,两者以是否接触关节活动的终末端来区别;Ⅲ、Ⅳ级手法都接触终末端,则改善活动度效果显著,但若使用不当,可引起明显的疼痛。
2.关节活动技术  在疼痛基本缓解后或在疼痛能够忍受的范围内,应积极、有计划地进行关节功能的主动训练。运动强度应较大,主要方法是使患肩主动做内旋、外旋、外展、环转运动,同时,应加强肩部肌群力量的锻炼。
3.自主康复锻炼  患者在早晚做内旋、外旋、外展、环转上臂动作,反复锻炼,锻炼时必须缓慢持久,不可操之过急。
(二)中医康复疗法
1.针灸疗法  治以通经活络,舒筋止痛。局部取穴配合远端循经取穴,可取肩髃穴、肩髎穴、臂臑穴、肩贞穴等穴位。先刺远端穴,行针后让患者活动肩关节,然后再针刺局部穴位,留针30分钟,或加用艾灸、电针。
2.中药疗法 风寒湿阻型见于病变早期,肩部疼痛,恶风畏寒,得温痛减,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或弦,治宜祛风散寒,舒筋通络,方用桂枝附子汤加减;脉络瘀滞型见于病变的中期,肩部疼痛或肿胀,以夜间为重,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气血亏虚型见于病变后期,肩部酸痛,劳累疼痛,或伴肩部肌萎缩等,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或沉,治宜补气养血,舒筋通络,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或当归鸡血藤汤加减。
3.其他疗法:小针刀、局部或痛点封闭、神经阻滞法、关节腔内注射、关节镜下粘连松解等。
出院康复指导
出院后,患者每天坚持康复锻炼,并逐步增加锻炼时间及次数。锻炼以引起轻微疼痛为度,但应避免引起剧烈疼痛。
专家简介
图片
夏厚纲,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康复科、中医综合治疗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基础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疗机构联盟肌骨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平乐正骨传承班导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整脊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与出版专著5项,主持及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擅长诊治正骨手法、微刃拔针结合中药治疗慢性筋骨病损和脊柱源性疾病。
 
统筹:梁如意
责编:朱晓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