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切的行为都是修行

 大侃说 2022-08-08 发布于山东

有时候,朋友说,你是不是佛系了,你是不是信佛,学佛了。其实这不是信,也不是学,自己本是就是佛。很多人误解了修行,认为修行就是不食人间烟火,根本不是。修行就是处在当下的能力。修行不需在深山,红尘处处是道场。是佛教,道教的常用语。但和自律,格物致知是相通的。

它的本义是修养德行,修正行为。所以走路也是修行,吃饭也是修行,工作也是修行,和孩子相处是修行,夫妻相处也是修行。

你不修行,对外在的反应是无意识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行为,都会产生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无意识,所以会重复。你不知怎么来,当然也不知让它怎么不来。你为堵车愤怒,就会为排队愤怒,也就不会有耐心陪伴孩子。

当对自己的的反应有了觉知,在情绪浮起时就会感受到它,才会把这个感受分离,不再迎合,那么这个感受就会很快的消失,这时有了自由。

铃木俊隆禅师说:我们在聆听时应该只是聆听,不要试图从偏颇的观点去理解我们听到的话,这就是我们谈论佛法或聆听佛法时应该有的方式。

这就是修行的意义。不带有任何倾向性说话,倾听,就不会产生计较的心理。内心就会处在平静当中。

就像把石头扔进在水里,会有涟漪,水不在意涟漪,涟漪自会消失。老子说;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也是这个道理。

人和人之间很多的争执源于你想说服他,让对方赞同。比如孩子的叛逆,在于父母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你必须听我的,孩子的情绪压抑,以叛逆的形式来表现。当父母没有做到认真的倾听,也就不会理解孩子,更不可能给出合理的建议。

所以对于教育来说,不是考个好成绩就可以了。先要培养一个情绪稳定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有人说:这很难,有了难的想法也是不对的,有的人说,这很容易,那么有了容易的想法也是不对的。当没有了难易的感受,也就不会用好坏看待问题。就有了平衡力。

负面的情绪过多的本质就是内心失衡造成的,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别人,总是处在一种我对你错的维度里。

对于人生来说,烦恼是不是烦恼,愤怒是不是愤怒,妒忌是不是妒忌,取决于你的态度,取决于你了解的深浅。

当把修行当成一种追求快乐的手段,也是不对的,修行只是修行。它的目的就是用平衡的视角看待万物。喜悦自然而生。不需要依靠外在,阳光是美的,同样风雨也是美的。

萨奇.佩吉说:

有时候,我坐着,并且思考。

有时候,我只是坐着。

是的,我坐着,把思考落到了纸上。当思考停顿了,我只是坐着,寻找下一段的思考。当思考趋于平衡,那么坐着就是坐着。这就是修行。

我是大侃,已坚持1291篇,阅读过去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大侃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