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桓帝刘志即位以后,追封河间孝王为孝穆皇,夫人赵氏为孝穆后,蠡吾先侯为孝崇皇。 还安排了官员,又派了司徒带着节符策书,以太牢之礼祭祀,然后又尊生母匽氏为博园贵人。 公元147年,因为定策有功,朝廷下诏给梁冀加封三千户食邑,封梁冀的弟弟梁不疑为颍阳侯,梁蒙为西平侯,梁冀的儿子梁胤为襄邑侯,胡广为安乐侯,赵戒为廚亭侯,袁汤为安国侯,另外,中常侍刘广、曹腾等人全部封为列侯。 杜乔上书劝谏皇帝,明君都会任用贤士,赏罚分明,现在怎么不封忠心贤臣,反而加封这些人。 汉桓帝看了奏书以后,并不听杜乔的劝说。 后来,皇帝立皇后梁氏,依照汉朝制度,聘皇后是用黄金万斤,梁冀打算用厚礼下聘,杜乔不听,仍然依照制度办事。 这年的秋天,京城发生地震,梁冀就以此为借口,罢免了杜乔。 然后封赵戒为太尉,袁汤为司徒,之前的太尉胡广为司空。 宦官唐衡等人又在皇帝面前诋毁杜乔,说之前杜乔和李固还反对陛下即皇帝位,汉桓帝听了以后也开始讨厌杜乔。 刚好清河的刘文和南郡的妖贼刘鲔互相勾结,还放出话来,说清河王应当一统天下,想要拥立刘蒜为帝。 事情败露以后,刘文等人就劫持了清河国相谢暠,被谢暠大骂,刘文就杀了谢暠。 朝廷抓捕诛杀了刘文和刘鲔,有些大臣就开始弹劾刘蒜,他被贬为尉氏侯,还让他迁到桂阳,刘蒜自杀身亡。 梁冀就借着这个事,诬告李固和杜乔与刘文他们勾结,请求朝廷把他们治罪。 太后向来知道杜乔忠诚,就不同意逮捕他,梁冀就抓了李固下狱。 ![]() 李固的门生渤海王上书替李固喊冤,河内的赵承等数十人也去上诉,太后就下诏赦放了李固。 李固出狱的时候,京城百姓都高呼万岁,表示赞同朝廷赦免李固,这就可以看出李固的威望很高。 梁冀听说以后大惊,担心李固以后终成祸端会影响到自己,就再次上奏提及李固和刘文结交的事。 大将军长史吴祐和梁冀相争,梁冀大怒,仍然我行我素。 从事中郎马融的工作上替梁冀作章表,当时马融也在场,吴祐就让马融不要作表诬陷李固。 梁冀大怒,起身就进了房间,吴祐也直接离开,最终李固死在了狱中。 梁冀又派人去威胁杜乔,让他早点自尽,还可以保住妻儿。 杜乔不肯,到了第二天,梁冀派人到了杜乔家门外,没有听到家中有哭声传出,就马上回报了太后,把杜乔收押下狱,杜乔也同样死在了狱中。 就这样还不解恨,梁冀还把李固和杜乔尸体扔在城北夏门亭,还下令只要有人去收尸就会被降罪。 李固的弟子汝南的郭亮,拿着斧子和奏章,上书请求要替李固收尸,但是都没人给他通报。 郭亮和南阳的董班一起去城北哭丧不肯离去,太后知道后,都赦免他们无罪。 杜乔旧日部下杨匡,日夜赶路到洛阳,替杜乔守尸十几天,太后也照样赦他无罪。 杨匡上书乞求朝廷,替李固和杜乔收尸安葬,太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杨匡把杜乔骸骨送回河内老家,安葬妥当以后,就和郭亮、董班隐居起来,终身不再当官。 昊祐也被梁冀调迁为河间国相,吴祐也很明白梁冀的为人,就自请辞官回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