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成:巧,犹善也。善有三义:蔽而不成者谓之善。抑制好恶者谓之善,绝学无忧者谓之善。有此三善,谓之善者。凡事妥善地处理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谓之巧用。 善行无辙迹。 河上:善行道者求之于身不下堂不出门故无辙迹。 原成:不下堂、不出门不可谓之善行者。行而无人知晓,做到人不知鬼不觉谓之善行者。 善言无瑕谪。 河上:善言谓择言而出则无瑕疵谪过于天下。 原成:随物赋形,随人赋言,故无瑕疵。或曰:言,问也。亦可解释为品行无瑕疵。 善计不用筹策。 河上:善以道计事者则守一不移所计不多则不用筹策而可知也。 原成:计,计数。与以道计事无关。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 河上:善以道闭情欲守精神者不如门戸有关键可得开。 原成:闭,闭门。与以道闭情欲无关。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河上:善以道结事者乃可结其心不如绳索可得解也。 原成:结,捆缚。与以道结事无关。以上五善之所以为善,言其未借助于外力也,故曰巧用。为什么不借助于外力还能达到目的呢?答案是,矛盾。就是说我们要善于利用事物的内部矛盾来解决相应的外部矛盾,以此谋事,方可称之为善者。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 河上:圣人所以常教人忠孝者欲以救人在命。 原成:天天授人忠孝,又何曾少了乱臣贼子。此与教人忠孝无关。此言人亦是矛盾体的存在,利用其自身矛盾解决问题,故称之为“善救人”。 故无弃人。 河上:使贵贱各得其所也。 原成:人是矛盾体,凡人一分为二视之,故曰无弃人。 常善救物。 河上:圣人所以教民顺四时以救万物之残伤。 原成:万物皆是矛盾体的存在。 故无弃物。 河上:圣人不贱石而贵玉,视之如一。 原成:凡物一分为二视之,故曰无弃物。能做到无弃人、无弃物者,称之善者之善者也。 是谓袭明。 河上:圣人善救人物谓袭明大道也。 原成:凡物一分为二,以抑制好恶之情,谓之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河上:人之行善者圣人即以为人师。 原成:师,效也。以善用矛盾处理事务者为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河上:资,用也。人行不善,圣人犹教导使为善得以给用也。 原成:以不善用矛盾处理事务者为资。 不贵其师。 河上:独无辅也。 不爱其资。 河上:无所使也。 原成:不贵其师,不爱其资。此言不以矛盾分析事物也。 虽智大迷。 河上:虽自以为智,言此人乃大迷惑。 原成:知其然不知其矛盾使然,虽有智而为迷。 是谓要妙。 河上:能通此意,是谓知微妙要道也。 原成:要妙,有发现被隐匿形迹要领的能力。凡事物皆隐匿着矛盾,善用矛盾解决问题,是谓要妙。 ![]()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内容可参阅作者的“道德经原成”系列视频。 本文为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你的点赞、关注,是一种鼓励! |
|
来自: 随便阁 > 《原创河上注道德经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