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3项健康指标,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身体是否健康,一些常见指标的值是最初步且直接的判断。指标异常也可能是某些特定疾病的信号。 1、血压 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我国成年人血压值的正常范围为:收缩压<120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① 如何维持血压正常: · 低钠高钾饮食,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6克。 · 积极锻炼,控制体重。 · 不吸烟,不饮或限制饮酒。 · 减轻压力、保证睡眠。 2、血糖 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正常血糖值为: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同时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② 如何维持血糖正常: · 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和全麦食物。 · 适量减少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 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钟中高强度的运动。 3、低密度脂蛋白 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为<3.4毫摩尔/升。③ 如何降低“坏”胆固醇: · 控制体重,多果蔬和全麦食物、坚果等。 · 戒烟限酒。 · 每周至少5天,每天有至少30分钟中高强度的运动。 4、甘油三酯 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甘油三酯正常值为<1.7毫摩尔/升。③ 如何控制甘油三酯: · 少吃红肉、高胆固醇食物、多吃高纤维食物。 · 保证运动。 5、尿酸 2017年中华内科杂志发表的《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将高尿酸血症的诊断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微摩尔/升,女性<360微摩尔/升。④ 如何降低尿酸: · 少进食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火锅等高嘌呤的食物。 · 保证饮水足够,每日2000毫升左右。 6、红细胞 成人红细胞正常数值约350万~550万/立方毫米。 如红细胞数值异常: · 如为贫血需先查清类型,对症治疗。 · 饮食上可辅助增加补充蛋白质、铁等。 · 如非贫血,需及时查清病因,并积极治疗。 7、白细胞 成人白细胞正常数值约为4000~10000/立方毫米。 如白细胞数值异常: · 若明确为感染,及时进行炎症治疗。 · 如为其他情况,及时对症治疗。 8、血小板 成人血小板正常数值约为10~30万/立方毫米。 如血小板数值异常: 发现血小板异常,尽早到医院就诊。 9、肺活量 一个成人肺活量标准为男性>3500毫升,女性>2500毫升。 如何提高肺活量: · 坚持运动,如游泳、慢跑、骑车、爬山等。 · 静态下也可以选择练太极拳、呼吸操等。 10、心率 正常成人的心率正常值为60~100次/分。 如何保持心率正常: · 经常运动,规律作息,减少熬夜。 · 限盐、戒烟、限酒。 · 少动怒,保持心态平和。 11、腰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男性的腰围需<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中国成人腰围正常范围为,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 如何保持腰围正常: · 控制饮食、多吃水果、蔬菜、膳食纤维。 · 每周至少5天,每天有至少30分钟中高强度的运动。 12、颈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健康成人的颈围:男性<38厘米,女性<35厘米。 如何保持颈围正常: · 控制体重,减少过多的脂肪堆积。 · 增加有氧运动,为身体减脂。 13、身体质量指数(BMI) 成人标准BMI为:18.5≤BMI<24。 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的平方)。 如何保持正常体重: · 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膳食纤维等食物。 · 每周至少5天,每天有至少30分钟中高强度的运动。 · 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8种高发疾病, 预防方法都在这了! 2019年12月,北京市体检中心发布《北京市2018年度体检统计报告》,结果显示,在普通人群中最大的健康问题有8个。⑤ 1、血脂异常 这样预防: · 戒烟。 · 每周至少3次运动。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推荐,每周应5-7天,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代谢运动。③ · 饮食调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徐浩2015年9月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者要少吃肉、油腻食物,还要少吃动物内脏以及蛋黄、蟹黄、鱼子等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食物;胆固醇不高但甘油三酯偏高的患者要少吃油腻食物,控制主食及甜食的摄入量,还要控制体重、血糖,尽量戒酒。⑥ 2、甲状腺结节 这样预防: 甲状腺是一个内分泌器官,生气、压力大时会使内分泌系统紊乱,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人生气、压力大和精神紧张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会造成甲状腺结节的发生。⑦ 3、超重 这样预防: · 每天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 · 多点菜少点肉,肉选白的少点红; · 少吃一口,不贪多; · 吃饭慢一点; · 少喝含糖饮料。 4、脂肪肝 这样预防: · 控制体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2017年9月在健康时报刊文建议,第一,少食多餐;第二,饭前喝汤、吃水果;第三,少吃米饭、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多吃蛋白质、奶制品等耐饿食品;第四,晚上少食。⑧ · 加强运动。通过练哑铃、蹲起等方式锻炼肌肉,可以有效抑制胰岛素抵抗带来的肝损害、血管内壁损害等问题,同时起到减少热量聚集、改善血脂等多重作用。 5、骨质疏松 这样预防: · 补钙。北京积水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邓微2019年3月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35岁要开始注意科学补钙,每日摄入钙量为800~1200毫克(男性800毫克,女性1200毫克)。⑨ · 骨量检查。45岁以上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 · 不挑食,多运动。饮食均衡是骨量存储的基本保障;运动起来,骨头才结实。 6、幽门螺杆菌阳性 这样预防: · 就餐时要使用公筷,即使在家吃饭,也不要互相夹菜。 · 家长不要将食物咀嚼后,嘴对嘴喂给婴儿。 7、颈动脉斑块 这样预防: · 改善生活方式。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老年病一科主任郭艺芳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控制饮食、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措施,以及他汀治疗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到目标值以下,完全有可能实现斑块的逆转。⑩ · 若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还要积极合理地控制血压血糖。 8、血压增高 这样预防: · 少吃钠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营养科营养师黄可人2019年7月在其医院微信发文表示,成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能超过6克≈2400毫克钠,想要预防高血压,每天钠摄入量最好不超2000毫克。⑪ · 多走一走。长时间或长距离的走路也可以降低高血压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