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并发高血压,哪种降压药最合适?医生推荐了这3种,轻松搞定

 新用户88267667 2022-08-09 发布于云南

近年来,高血压和痛风疾病相互病并发的几率直线上升。

据统计,每100个高血压患者就有25个人带有痛风疾病。

很多人疑惑了,怎么高血压和痛风老是划等号?

要知道,很多降压药本身就有导致痛风的因子。这就让很多痛风并发高血压患者急的抓后脑勺了,“还让不让人吃不吃降压药了?”

要想选对抵御痛风的降压药,还是得先了解一下高血压是怎么并发上痛风的。


痛风并发高血压

高血压一般是对肾脏器官产生影响,进而会逐渐诱发痛风到来。怎么回事呢?

对于痛风的形成,都知道,是由于人体通过肾脏排泄的尿酸与体内分解的尿酸不对等,导致体内尿酸沉积,诱发痛风疾病的。而高血压就会影响肾小管的过滤与重吸收,导致体内尿酸经过肾脏被“误”吸收过多,尿酸逐渐堆积,痛风就这样不叫自来了。

主要还是源于,许多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本身就会影响肾小管的过滤与重吸收,造成血尿酸长期超标,诱发痛风疾病。

一般伴有痛风的高血压患者该如何用药呢?先看看哪些降压药是不能吃的。


痛风患者,这几种降压药最好别吃!

1. 利尿剂

代表药物:袢利尿剂、噻嗪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它们都是高血压患者排泄“钠”盐的种子选手,它们能促进钠的排泄,达到利尿消肿、降低血压的效果。

但研究表明,使用利尿剂的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上升。主要是因为利尿剂会间接导致尿酸经近曲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加,并且利尿剂会降低肾小管滤过率,导致尿酸在人体内过多的潴留。

可见利尿剂的使用剂量和血尿酸水平成正相关,所以痛风并发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2. β受体阻滞剂

代表药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等。

β受体阻滞剂,它主要通过抑制心肌收缩力,进而减慢心率达到降压效果。

研究发现,β受体阻滞剂会引起肾脏血流量减少,导致肾小管滤过率降低,使得血尿酸水平升高。

所以,一般建议痛风并发高血压患者,忌用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

3. 普利类降压药

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ACEI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生成,达到降压效果。

对于ACEI类降压药物对尿酸代谢影响存在较大争议,所以对于用此类药的痛风型高血压患者,及时观察血尿酸水平,注意药物的把控。

知道了这些诱发痛风的“不良”降压药,再看看究竟哪些药物最适合痛风并发高血压患者服用。


对痛风无影响的高血压药物

1. ARB

代表药物: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

ARB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型受体达到降压效果。

ARB类药物中,氯沙坦是临床上公认的最适痛风并发高血压的降血压、降尿酸药物,它可降低人体18%左右的血尿酸。

所以,氯沙坦是痛风并发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

2. CCB

CCB主要是通过打断平滑肌细胞上钙离子通道,进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CCB类不同药物对血尿酸的影响不一。

像对硝苯地平、尼卡地平的长期服用,可导致血尿酸明显升高;

尼群地平、尼索地平对尿酸影响较小;

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对血尿酸基本没影响。

所以,CCB类降压药中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这两类药,最适合痛风并发高血压患者使用。

3. α1受体阻滞剂

代表药物:特拉唑嗪、多沙唑嗪。

α1受体阻滞剂类药可降低脉动血管阻力,增加血浆肾素活性,抑制心率增加。

研究表明,α1受体阻滞剂类药因对代谢没有明显的影响,所以对血尿酸影响也不大。

但α1受体阻滞剂一般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伴随痛风的高血压患者,在求医过程中,一定向医生说明情况,防止用药不当,导致血压没降下去,反而诱使痛风急性发作,那无疑是雪上加霜。对于长期服用降压药患者,条件允许时,可以按时检测血尿酸水平,以便出现问题能及时就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