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令“下饭”盐冬瓜(作者:任炽越)

 黄之中 2022-08-10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图片
时令“下饭”盐冬瓜
瓜茸软而不烂,瓜皮脆而不硬,味道咸中有鲜

图片

任炽越

大暑那天,突然想吃肉。开饭时,妻端上餐桌的竟是已二十多年没吃的白切肉。欣喜之余,赶紧挟了一块,沾了蒜泥酱油,送入口中。那肉肥肉入口即化,瘦肉嫰而不柴,禁不住拍照发了朋友圈。图中另有一盆盐冬瓜,这是我家的夏令“下饭”(甬语:小菜)。网友中一识货朋友留言:还有盐冬瓜,外面也是吃不到的。赞!我回道,这盐冬瓜是我母亲传下来的。

我父母亲岀生于浙江鄞县,是正宗的宁波人。宁波特产“三臭”,臭冬瓜是其中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我陪母亲去宁波乡下休养,随母拜访其各位老长辈,女主人常常从家里的臭缸里捞出臭冬瓜,让母亲尝鲜。还说,这东西,现在城里吃不到的。母亲嫁到城里后,做不成臭冬瓜,她就开始做盐冬瓜了。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餐桌上常常是素菜唱主角,冬瓜几分钱一斤,十分便宜,更是三天二头吃。冬瓜能烧的菜很多,煮汤、红烧、煨毛豆,可谓是素菜中的百搭。但让我们至今难忘,并一直学着做的,就是母亲那信手做来的时令“下饭”:盐冬瓜。

说实话,那时我们玩还来不及呢。母亲是怎么做盐冬瓜的,我们从不关心。只知道吃饭吃得呒没味道了,就去家里的一只白色瓷缸里,挟一块“塞饭郎头”:盐冬瓜,放在蓝边碗里,浇几滴麻油,顿时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挟上几筷子盐冬瓜茸,碗里剩下的白饭就立刻下肚了。有时,往往还要去锅里再盛半碗米饭,以对得起嘴里残存的鲜咸味。这时,母亲在旁就会笑眯眯地说,咸煞了是否?一块盐冬瓜,咸倒一头牛。

夏天,家里的盐冬瓜,是从不断货的。那只盛盐冬瓜的不小瓷缸,就放在菜橱旁的一只柜子顶上,大人顺手掀开盖就能拿到,小孩子人矮,需要踏在小櫈子上才能够到。看到我们踩在櫈上取盐冬瓜时,母亲就在旁边叮嘱,当心!不要把瓷缸打翻了。而且,母亲还有条禁令,就是去缸里挟盐冬瓜时,一定要用清爽筷子,否则缸里水浑了,盐冬瓜就要酸掉了。

大概一个星期到十天,母亲就会叫上我们,与她一起去菜场里买冬瓜,然后帮着拎回来。有一次,我好奇,就在一旁,看母亲是怎样做盐冬瓜的。只见她先把粗盐放入瓷缸,灌入沸水,待冷却后,用筷子沾一下,放在舌尖试味。同时,将洗净皮的冬瓜,放在水里煮,煮得差不多时,盛出待用。等到冬瓜也冷却后,一块一块放进瓷缸里,让盐水浸没冬瓜,接着盖上盖子,等二天后即可食用。我看母亲做盐冬瓜的过程,十分简单、易学,就把过程记在了心里。

我成家搬离老宅后,有一天突然想起小时候盐冬瓜的清香、咸鲜味道来,就去菜场买了块冬瓜,与妻子一起试着做了一次。我按照小时候记忆中,母亲做盐冬瓜的程序一一操作下来,但做好的盐冬瓜,淡而无味,瓜皮上的瓜茸软塌塌的,看了一点食欲也没有。后来沾着酱油,勉强吃了下去。妻子对我说,看来这简简单单的盐冬瓜,还真不简单呢!

那天回母亲处吃饭,餐桌上说起我们自做盐冬瓜失败的臭事。母亲听后哈哈大笑,说我一定把当年记下来的程序漏了,造成盐冬瓜沾酱油吃的笑话。我向母亲请教从中的诀巧,母亲说哪有什么窍门,你只要撑握三句话就可以了:瓜茸软而不烂,瓜皮脆而不硬,味道咸中有鲜。我又问那怎样达到呢?母亲说这都是熟能生巧的事,凭瑞玲(我妻子)能烧出这么好吃的菜肴,做道盐冬瓜,不在话下的。母亲接着补充道,现在有冰箱,冬瓜就不用浸在盐水里,直接把盐抹在瓜茸上,放在冰箱里,冷藏一二天就可吃了。妻子在旁悄悄说,这更“考验”功夫了!

妻子不知从母亲那儿得来什么“真传”,后来每次做出的盐冬瓜,都软硬适中,咸淡相宜,鲜香俱佳,也成了我们小家庭夏日餐桌上的常产品,几天不吃,就觉的嘴里淡出鸟来。有一次,我问妻子,您在老太太那儿学到了什么秘诀,怎么这盐冬瓜越做越好吃啦?妻子嘻笑道,祖传秘方,传媳不传子,不可泄露。转而她对我说,你吃这盐冬瓜,怀着对母亲的一份感情,所以心里感到无比鲜美。

或许妻讲的有道理,天下的美食里,都蕰含着一段美好的人文故事。

(图由作者提供)

来源:“养老自频道”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