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略解码 | 战略解码系列:平衡计分卡的主要缺陷和反思

 万里潮涌 2022-08-10 发布于浙江

导言:平衡计分卡(BSC)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战略解码工具,自推出以来广受推崇。但是,如果从企业经营管理更为底层的理论框架去推理,会发现这个方法存在着逻辑结构粗糙、战略解码精度不够的问题。本文是“战略解码系列”的第二篇文章,重点对平衡计分卡(BSC)的缺陷和问题进行解析和说明。

文 | 徐继军

来源 | 华沣管理研究院

01 平衡计分卡的逻辑框架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战略解码系列:战略解码方法的进化历史回顾》中,我们总结过,战略解码方法经历了成本管理阶段、财务管理阶段、平衡管理阶段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各阶段都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工具和方法。

平衡计分卡(BSC)是平衡管理阶段的主要管理工具,代表着战略解码方法的高阶水平。平衡计分卡(BSC)在理念上,突破了传统财务指标体系的框架,使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融合在统一框架内,顺应了外部经济环境、企业竞争环境快速发展的需要。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对平衡计分卡(BSC)诞生历史做了回顾,并展示了平衡计分卡(BSC)的基本框架:

如图中所示,平衡计分卡(BSC)以企业的战略为基础,将财务指标、客户指标、过程管理、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衡量内容,按照自身的逻辑体系,整合为一个整体。按照这个基本逻辑框架,企业战略问题思考和解码的过程如下:

1、企业追求的财务目标是什么?

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基于不同的战略目标,追求的财务指标也各不相同。总结归纳一下,包括业务规模(包括收入、利润、资产、市值等)、盈利能力(包括销售利润率、投资回报率等)、营运能力(包括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偿债能力(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2、企业收益来自于客户的认可,所以为了实现财务指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需要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些要求就成为了客户指标。

客户的需求几乎一以贯之地保持着极高的稳定性——核心指标永远就是三个:成本更低、交付更快、质量更好。有人会将这三个指标拆分地更细,包括品牌、价格、质量、方便、选择、功能等,但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

还有一些企业提出了更多与客户相关的指标,比如老客户回头率、新客户获得率、客户满意度,甚至会为这些指标建立逻辑关系。但从根本上来说,没有那三个核心指标支撑,这些指标都是浮云。

在这个问题上,迈克尔·波特实际上说得最到位。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要么就是成本领先,要么就是差异化竞争。所谓成本领先,很容易理解,同等情况下要花费的成本更低。所谓差异化竞争,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或者“人有我优”。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途径。

3、要能满足客户需求,需要关键业务流程支撑。这就需要基于满足客户需求的原则,向公司的关键业务流程提出指标要求。

关键业务流程因企业而异,所以在这些指标的梳理方面,基本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象。比如,针对产品设计开发,会有专利数量、新产品销售额比例、专利产品销售额比例、新产品推出数量、新产品推出时间、开发费用占比、新产品投资平衡周期等;针对生产制造过程,会有标准成本、成品率、次品率、返工率等指标;针对售后服务,会有对产品故障反应的速度、售后服务成本等。

如果要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层层梳理,需要衡量和专注的关键事项会非常多,所以很多企业会自己动手,或者聘请专家,开发整理庞大的关键绩效指标库,努力实现事事可衡量、事事有监测的目标。其中不乏非常精彩的指标,助力企业改进管理。然而也有一些鸡肋式的关键绩效指标,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徒增管理成本。

4、关键业务流程的运转,需要关键资源和能力支撑,比如人力资源、信息技术、体制机制、后勤保障等,那么就需要有关键绩效指标进行牵引,使其更好地支撑关键业务流程。这也就是平衡计分卡(BSC)第四个层面所考虑的“学习与成长”的问题。

按照平衡计分卡的说法,公司若想超越现有的业绩、获得未来持续的成功,就需要不断提升和创新。比如,加强员工培训,改善信息传导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满意度等等。与之对应的关键绩效指标,就包括培训支出、培训周期、员工满意度、信息覆盖比率、合理化建议数量等。

但是,相对于前面三个维度,“学习和成长”这个维度的名称确实有些奇怪,并不直观,也不太好懂,衡量的内容和手段目前也有不少含糊的地方。

以上便是平衡计分卡(BSC)的基本框架。大致来看,这个基本框架在道理层面还是讲得通的,至少逻辑能够自洽。但是,实际应用起来,却往往给人不够顺畅的感觉,尤其工作越是深入具体,指导作用越差。比如具体到指标取舍、指标分解的时候,就很难从这套方法中找到明确的判断依据,可以说是“应用之妙存乎一心”。

那么,为什么平衡计分卡会有个问题?是我们没有真正搞懂这个工具,还是这个工具本身就有瑕疵?这就需要我们做出更严谨的解剖和分析。

02 财务维度和客户维度的问题

平衡计分卡(BSC)的前两个维度是财务维度和客户维度,这两个维度间呈现的关系值得商榷。这需要我们思考几个更为底层的问题。

企业因何而生存?这个问题是思考的起点。

按照经济基本原理,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是交易关系。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获取价值后支付回报给企业,从而完成双方的交易。如下图所示:

那么,怎么才算“为客户创造价值”呢?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提供给客户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客户需求;

企业提供给客户的产品和服务,相比竞争对手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所以客户选择了企业而非竞争对手;

企业能够持续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意味着企业获取的回报要支撑自身的存续,还意味着企业能够不断进步从而保住自己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企业的财务指标,是满足为客户创造价值之后的回报,也是对企业真正为客户创造了价值这件事情的验证。如果财务指标表现不佳,比如长期不能盈利,即便客户再满意,这件事情也不可持续。

基于以上分析,财务维护和客户维度更为准确的关系,不应该是平衡计分卡(BSC)中呈现的那样,而应该是下面的关系:

而且,无论从因果关系而言,还是从企业实践中,真正能够统领企业各部分力量、形成最大合力的,都不是自己要赚多少钱,而是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因此,从财务维度、客户维度的关系来看,平衡计分卡的底层逻辑实际上是很值得推敲和商榷的。

作为管理专家的德鲁克说,企业要创造客户。作为企业家的任正非说,以客户为中心。他们谁也没有说,企业要以财务指标为中心。其实,也很能说明这个道理。

03 内部过程维度和学习成长维度的问题

内部过程、学习成长这两个方面很重要,但平衡计分卡(BSC)有一个明显的BUG,那就是没有给出内部过程、学习与成长这两个维度严谨的逻辑结构。

实际上,这两个维度的内容并不新鲜,而且还有结构非常严谨的管理工具,远比平衡计分卡(BSC)要讲得清楚。这里面就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工具: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在论述“竞争优势”的时候,创立了“价值链”这个分析工具,应该算是管理专业和实践领域最常用的管理工具之一。

波特的价值链,将企业的活动分解为基本活动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是指在产品的生产、销售、分销和收获服务过程中能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一系列活动的任务。而支持性活动是指为了支持产品的生产、销售、分销和售后服务工作而进行的活动或任务。如下图所示:

在波特看来,企业是以“价值链”的方式创造价值的。价值链是企业各种主要活动的组合,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在整合并组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展现的。

价值链强调价值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性,所有的业务流程应该相互促进和配合,以使其共同产生的价值远大于各价值活动自身价值之和。

价值链理论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视角,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识别和定义企业的业务流程。按照价值链的思路,明确哪些流程属于直接增值的基本活动,哪些属于辅助增值的支持性活动。同时,可以审查各个流程的价值贡献度和价值减少度,从而可以找到流程优化的着力点。

将“价值链”和“平衡计分卡”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用价值链中的“基本活动”对应平衡计分卡中的“内部过程维度”,用价值链的“支持性活动”对应平衡计分卡中的“学习与成长维度”,基本严丝合缝。

因此可以说,平衡计分卡在思维深度上,并没有超越价值链,或者说,其底层逻辑也是来自于价值链。而且,价值链的逻辑框架相对于平衡计分卡更加严谨。

第二个工具:流程结构

实际上,波特的价值链也并不是足够严谨的管理工具,算是关于企业关键流程的粗线条思考而已。其中,基本活动实际上就是关键业务流程,支持性活动就相当于赋能流程。

绝大多数管理工具,其背后更深的底层逻辑,基本都来自于系统工程或者系统动力学。如果用系统理论的视角审视价值链,会发现价值链结构也很粗糙。根植于系统理论的流程管理方法,近些年突飞猛进。从企业关键流程角度审视企业,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更完善的逻辑框架。

按照美国生产力标杆协会(APQC)2012年发布的跨行业通用版流程总架构,企业的流程包括运营流程、管理及支持流程两个部分,共计12个一级流程。

其中,运营流程包括5个一级流程。如下图所示:

其中,管理及支持流程包括7个一级流程。如下图所示:

上面这套流程已经形成了标准体系,分层描述,并不断迭代。对于每个一级流程,APQC都细化到了第三甚至是第四级的流程架构,非常严谨。

如果用APQC流程架构和平衡计分卡进行对照,我们就可以发现:用流程架构中的“运营流程”对应平衡计分卡中的“内部过程维度”,用流程架构中的“管理及支持流程”对应平衡计分卡中的“学习与成长维度”,也完全可以对应上。而且,APQC流程架构结构更加严谨。

如果我们再看一下华为的流程架构,就可以看出,华为的流程架构基本上就是系统工程教科书级的应用。如下图所示:

这种基于系统工程框架形成的流程架构,其严谨程度也远远超过了平衡计分卡(BSC)那种简单将内部诸多要素归纳为“内部流程”和“学习及成长”的做法。

当然,企业管理水平在不断进步,我们不能用上帝视角去批评平衡计分卡,毕竟这个工具诞生于20多年前,不应该苛求。但是,对于当今的企业管理者而言,也应该与时俱进,自觉学习更为严谨和先进的管理方法,而不是将自己禁锢在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之中。

04 平衡计分卡的落地难题

从企业战略解码需要出发,如果仅仅将战略目标(客户维度指标、财务维度指标)分解到关键流程维度,显然是不够的。

道理非常明显,在企业内部,关键流程实际上是指向某个关键指标的系列工作组合,而由流程串起来的各项工作,是由不同的责任主体,也就是各部门和关键岗位承担的。

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专业分工就成为企业运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各部门和关键岗位才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责任主体。

这也就意味着,战略解码必须要准确、有效地分解到各部门、各关键岗位,才算真正解码完成,而平衡计分卡(BSC)这个工具却分解到关键流程就戛然而止,所以它并不算是一个完整的战略解码工具。

在管理理论中有一种说法, “战略决定组织”。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要分解到各部分。一直以来,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但是,在管理实践中,却并非如此。

比如,企业为什么要设立这些部门?为什么要设立这些岗位?为什么这些部门和岗位要设置这样的职责?如果按照上面的思路,很难严谨地推导出来结果。最终,也总是含含糊糊地定完了事,基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再比如,虽然根据平衡计分卡,企业可以从四个维度提出一系列绩效指标,但是这些指标如何严丝合缝地分配各部门?具体指标怎么定?指标值定多少合理?对于公司中做这件事情的部门和人员而言,都非常头痛。因为缺乏能够令人信服的严谨逻辑,最终也往往通过所谓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沟通谈判这种方法含糊地完成,其结果经常是留下不少瑕疵。

之所以有上述这些问题,是因为从公司目标到部门职责之间,从公司整体指标到部门指标之间,需要“流程梳理”这样一个中间环节。而从业务流程指标到部门指标,需要“逆推法”来完成。

至于这个环节如何嵌入,这个方法如何应用,我们将在“战略解码系列”后续的文章中进一步说明。

05 “平衡”是最大的缺陷

平衡计分卡(BSC)最大的特点是平衡,因为综合考虑了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的因素。但是,平衡计分卡(BSC)最大的问题也是平衡,因为企业真正要打开局面、形成优势,就根本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围绕“战略破局点”开展工作。

其实,关于企业战略的思考,脉络一直非常清晰。

迈克尔·波特在他的“竞争战略”中说得非常清楚。企业要想形成竞争优势,要么成本领先,要么差异化竞争,二者不可兼得,只能二选一。而且,企业不论是要成本领先,还是要差异化竞争,最好都通过集中化战略来实现。也就是,将目标集中在特定的顾客或某一特定地理区域上,也即在行业内很小的竞争范围内建立独特竞争优势。道理其实非常简单,任何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不通过集中化战略,就形不成竞争优势,最终就得出局。

迈克尔·波特之所以能够奠定其大师地位,就在于他构建出的这个关于企业战略的简洁而严谨的底层逻辑,几乎可以解释一切企业战略。

他的战略思想其实很清楚,企业战略追求不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形成全面优势、既要这个也要那个,就得选准突破点,集中力量猛烈攻击,这样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华为任正非提出来著名的“压强原则”,说得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按照华为的观点,华为要在成功关键要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全体员工聚焦于目标,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思考框架之后,关于企业战略的思考在不断深入。比如W·钱·金提出的“蓝海战略”、克里斯滕森的“颠覆性创新”都做了非常重要的战略思维拓展和贡献。但是,我们看到,这些战略关于战略破局点的思考,相对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越发精确和深入。这其实也能给我们很重要的启发,那就是战略的关键并非追求所谓的平衡,而是要更为精准的锁定“战略破局点”

就像我们前面所讲的,客户需求可以归纳为三个核心指标:成本更低、交付更快、质量更好。但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这三个指标之间是互斥的。比如要想质量更好,往往成本就低不了、交付速度就要打折扣。所以,企业往往追求的是,有一个或者两个指标和竞争对手差不多,然后重点突破另外两个或者一个指标。

比如,商业地产领域的万达集团,追求的是商业综合体项目交付速度全行业最快,项目最短时间20个月满铺开业,其他两个指标也仅是过得去,如此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万达集团整个公司都围绕交付效率分解动作,打法清晰而简洁,鼎盛时期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

再比如,养猪领域的河南牧原,2000年从几头母猪开始养起,经过20年发展,市值达到3000亿,行业头部企业都涨的时候它涨得快,行业头部企业都跌的时候它跌得慢。河南牧原的核心指标就是一个,围绕成本最低,从各个方面坚持持续改进。

从企业经营实践的角度来看,这些道理非常清晰明了,企业必须要围绕“战略破局点”,集中优势资源和能力猛攻,才可能取得竞争优势。

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论述,我们在此前的几篇文章中,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解读和分析。读者朋友如果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去阅读:

《超竞争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

《破局点是企业战略思考的真正起点》

《如何找到企业发展的“破局点”?》

《做得足够好也是一种战略:三个养猪上市公司的故事》

很显然,平衡计分卡(BSC)在形成自身框架和体系的过程中,更多地强调了完整性、平衡性。但是,虽然企业应该做好的事情很多,但每个发展阶段都应该有其需要特别关注的“战略破局点”,这才是企业战略的核心所在。然而,平衡计分卡并没有能够引导企业去思考这个核心问题。这不能不说是平衡计分卡的一个明显缺陷。

06 写在最后

当前阶段,平衡计分卡(BSC)依然是应用最普遍的企业战略解码工具,影响力巨大。所以,对于平衡计分卡(BSC)进行深度的理解就非常重要和必要。

经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应该能够更为清晰地看清楚平衡计分卡的底层逻辑、思想来源、主要缺陷。之所以平衡计分卡在整体逻辑结构上相对比较粗糙,我们猜想应该与这个工具本身产生的方法有关。

纵观各种管理思想、方法、工具的诞生过程,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归纳法,也就是基于对同类事件或者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合并同类项,最后提炼若干要点,并形成各要点之间的简单逻辑结构;另一种是演绎法,也就是是基于底层逻辑假设,形成解释某类现象的逻辑架构,后通过解释同类事件或者现象,去检验其逻辑架构的解释能力,并对逻辑架构乃至底层逻辑假设,进行检验和修正。

很显然,归纳法相对初级,也最为常用,但是因为基于归纳而来,往往在逻辑的严谨性方面就存在不足。

我们在文章《战略解码系列:战略解码方法的进化历史回顾》中对平衡计分卡(BSC)的诞生过程进行过回顾,其产生的过程就是典型的“归纳法”。所以为什么这套方法存在本文中提到的这些问题,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那么,什么是更为严谨的战略解码方法?我们应该如何从客户价值出发,层层推进,形成严谨的逻辑体系?我们将在“战略解码系列”后续的文章中予以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