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明池工程:汉武帝的楼船基地与后世养鱼景观

 历史冷新泡 2022-08-10 发布于上海

作为与秦始皇齐名的好战君主,汉武帝其实也自带建设爱好者属性。例如位于今日陕西的昆明池,就是一处不太引人瞩目的重大工程。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庞大规模,更蕴含着被秉持至今的战略模式。

哪怕昔日的水军基地,已经在千年岁月的侵蚀下转生为旅游圣地,依然遮不住那股绵里藏针的豪迈霸气。

雄心壮志者的惊鸿一瞥
汉武帝的昆明池 就位于长安城的西南角

汉武帝的这个昆明池工程有多庞大?当代读者不妨看下古人留下的诗词歌赋。根据创作于两汉时期的《子虚赋》《西京赋》描述,这片人工湖所在长林苑原就湖泊、沼泽密布。现代考古学研究也证实,当地在汉朝初年依旧非常湿润。加之边上又有渭河流经,自然是开凿人工蓄水池的理想场所。

于是,雄心勃勃的刘彻下令用苦力挖出前代淤积之物,并被古人以讹传讹为“洪荒天地大劫后的灰烬”。以至于在后世志怪文章中,都残留有所谓的“昆明劫灰”典故。

渭水流域为昆明池提供了充沛流量

当然,任何宏伟建设都离不开人力资源基础。但汉武帝已将配置权重倾斜于对外战争,因而不免遭遇苦工短缺困境。为此,他机智地选择征发落马官员代劳。最终到公元前120年初步落成,其残留部分至今仍是东西宽4.25公里、南北长5.69公里的庞然巨物。总面积达非常可观的16.6平方公里,是足够覆盖20多个村庄的工程学奇迹。

等到昆明池建设完工,武帝便急不可耐的在水库中开战舰队操练,并且因距离较近而时常能亲自前往检阅。一时之间,本为干旱内陆的关中腹地,竟浮现出十多丈楼船布阵于前、数百戈船密集列队的亘古盛况。无论具体战力如何,仅仅是蔚为壮观的彩旗飘飘,足以让观者自觉家中的红旗永远不倒。甚至到数百年后,还有唐朝大诗人杜甫在纸上复盘全貌。根据司马迁当年留下的只言片语,脑补出“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的惊鸿一瞥。

昆明池的开挖初衷 就是要为汉朝培养合格水军

形式大于实质
正在挖掘昆明池的汉朝苦力与监工

遗憾的是,这场大演练可谓是前无古人且后无来者。毕竟,看似威武雄壮的昆明池水军,很可能根本没参与过任何重大战役。而且还加速消耗着本已不多的府库遗存,直至汉武帝本人驾鹤西去,便被继任者给合力取缔。

此外,根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早在汉武帝平定西南夷初期,远道而来的汉军曾在洱海流域吃瘪。于是被迫暂停,搁置下打通蜀身毒道的宏伟方略。当时,本地生活着名为“昆明”的化外蛮族。而且与臣服于关中天威的滇国是世代死敌,本身也居无定所、也没有君王,在史家看来是远比滇人落后。

部分昆明夷源自南下的氐羌游牧民族

显然,汉武帝苦心营建的昆明池水师,并没有能达到预设目标。因为最迟到隋唐两代,洱海流域北部仍有昆明蛮族的出没记载。由于向北就是联通西域的青海商道,所以经常被描述为与突厥、匈奴等游牧集团有着类似风俗。既不像刻板印象中的西南山地民族,还根本不是善习水性的航船能手。

至于围绕滇池流域繁衍的古滇国,更是拥有复杂来源的多元文化区。除最早定居的百濮、百越先民外,还有稍后从巴蜀盆地南下避世的三星堆文明后裔,甚至是从河西走廊南侧迁徙过来的少量斯基泰部族与羌人群体。但与昆明蛮族不同之处,就是存在一个靠战国楚人建立的松散王权。所以比较能与最晚赶到的汉朝使节接洽,并在局势发展不利于时选择屈从。
滇国青铜器上的头戴羽毛的越人形象
他们曾一度生活在滇池、洱海流域

即便如此,汉武帝依旧对这些横在眼前的蛮夷不敢掉以轻心。所谓昆明池水库,便是对照滇池的样子修建。因为根据早年的秦军南下经验,深入岭南等地的战争往往耗费巨大,丝毫不逊于派几十万壮丁出征漠北。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利用众多水系行船,从而将天险转化为王师的前进快车道。所以,只要能在水面的狭路相逢中获胜,就可以对既定目标保持长期威慑。

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又下令对昆明池进行修建。但这次的目标不在西南,而是要专心对付更为强大的假想敌--南越。索性在后来爆发的南下征服作战中,还是靠倒戈越人的大量加盟,才让不习水性的汉军得以强化楼船部队。反倒是在洱海方向的行动,因为找不到数量足够的土著做带路党,才不得以全靠自己亲力亲为。

汉军南下 往往需要靠河流解决后期问题

精神传承
今日的昆明池 已成为陕西当地的重要旅游景点

由此可见,昆明池在两次战争中的实际作用,可能更像是一种政策风向标。后人只要翻看《史记》《汉书》,就会发觉这类前线水军其实本就出自南方。换言之,根本没必要去西北的昆明池操演,更轮不到那些靠速成班特训的半吊子来充当技术骨干。只不过在朕即天下的皇权时代,统治者的个人好恶往往自带正义属性。所以,哪怕斥巨资搞过家家游戏,也往往被褒奖成雄才伟略在人间的正确投影。

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昆明池水系便不再具有军事价值和政策独一性,转而更多被当成皇家园林、水库、航道乃至水产养殖场使用。于是在《水经注》、《雍录》、《西京杂记》《刘宾客嘉话录》等文字材料中,被纷纷描绘为亭台楼阁遍布的优质景观。君王们常常乘龙首船泛舟水上,望着细柳观、长杨观、豫章台、牛郎织女像和鲸鱼像等人造美景,聆听周遭下人的吹拉弹唱。

昆明池一类的人造水库 还被许多后世君主所模仿

值得一提的是,昆明池虽然在汉武帝死后过后就失去军事属性,但其蕴含的精气神却从未消逝。每个数百年光景,便会有继往开来者加以融会贯通,另觅风水宝地去打造传神同款。

比如在遥远的南方,孙权的东吴便在原玄武湖基础上加以挖掘水军基地。后来还被南下的东晋等四代南朝沿用,甚至被刘宋皇帝直接改名叫昆明池。不料等杨坚的隋军南下灭陈,为惩戒东南王气而愤然填平。结果仅仅到五代的南唐统治时,便再度为抵御北患而短暂地复兴为舰队操练场。

宋朝的金明池与汉代的昆明池一样 都给皇帝安排了游览用的豪华龙舟

至于日渐干旱的淮河以北,亦有曹操开凿在邺城边上的玄武池,专门为南下攻取荆州、江东两地的水军提供训练场所。奈何在赤壁之战中,仍旧要靠本地的投诚派来充当先锋。到了五代的后周朝,还有柴荣为进攻南唐而特批修建的金明池。结局也是换汤不换药,直至北宋灭亡都没能为军队孕育出合格舰队。

最后,还有清朝在北京周围挖掘昆明湖和清漪园,却不想被合并扩大为专供皇室娱乐的“吞金巨兽”颐和园......

河套新区:汉武帝的千年大计试验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