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万不要阻止孩子发脾气,他可能有这4种天赋

 水至柔其利天下 2022-08-12 发布于江苏

作者 | 番茄妈呀

我有一个超级“难搞”的女儿。

早上给她穿衣服,

要么嫌标签扎人,要么说颜色不喜欢,

前前后后换了三四件;

睡前看绘本,

我提醒她“还能看10分钟”,

她又炸了:“为什么要提醒我”……

哭哭唧唧半个小时,才终于睡了。

我和老公说:

人家养孩子是修行,我们养孩子是渡劫。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认为,

我女儿是个故意捣乱、没规矩的“熊孩子”。

恰恰相反。

她是个十分细心、体贴、善良的“小棉袄”。

出门时,她会提醒我拿手机;

看到流浪猫,她会拿出自己的零食;

下班回家,她会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

这样看,我女儿是不是有些“分裂”?

她确实跟普通孩子不一样,

她是一个高敏感儿童,也就是高需求宝宝。

这类孩子,一出生就被打上“难养”的标签。

高敏感儿童,是坠落人间的精灵

最早提出“高敏感型人格”概念的,

是心理学家伊莱恩·艾伦博士。

他认为,

敏感不是一种疾病,也不是一个选择,

而是天生的基因特质。

我有一个高敏感的朋友,

他在婴幼儿时期,必须父母抱着睡,

放下会醒,有动静就会醒;

幼儿园时期,

随时可能因为一件小事原地爆炸,

见到陌生人、到了新环境,

就哭得惊天动地,很难安抚;

小学时期,跟认识的人打照面,

会刻意关注对方的表情、动作,

揣测对方的想法;

被批评或者参加集体活动前,会辗转难眠;

中学时期,很少跟小伙伴一起玩,

总是在一旁看着别人玩,

或一个人待在角落里看书、画画、听音乐。

这些异于常人的表现,

让父母无数次想要改变他,

得到的都是强烈的反抗。

长大后他才知道,自己属于高敏感者。

高敏感者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每5个人中就有1个。

相比普通孩子,他们更容易被外界刺激,

表现得胆怯、爱哭、消极、玻璃心……

正如左辉在《挖掘敏感孩子的力量》推荐序中写的:

“高敏感的孩子是落入凡间的精灵,

走迷了路,才来到地球,

被我们这些幸运的父母拥入怀中。

他们在地球上不容易站稳,很容易摔跟头。”

但换一个角度看,

高敏感,是一种难得的天赋。

高度敏感儿童,在4个方面更出众

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敏感的,

只是程度和方式不同,

而高敏感者位于整个光谱的极端。

每一种类型的孩子,

都能在未来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看看那些取得非凡成就的人,

一定是扬长避短,在擅长的领域深耕。

哈佛发展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曾说:

那些敢于上天的宇航员们,

极有可能不是高敏感者,

但那些呆在控制室里一项项确认、

最后按下发射键的科学家们,

很有可能是高敏感者。

《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中也提到,

高敏感儿童,

未来会成为科学家、咨询师、神学家、

历史学家、律师、医生、护士、

老师和艺术家。

因为他们拥有4种天赋。

第一,敏锐的洞察力

敏感的孩子,时刻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

对声音、气味、光照、动作、表情很敏感,

能轻易捕捉到别人看不见的细节。

拥有敏锐的洞察力,

才能将生活中的人和事原汁原味地留存在脑海里。

第二,高度共情能力

敏感的孩子,拥有发达的神经系统,

对外部刺激和他人情绪十分机敏,

能感同身受他人的痛苦和难处,

拥有强烈的同理心。

一个高敏感儿童的妈妈讲过一件事。

三岁的儿子走过来,把眼镜递给了她。

妈妈吓了一跳,赶紧问儿子:

“你怎么知道我在找眼镜?”儿子回答:

“我看到你一边打扫,一边东张西望,

就觉得应该是在找眼镜。”

这就是高敏感儿童的独特之处。

他时刻在观察对方,觉察对方在想什么,

所以他对悲伤、焦虑等情绪的感受,

比其他人强很多。

第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

敏感的孩子,

天生收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强,

喜欢思考和内省。

《大脑与行为》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明:

高敏感者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

比一般人更深度、更精密。

比如扎克伯格,是典型的高敏感者。

他不善言辞,一开始公开演讲还会紧张,

十几岁时就喜欢一个人安静地敲代码。

但扎克伯格善于分析,

思维敏锐,行事谨慎,靠着这些特性,

他创办了facebook。

第四,超乎常人的创造力

敏感的孩子,享受独处,

内心世界丰富,想法天马行空,

拥有浓烈的艺术气质。

现实生活中,许多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

确实都是高敏感者。

例如导演李安、画家梵高、作家村上春树、苹果之父乔布斯等。

他们的成功,

无一不是将高敏感特质发挥到极致。

如何养育,激发出孩子天赋的一面?

艾伦博士特别强调:

敏感是一种天生气质,

它会成为孩子的弱点或优点,

全看父母的教养方式。

高敏感儿童是上天赐予家长的礼物,

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就能开启孩子的天赋,

让他感受更多,想象更多,创造更多。

创建包容、接纳的环境

美国早教专家们进行过一个实验:

追踪1300个不同家庭新生儿的成长轨迹,

其中一部分是高敏感儿童。

结果显示,一年级时,

高敏感儿童的发展呈现了两种极端:

一部分成为了最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

另一部分成了班里表现得最优秀的孩子。

深度了解后专家们发现,

家庭环境是产生差异的关键。

在包容和接纳的环境中,

孩子的敏感特性能很好地吸取到养分,

让高敏感的天赋得以绽放;

在充满批评、指责的环境中,

孩子会感受到自己遭遇了不公,

并放大这些感受,难以信任他人。

所以,家长要放平心态,

正视孩子先天特性。

少生气,少抱怨,多共情孩子,理解孩子。

让孩子为现在的自己骄傲

艾伦博士说:

“身为与众不同孩子的父母,

要有不同于其他父母的觉悟。”

养育一个高敏感儿童,

家长需要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好的眼睛。

敏感跟任何一种特质一样,

都是人性的一种,都有正反面。

“想太多”说明孩子“思虑周全”,

“情绪化”说明孩子“情感丰富”,

“玻璃心”说明孩子“观察能力强”……

家长要做的不是填平差异,而是因势引导。

即使失望,也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而要肯定孩子的独特性。

比如“今天玩了一天,你是不是累坏了,

因为你注意到了所有的事”,

让孩子明白,敏感并没有错。

教会孩子处理负面情绪

敏感的孩子,对家长的情绪异常关注。

这样的孩子发脾气时,

家长需要做的不是阻止,不是指责,

而是接纳。

通过综艺节目,我发现:

每当小鱼儿发脾气时,

胡可说的最多的就是“我知道”这个句式。

“我知道你想要这个玩具,

拿不回家你很难过。”

“我知道你有点儿害怕,但你很勇敢。”

“我知道”这三个字,

看起来简单,却代表了接纳和共情,

让小鱼儿感觉到自己是被理解的。

有了这个底气,发泄完负面情绪之后,

小鱼儿就更容易接受和配合妈妈的建议。

允许孩子慢慢来,别强求

一个妈妈曾说,

孩子在公园里,从独自玩沙子,不搭理人,

到主动跟小朋友讲话,他用了45分钟。

敏感的孩子,接受到的信息更多,

想得更全面,行动更谨慎,

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接受新的事物和环境。

想让孩子合群,

家长该做的不是逼迫,而是等待。

当孩子感受到安全的时候,

他会主动迈出第一步的。

心理学家伊莱恩·阿伦说:

“一定是因为你内心渴求一个独特的孩子,

上天才赐给你这样神奇的礼物。”

养育一个高敏感儿童,

你会面临无数个濒临崩溃的时刻。

只要你愿意去接纳孩子、激发孩子,

相信天性敏感的他,

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努力。

—— End ——

作者:番茄妈呀,左手写文,右手带娃,努力培养未来需要的孩子。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