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土识小|人鬼情未了

 沪学 2022-08-12 发布于上海

1939年扬州义园为祭祀孤坟野鬼所做的公益广告 

  滚滚热浪席卷江南。老天也在“发高烧”,连日不退,原本计划今天要去与兄妹团聚,一起祭祖,烧点锡箔,无奈在烈日的淫威下,到处火辣辣,让人感到暑热难耐,也就放弃了原先的计划。

  因为今天是中元节,怀念先人的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个节日,宛如饱含着悲情、亲情和无限风情的一串乐符,久久地镶嵌在人们生活的旋律之中,让人们无休地弹抚着,品味着,思念着……

  日前上海公共关系研究院与对岸有关机构主办了“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论坛”,两岸的民众都是中国人,都有共同的节俗,两岸民众的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主办方要我在会上做个发言,我就专门谈了我对“中元节”节俗主题的一些思考。

  我认为,中国人所有的传统节日都有祭祖的内容。然中元节,道教称“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节”,上海坊间人称“七月半”,有着祭祀祖先、缅怀忠烈的文化内涵。

  上海这座城市给世人的一般印象是工商大埠,经济发达,中西文化融合,但很少有人提及上海人的信仰,其实,上海历史上有着极为丰富的民间信仰仪式和节庆,对于已经逝世的前辈、贤哲和祖先,都会有祭拜的仪式,远的不说,就说民国时期,每逢中元节,家家户户不分贫富都要在家过节,或上坟祭拜,表示对先人的怀念。

  过去,在中元节这天,心怀善念的老上海人,还会对那些没有子嗣的孤魂野鬼进行祭祀,即所谓“祭无祀”,也叫“中元利孤”。神圣和世俗非常紧密地结合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中,这在全世界的大都会中也是很鲜见的。中国人重视人伦,设定这样的节俗安排,是真正的“人鬼情未了”。

  清人袁学澜(原名景澜)文绮撰《吴郡岁华纪丽》,云:中元日,都在五更天用素菜祭祖,新亡者之家则更早。富裕人家还请和尚道士设坛打醮诵经,悼念先祖。后来,祭祀仪式逐渐移至下午,除用酒菜等祭祀以外,还焚烧纸钱、锡箔等。

1930年代邑庙“三巡会”

  现在,人们常说江南文化,其实海派文化是江南文化发展的一种更高级的形式,我们没有理由漠视海派文化。比如说,上海城隍庙的三巡会就是一个例子。三巡会是从江南特具中国本土民间信仰特色的“迎神赛会”发展演变而来,所谓“迎神赛会”,就是在特定的节期里,民众将寺庙中神明、老爷等抬出来,在村镇、城乡的范围内进行巡游的仪式。而在上海地区,民国时期在各乡镇大约有170多个大大小小的各种迎神赛会。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活动呢?这和民众的鬼神信仰有关。除了各家祭祀自己的祖先之外,需要有一个公共的仪式来祭祀和安抚那些孤魂野鬼和厉鬼——这就是城隍三巡会的主要目的。民国时期上海县城的北部已经成为租界,所以人们就在城南找了一块空地作为临时的厉坛来祭祀一般出巡仪仗正午之后从城隍庙出发,然后在上海老城厢内绕行一些街道,抵达厉坛举行祭孤仪式;天黑之后再绕着另外的一条路返回城隍庙,回到庙中一般都已经是深夜了。所以按照这个一去一来,城隍出巡可以分为日巡和夜巡两部分。根据《申报》的记载,1937年清明节,前来看会的人有10万之多。这对于城市的公共管理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所以“三巡会”,实在是一个组织复杂的系统工程,上海人曾经以出色的组织力有规律地举办这样的盛大仪式。

1930年代上海城隍庙三巡会盛况

  我不想细述“三巡会”的具体程式了,那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认为,中元节是最能体现中国人生死观念的节日——黑白无常,心有敬畏。中元节的文化主题可以概括地表述:慎终追远 感怀逝亲 (“仁孝”);普渡祭拜 礼敬亡灵 (“博爱”)慈悲善良 护佑苍生 (“关怀”),现在对这个节日,有几种倾向要特别警惕:要么噤若寒蝉,矢口不提;要么就是有一些人打着诱人的口号,“过度娱乐”,打着文化创意之名,不择手段地追逐金钱,是祭祀先人、普度众生、仁孝博爱,还是祈求一己幸福、醉生梦死、娱乐至死?这类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

  2022812 中元节沪上“凝风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