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正常体温37℃已成历史:体温降低会让你百病缠身….

 尤里蒙提 2022-08-12 发布于山西

37℃已经成为历史,

体温下降并非好事!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朱莉·帕森内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团队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她们发现,自19世纪以来,成年人的平均体温在持续下降,不到200年间下降了0.4℃,从37℃降到36.6℃。

1

37℃已经成为历史,

体温下降并非好事

37℃作为标准正常体温,已经沿用了近200年,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近年来,许多统计数据表明,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正在降低。为什么身边所有人的体温都不到37℃呢?体温下降到底好不好呢?

研究显示,体温每降低1℃,免疫力就会下降30%以上;体温每升高1℃,免疫力就会提升5~6倍......

2

为什么体温降低,

免疫力也会随之降低呢?

众所周知,体温是和基础代谢率挂钩的,体温每上升1℃,基础代谢会提高13%。体温过低,可能意味着代谢不好。

反之,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下降,血液流速放缓,白细胞的工作效率也随之变低。慢慢悠悠的白细胞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异物,即使发现异物了,也很难迅速召集其他白细胞来消灭异物,导致机体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引发疾病。

此外, 白细胞不仅能抵御外部病毒和细菌的攻击,还能监测到体内的癌细胞,及时把癌变细胞杀死。

基础体温上升,白细胞免疫应答迅速,

基础体温下降,白细胞工作效率降低。

基础体温下降 = 免疫力降低

其实,即使是健康人,每天体内也会产生约3000个癌细胞。如果其中一个躲过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幸存下来,很快就会1变2、2变4、4变8......最终演化成肿瘤……

3

现代人类的体温为什么会降低呢?

1、最主要的原因:缺乏运动

科学家分析, 人类体温在近200年间下降了0.4℃,近20年的下降幅度尤其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运动。

在离我们并不遥远的50年前,人们每天都要做很多运动:农村的人要种庄稼或者放牧,即使是城市人群,也会每天手洗衣服、自己做饭、清扫房间;大家出门会优先考虑步行或自行车,闲暇时靠户外运动打发时间。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好像越来越“懒”了:

吃饭靠外卖,出门就打车,洗衣服有洗衣机,洗碗有洗碗机,扫地有机器人,随时可以躺在床上打游戏,男生打篮球、女生踢毽子的校园场景一去不复返。

基础代谢与任何外在活动无关,是一个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的自然消耗,而肌肉是人体内最大的发热器官。较少的肌肉,意味着较低的体温和较低的基础代谢。

一个肌肉含量高的人,即使什么也不做也仍然在消耗能量。现代人运动量的减少,导致肌肉含量普遍低。

基础代谢下降,能量消耗就会减少,内脏脂肪就会增加。而内脏脂肪组织会分泌出超过20种不良激素(或者脂肪细胞因子),会引起血管炎,还会削弱胰岛素的功能,从而导致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

2、无处不在的空调,使体温调节中枢不再敏感

专家认为,除了肌肉质量下降外, 空调导致的出汗困难也是现代人体温下降的一大原因。人们长期在空调屋工作和生活, 大脑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失去了接收刺激的机会,久而久之, 体温调节中枢将对外界温度不再敏感,从而导致体温降低。

50年前,孩子的平均体温都在37度左右,成人的平均体温在36.5-36.8度之间。而现在,可能令你想不到的是,你的正常体温已经不是36.5度了。

现代化的生活,不合理的饮食及错误的生活习惯已经使我们的体温降低了近一度。研究表明,体温降低一度,免疫力会降低30%以上,相反,如果在正常体温的基础上体温提高一度,免疫力会增加5~6倍。

你的正常体温和免疫力高低有关?是非常神奇的,它不仅能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还跟免疫力、自律神经息息相关。要健康、要减肥,都得先调整体温。

4

体温过低的危害

1、肥 胖

2、癌症

3、水肿

4、便秘

5、犯困

6、妇科病

7、不孕

8、失眠

9、过敏症

10、腰酸背痛

5

如何提高体温?

基础体温下降,新陈代谢减缓,血液流动就变慢:

热能达不到手(脚)指末梢,就会四肢不温,畏寒;

血液流动慢,上输头部的供血供氧不足,就会犯困、没精神;

血液流动慢,心脏跳动缺乏动力,就会出现气促,乏力,心悸,头晕目眩。

这些表现,不就是我们中医说的阳虚吗?

阳虚则基础体温低;

阳气足,则人愈暖和。

阳气旺盛的人,气血运行流畅且澎湃,周身营卫之气足够强抵御外邪,风寒水湿燥火都不得近身。

在中医里,提升基础体温的两个思路:

温肾阳:补先天之火。

温脾阳:补后天之火。

肾气足,气血充盈,

连手指腹都是圆鼓鼓的。

肾为先天之本,是“一身之阳”,像阳光,像火,照耀、温煦着全身。

肾气足,血液运行畅快,气血充盈,体内每天都是阳光明媚,充满生机,各脏腑运行正常。

当肾阳虚,身体内就像阴天,气温降低,带来直接的后果是血液运行变慢。

寒和湿是连在一起的,温度低,肾火不够热力,水湿就蒸发不掉,湿气沉重反过来加重了凝滞、淤堵,气血运行就更缓慢了。

脾气足,消化力强劲,

五脏六腑都有充足的营养。

脾主运化,运化水湿,运化水谷精微给全身,它就像五脏六腑的饭堂一般的存在。

脾胃为坤土,能资生一身。

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先由胃受纳,再由脾去“化”和运输分发。

脾阳充足,消化能力就强,该分发的分发,不堆积,自然就没有积食,虚热,也不会有嗳气、呃逆、反酸了。

阳气值太低时,

艾灸最能扶阳“充电”

宋代医书《扁鹊心书》: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灼艾就是艾灸,所以恢复阳气,首选艾灸。

艾灸是驱寒湿第一中医外治法,也是最普及的阳药,古人习惯把太阳成为天之阳,把艾草成为地之阳。它的纯阳之性,能让人快速暖起来,也能快速拔除体内的寒气。

曾经一个喜欢熬夜的女性艾友留言说:坚持艾灸三个月,手脚暖和了,脸上的皮肤不下垂了,颜色也好看了。

我们要她灸的穴位就是一般的保健灸:

取穴:大椎、肾俞、中脘,关元各20分钟。

体寒严重的艾灸2天休一天;一般艾灸1天休一天。

不喜欢艾灸的人,天气好的时候出去晒晒太阳,再结合推腹早晚各20分钟,敲打脚心左右各200个以上,越多越好。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或学习参考,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