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尔街秃鹰的猎食之道

 激流一舟 2022-08-1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作者:王一普

来源: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当光鲜的白日梦变成了噩梦,市场秃鹰才悄悄开始肆意猎食。

霍华德·马克斯,1946年人。美国沃顿商学院毕业,1968年末开始投身于花旗银行的股票分析行业,师从西格尔教授,谨遵“漂亮50”投资法,投资50家美国最好、发展最快的公司,“任何价格都可以,没关系”。可苦苦挨了10年,花旗银行的“漂亮50”跌去了90%的净值。

这是希望与失望的漫漫十年。被刺痛的也不止是“漂亮50”,更是年轻的霍华德·马克斯。

  • “所谓经验就是当你没有得到你想要东西的时候你所能得到的”。

  • “投资不是你买什么的问题,而是你付出什么价格的问题”。

  • “投资不是买好东西,而是买得好”。

多么痛彻的领悟……而这段坎坷引发的深刻思考反倒是造就了霍华德·马克斯特别的投资之路,成就了一代“华尔街秃鹰”、伟大的逆向投资大师、华尔街驾驭周期的王。

一、敢于与众不同的力量

脚踝斩的“漂亮50”让霍华德·马克斯后来选择离开了备受万千宠爱的股票市场。辗转间,马克斯受垃圾债大王迈克尔·米尔肯的影响,转向了美国的垃圾债市场。这是个在当时少有人问津的小众市场,但是正是人们对垃圾债的畏惧心理和市场的无视,让马克斯看到了巨大的机会。

“1978年,我的职业生涯才真正开始,在过去的40年里,我基本上都是在买那些不受欢迎的资产,因为当你买别人都不想要的资产时,才能买到更便宜的东西”。

“如果你买3A债,没有任何超额收益,但买B级债如果没有违约,收益会非常丰厚”。

从1994年起,霍华德·马克斯与合伙人布鲁斯·卡什创立了橡树资本,专注于垃圾债市场的投资。1995年到1998年间,互联网行业欣欣向荣,但橡树资本一直像秃鹰一样耐心守候。没等到兔子,便绝不撒鹰。直到千禧泡沫破裂的前后,马克斯才展开了正式的“本垒打”。

最有代表性的是当时影院连锁企业Regal Cinemas的破产重组。

伴随着美国影院市场的繁荣,Regal Cinemas在90年代中后期大肆借贷扩张,1998年随着联储提高借贷利率和市场转入不景气,公司开始陷入债务危机,一度徘徊于破产边缘。投资人忌惮于未来市场前景的黯淡,纷纷避之而不及。但华尔街秃鹰、逆向投资大师马克斯却嗅到了大机会。

Regal Cinemas虽是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但由于早年的良好积累,其旗下拥有很多优质的商业地产项目,如果进行破产重估,公司的商业地产项目价值会远超公司当前无人问津的市场价格。

于是,别人恐慌的时候,马克斯理性而贪婪。橡树资本以8亿美金的价格便宜地拿下了公司的债务,快速推动公司破产重组,并在这笔交易中大赚了一笔。

图:橡树资本的在管资产规模图片

这是敢于与众不同的力量,是霍华德·马克斯投资的成功之道,也是橡树资本的资产规模在每一次危机后都能大上一个台阶的商业之道。2008年美国遭遇金融危机,MBS次级债市场一片哀嚎,而弹药充足的橡树资本全仓买入。2008年一年,橡树资本便大赚了60亿美金。以后的每一次危机,似乎都成为了橡树资本最甜蜜的击球区。

二、理解周期的视野

秃鹰有的是敏锐的视力,也有利爪和钩嘴。那么霍华德·马克斯的大视野是什么呢?

在霍华德·马克斯的基本投资理念里,有几条清晰的主线:

  • 投资一定是有周期的;

  • 周期一定是逃不开的;

  • 宏观择时是不靠谱的;

  • 逆向投资、第二层次思维是法门。

马克斯喜欢引用马克·吐温的一句话,“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押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太阳东升西落,都是周期。企业有成长、成熟、衰退的生命周期,行业有萌芽、繁荣、更替的周期,宏观经济有复苏、萧条的周期。理解周期的存在不难,关键是理解周期的原理和必然——为什么人们总是逃不开周期的魔咒?

马克斯在2004年备忘录The Happy Medium里提出了一个经典的问题:“自1957年以来的65年,标普500指数的年均回报率是10%,但这期间,为什么只有6年的年回报率在10%上下,而在其余在90%的时间里,实际回报率与平均回报率相差甚远?为什么市场不是以每年10%回报的形式均匀呈现呢?”

马克斯的解释是——过度和修正。

如果股市是台物理机器,那么是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同的韵脚,但实际上股市的参与主体是人,人本性的贪婪与恐惧决定了这是逃不开的市场周期。

当市场乐观的时候,人们会认为所有资产价格会永远上涨,总有其他人会接力;而当泡沫破灭极度悲观的时候,人们又匆匆忙忙地想要止损离场,躲在角落里落寞地自我疗愈,不再垂怜市场上那遍地的价值。

回首金融市场的历史,总是贪婪与恐惧交替的历史,也总是极度乐观与悲观的周期史,这是经济规律,这是心理规律,这也是社会群体规律。这是市场周期的钟摆,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是“逃不开的周期”。

三、驾驭周期的法门

“周期”是马克斯被奉之为“华尔街秃鹰”的大视野,那么马克斯的钩嘴又是什么呢?逃不开的周期下,马克斯投资的长赢之道在哪里?

日本文化中的“不确定性哲学”是马克斯年少时就研习并内化的核心思想,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是马斯克最推崇的金融学家。或许正是这样的积淀和共鸣,让马克斯在应对周期上,有两个非常重要而笃定的论断:

第一,宏观预测不靠谱;

第二,市场择时不靠谱。

“并非宏观预期不重要,而是重大的宏观转折很难长期保持正确预测,也就很难产生持续价值”,马克斯如是说。无可否定,总有睿智的经济学家可以在某些时点阶段性地成功预测拐点,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宏观经济学家可以永久正确,无论中外。就像在漫长的资管史上,没有人可以每次都躲过危机并抄底成功一样,靠择时获得的盈利也并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那么市场的这种基于人性的周期性究竟如何来把握呢?

“你不能预测,但可以做好准备”。霍华德·马克斯认为,逆向投资、第二层次思维是克服心理周期的法门:

不一样,才能赢。(To think differently and to feel differently.)

没有无知与偏见,哪来的议价能力?(If there is no ignorance there is no prejudice where the bargain comes from?)

怕,你就输了。(Scared money never wins.)

风险属于底部割肉离场的人。(Risk is the likelihood of being forced out at the bottom.)

接飞刀是利润之源,控制风险要小心行事。(It’s our job to catch falling knives. That’s how you get bargains. But you have to do it carefully.)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Aggressive when people are depressive and defensive when people are excited.)

白日梦终醒,你准备好了么?(Pipe dreams turn nightmares, and the vultures are ready for the hunt. ) 

把时间来拉回到当下的市场,战争的乌云、新冠的反复、流动性的收缩、房地产的烦扰…… 每个时代总是有扰动大众心绪和涣散信心的一桩桩、一件件。而每当大众在恐慌情绪下纷纷抛售资产、忍痛离场的时候,一代秃鹰霍华德·马克斯却又默默开始了惯常的、预谋已久的、有备而来的“咄咄逼人”。

“现在是时候抄底了。”

“捡便宜货的时机已成熟。”

卧薪尝胆、修身克已于泡沫飞扬年代的霍华德·马克斯终于又等到了抢购“便宜货”的好时候。

“我认为等待底部是一个可怕的想法,我们没法断言市场何时触底,但当我们认为能够以折扣价格买入资产、以廉价获得价值时,就可以买了,我们目前所见到的资产可能要比内在价值更便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买更多。”

白日梦已醒,马克斯准备好了,你呢?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