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杏林早报 | 早秋时节,这个邪气很伤身,冬天的病根就是这样落下的!

 fentouge 2022-08-13 发布于北京


杏林早报特邀主播〡小晴



01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阴阳应象大论》讲:“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早秋时节湿邪伤脾,不仅会导致肺气亏虚,还会导致机体阳气不足。

秋养收,就是要收敛阳气,秋季阳气敛得不好,冬天藏的阳气不足,人更容易感受外邪,导致咳嗽发生。

老慢支、肺气肿等疾病在冬季加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秋季没有好好收敛住阳气。



02

一碗莲豆粥,防止湿邪伤身

有些人可能就有疑问了,秋季不是燥邪当令嘛,怎么还会有湿呢?虽说秋季是燥邪当令,但这段时间承接着暑天的降雨,秋分前降雨都比较多,湿气重,过度的湿气则为湿邪。

从另外一个方面,秋为阴季,感受的湿邪为阴邪,“重阴必阳”,阴多了,容易在体内郁久化热,热邪伤肺,令肺主肃降功能失职,肺气向上走,就会出现气逆咳嗽,也就解释了《黄帝内经》里“秋伤于湿,上逆而咳”这句话。

防止早秋湿邪伤身,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款粥🥣

🔸「莲豆粥」:取莲子15克、苡米15克、扁豆15克、山药15克、小米15克、桔梗3克,熬粥食用。

方中莲子、苡米、扁豆、山药为「参苓白术散」的“臣药”,又都是药食同源之品,合用具有健脾渗湿、止泻之功效。

我们都知道秋与肺相通,所以秋季应益肺气!桔梗在这里,既能宣肺利气,又可以引导药物作用上达于肺,起到益肺气作用。

小米可以健脾养胃,所以这款粥,整体来看可以健脾气,益肺气。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它能健脾渗湿,防止湿邪侵犯,也就减少了冬季咳嗽发生的几率。



03

早秋防湿邪,还要做好这两点

🔸防外湿:宜早卧早起,傍晚早回家,防止感受外界的湿气;及时增减衣物,早晚温差大需加衣,中午天热适当减衣。

🔸少食肥甘厚腻,少喝啤酒、白酒。“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饮食是感受湿邪最直接的途径,肥甘厚腻之品困脾胃,容易产生内湿之邪,出现脘腹部胀满,甚至郁而化热。

啤酒、白酒既是外湿,进入人体后又会产生内湿。外湿、内湿,都易引发咳嗽,要么感而即发,要么伏而后发,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图片


杏林5周年庆

优秀学员视频展示图片


点一点,看视频)

图片杏林明师学社的学员@李连慧说:

结缘杏林明师学社已有5年,一路走来收获满满。我是一名从事西医四十多年的临床妇产科大夫,曾用西医各种方式解决病患痛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慢性病需要解决时,临床中遭遇了许多的无奈、无效。

有幸遇到杏林明师,开始从中医角度分析疾病,养生调理,为病人、家人和朋友解决病痛收到了可观的疗效。近两年来我用中药治愈了二十多位病人、其中12例术后病人用中药调治后受孕,圆了多年的求子梦。

· 本期内容审核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