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末伏医话三则

 孙郎中 2022-08-15 发布于山西
【一】老话说:“秋后必有一伏”,这里指的一伏就是末伏了。今年的末伏时间是起于8月15日止于8月24日,整整有10天。随着最后一伏的来临,早晚的温度趋于凉爽,但白天大部分时间还是以炎热为主的。俗话说:秋后一伏热死人!末伏,正是“秋老虎”强势之时。不是吓唬大家,如果防不好秋老虎,过不好末伏,秋“收”就养不好!末伏最好的生活方式,莫过于:适时而食,顺时而生,调养生息!末伏十天是由夏入秋,由热渐冷,阴阳变化的交替点,自然界的阳气也从“长”的状态逐渐转向“收”。再加上末伏天气,白天炎热,早晚相对凉快,随着温差的加大,更是许多疾病的多发时候。这时候气温高,湿度大,湿热交蒸,湿热邪气一旦入侵体内,很容易造成饮食不化、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体弱倦怠等症。因此末伏适合清补,以健脾益气为主。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芡实、怀山药、小米、莲子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白扁豆、赤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除湿的功效。再者,末伏可以说是“冬病夏治”的末班车,一定要注意身体养护,为三伏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不觉之间已经来到了三伏中的最后一伏,俗称“末伏”,这也是民间传统说法中的“秋包伏”。“立秋十日难过活”,虽然已经过了立秋,但是最热的三伏天还没有过去,尤其是今年的“秋包伏”最近天气还是比较炎热的,“秋老虎”的威力还是不小的,大家切莫忘记防暑热!唐朝名医孙思邈认为,伏天“阴气内伏,暑毒外蒸,纵意当风,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因而,末伏虽热,取凉要有节制。忌猛吹空调,猛吃寒凉冷饮!同时,末伏到了以后夜晚气温开始下降,有些人晚上睡觉依旧保持夏天入睡不盖被子的习惯,这样很容易着凉,尤其年轻人在室内经常开空调,有的人会对着空调直吹,因为长期吹空调会使颈椎及腰椎等部位周围软组织产生病变,造成颈腰部持酸痛等后果。所以晚上睡觉一定要保暖,颈、腰椎、肚子要防凉!同时可以多服用热茶水,其目的主要是为发汗,发汗有解表功能,起到透里疏通、清热的作用。再者,适量的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进脾气运化,改善胃口。此时节如果进行户外运动,强度以出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
【三】末伏来临以后已经到了秋季,这个时候正是各种瓜果梨枣成熟上市的时候,价钱便宜且味道还非常不错,喜欢吃果蔬的人可以大快朵颐。很多减肥瘦身人士喜欢用果蔬代替主食,这是极其不可取的,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而且营养摄入也不够全面,所以果蔬可以经常食用,但是绝不能取代主食在正餐中的地位。末伏时节,正值玉米上市,有黏玉米,甜玉米,老玉米,可以吃个够。要知道,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其镁、钙和胡萝卜素的含量比一般谷物多,还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成分,有调中健脾、利尿消肿的作用,建议平日里胃口不好、食欲欠佳者,不妨多吃点玉米,同时玉米须甭浪费,可以泡水当茶频服。“孙郎中”在此提示:末伏来临正是品尝玉米的时候,煮新鲜玉米时记得留点玉米皮和玉米须,煮时加少许盐,这样煮出来的玉米会更有玉米的香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