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札记|东坡警世名句(七)

 无知一熊 2022-08-15 发布于广东

31)君子之泽,岂独五世而已,盖得其人,则可至于百世

出自《六一泉铭并叙》,君子(指欧阳修)的恩泽岂止荫被“五世”,如果得到合适传人,可至“百世”。

苏轼以此形容欧阳修的遗风余烈永存人间。欧阳修的文奇丽秀绝,颇得自然之道。欧阳修的人淡泊豁达,可谓“天人”也。欧阳修做到了自己所言的“三立不朽”和“死而不朽”。

“君子之泽,岂独五世而已”是《孟子·离娄下》“君子之泽,五十而斩”的反用。“五世而斩”是一个咒语,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贫富转换和朝代更替规律,孟子则是这一规律的发现者和预言者。中国有句俗语“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五代”,这是中国历史的总结。更替原因大抵可用“骄、奢、淫、逸”四字概括。

32)目有昧则视白为黑,心有蔽则以薄为厚

出自明君可与为忠言赋眼力不明,看东西容易黑白颠倒;心受蒙蔽,判断事物常混淆了厚薄。主观上的不明将招致客观判断的失误。

目有昧则视白为黑,心有蔽则以薄为厚。遂使谀臣乘隙以汇进,智士知微而出走。”意思国君倘若不辨是非黑白,不识忠奸善恶,就会使奸邪小人乘机涌进朝廷,而仁智之士察知后就会退出朝阁。《诗·大雅·抑》曰:“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

33)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出自《御试重巽申命论》,用详细的法令昭告天下百姓,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哪些事是不能去干的。这句话道出两个关于法律的道理:

一是法于民主要起到“禁止”作用,让人知道哪些不可为,因此,法要详细规定禁止事项;相应的,法没有禁止的民便可为,法未必需要详细写明民可为的事项,实际上也做不到。

二是要将法昭告天下,即要开展普法教育。要天下执行的法必须要让天下了然于心,否则,藏着掖着便无意义。只有让百姓知法,才有百姓依法行事,法律才不会半途而废,事情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百姓才能安定,天下才能太平,“ 法相因则事易成, 事有渐则民不惊(《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二首》)。”

苏轼重视法律的作用,早年曾提出“厉法禁”主张,有不少文章讨论立法、执法、法对人和事的作用、法与人情的关系及任人与任法的关系等,如“圣人立法,必虑后世(《上神宗皇帝书》)”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刑赏忠厚之至论》”“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论河北京东盗贼状》) 法简而人(指人情重,其弊也请谒公行,而威势下移《私策问》”“(指人情法,则法为虚器,法胜人,则人为备位,人与法并行而不相胜,则天下安(《应制举上两制书》任人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私策问》”等

34)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

自《教战守策》,懂得养身的人,既能够清闲安逸,也能够参加劳作。养生在于劳逸结合

王公贵人生活安逸仍苦于平常多疾,而农夫小民终岁勤苦却未尝告病,为什么呢?关键就在于“劳逸结合”:“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养身忌讳两个极端:一是骄奢淫逸,二是劳累过度。

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还讨论了“元气”对养身的重要性。“人之寿夭在元气”“世有尪羸而寿考,亦有盛壮而暴亡。若元气犹存,则尪羸而无害;及其已耗,则盛壮而愈危”,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以护元气。

苏轼在《教战守策》中用“养身”,强调的是强身健体,养身健体;在《上神宗皇帝书》中用“养生”,强调的是固本培元,养生治性(苏轼《张氏园亭记》)。“养生”应是“”养身和“养生”兼顾,既要有好的身体,也要有好的元气(元神)。

35)丰凶相济,农末皆利

出自《乞免五谷力胜税钱札子》,丰年和荒年互相调济补充,让农业和其它行业(年年)都有利可图。丰:丰年;凶:荒年;农:农业;末:指农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古时中国以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

只有在丰年时注意储备,在荒年时各行各业才能正常运转。居安思危。

36)躁则妄,惰则废

出自《风鸣驿记》,急躁使人妄为,懒惰使人颓废

苏轼此名句当可作有志者的座右铭。有志者应戒骄戒躁,奋发向上,而且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否则,有志也不得;苏轼甚至认为“既妄且废”是天下不治的主要原因之一。

类似警示名句有: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毛泽东“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古训“一生之计在于勤”。

37)察消长之往来,辨利害于疑似

出自谢宣谕札子明察事物生长消失的来龙去脉,分辨利害于似是似非之间。

调查研究是基本功,是做好事情的钥匙。只有通过调查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毛泽东《实践论》)”,才能掌握事情的表象和本质,才能“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苏轼《策略四》)”,作出正确决策,“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晁错论》)”。所以,毛泽东讲:“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韩非子曰:“不明察,不能烛私”。

38)名重则于实难副,论高则与世常疏

出自《谢馆职启》,名重朝廷,担心名不副实;超凡脱俗的论点,常为世人所不容

这是苏轼提醒自己的警语。苏轼及其弟弟苏辙深受宋仁宗赏识,有“两宰相”一说,因此而名重朝廷,其文也因此为天下争诵。苏轼唯恐名不副实,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骄傲自满,只因“进有后先,名有隐显;命有穷达,时有重轻(《谢馆职启》)”,自己幸运先得功名而已,“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苏轼《策别安万民》)”“欲办大事,务兼尺寸之长;将求多闻,故引涓埃之助(《谢馆职启》)”。

苏轼好策论,其观点受儒释道影响,并非当时主流儒家观点,以致成为政敌攻击的对象,使其在神宗、哲宗两朝的朝廷两府无立足之地。除政治上的自我主张“不合时宜”外,其家学特征和向往山水的性格是其屡遭贬谪的另两个原因。

既要循名求实,名不虚传;又要实至名归,名泽天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