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一除,大病皆无!最强祛湿方!

 培训班背包 2022-08-15 发布于陕西

图片

艾 友:老师,我湿气很重,舌苔湿滑且头晕,洗了头一天就油的不成样等,脾胃很虚弱,不知道饥饿感且皮肤微黄的很厉害,月经量很少且有块颜色暗,具体该怎么调理?

首先这个艾友对自己的评判很准,那么我们今天就聊一聊湿气以及除湿的根本大法。

图片

湿属阴邪,性质重浊、黏腻,能阻滞阳气的运行,影响脾的运化;如果湿在体内堆积久了,会变成粘浊物质,形成痰湿,它们堆积在五脏六腑或关节处,阻塞经络。

如果只是初期湿重,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利尿的食物:冬瓜皮、薏米仁解决问题,到了痰湿这个阶段就很难了!

图片

“湿为重浊之邪,黏滞难化。若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汗出沾衣等均可使湿邪侵袭人体。”——《中医内科学》

有些人生活习惯不对,湿气也会对你不离不弃

1: 下雨不打伞

很多人觉得淋点小雨算什么?甚至觉得“雨中漫步”很浪漫,真是不对的。

中医自古对水很有讲究, 雨水带着寒气从天上而降,淋在我们身上,头上,寒气会让皮肤毛孔快速收缩,顺势就会把寒湿闭合在毛孔身体里,同时也容易伤及阳气,使人头痛(头是诸阳之会)啊。

这也是为什么老人家见着晚辈淋雨,就会说'赶紧擦干,换干的衣服,小心着凉”,就是生怕湿寒外邪伤害到人。

图片

2:总吃多还吃腻

湿气重的根源有二个,上面说的是外湿,下面要说的是内湿,就是脾运不健(脾罢工造反了)。

嗜食膏粱厚味,或过食生冷瓜果,甜腻食物,或外湿入里,均可使脾气不运,湿浊内生。常导致胸闷脘痞,纳呆泛呕,尿少便溏,面浮肢肿等。——《中医内科学》       

吃得太多,太好(海鲜 肉类 生冷瓜果甜食 )不仅伤钱包?最伤的就是脾胃。

我们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都是要靠脾&胃二个部门运化,消化;中医认为脾主水湿代谢,就是指身体里的水液(食物营养物质中的液态状物质)都要靠脾来运化——输送给各个脏腑,该生成尿的就让膀胱去负责尿出去,该生成汗的就给到肺、皮肤排出去……

脾的运化健全,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滞留成痰湿等治病因素。

可如果吃的太多太腻,长期以往超负荷运化,小脾自然撑不住了,开始罢工造反,渐渐脾虚生湿……

脾湿运化不健,脾该升清升不了,胃气该降的不降,这就是湿重的人常感觉脘腹胀满,胃口不好的原因;当然也有人脾湿久郁热伤及胃阴,会成天想往嘴里塞东西……所以胖人都痰湿。

图片

3:能坐不站能躺不坐的懒癌们

在这里强调一点:我从不反对适当的锻炼,我反对的是过量不适当的锻炼。脾主肌肉,一个人的脾胃不好,肌肉四肢肯定是无力的。

每天适量运动微微出点汗可以很好的健脾,补益脾气,同时排汗也是在帮助排除身体里的湿气。

图片

如果上面三个习惯你都中了,基本确凿你已种了湿邪的毒。

图片

最强除湿方:

健脾燥湿+温补肾阳!

全身能量灸,调理全身经络

清代吴达《医学求是》所说:“脾燥则升。”若脾气虚衰,运化水液的功能障碍,痰饮水湿内生,即所谓“脾生湿”;水湿产生之后,又反过来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医脾阳不振,称为“湿困脾”。

外在湿邪侵入人体,困遏脾气,致脾气不得上升,也称为“湿困脾”。由于内湿、外湿皆易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影响正常功能的发挥,故脾欲求干燥清爽,即所谓“脾喜燥而恶湿”。

临床上,对脾生湿,湿困脾的病证,一般是健脾与利湿同治,所谓“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

脾就好比一个煮饭的灶头,如果下面柴火旺盛,那么这个灶头是暖的,水分会因为有加热而化为水蒸气。试想如果这个灶头下面没有火,那么水就会冷冰冰地聚结在那里。脾要暖,而能暖脾的正是我们的肾阳!

热水袋,是暖不了脾的,拔火罐也是补不了脾!

“天上太阳,地上艾草”,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灸火接连焚烧,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又因和脏腑相互联络,能使阳气灵通。肾阳充足,气血畅通,除湿事半功倍。

补脾胃莫过于温法,温补者,莫过于灸法。艾灸不仅可以祛湿还可以调理脾胃,脾胃运化正常,自然不会内生湿气。

祛湿根本大法还是艾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