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视神秘第五味-鲜味,鲜味的秘密,鲜味和香味是一回事吗?

 思明居士 2022-08-16 发布于河北
文章图片1

鱼汤。鲜字起源于鱼,其后才有羊之鲜,鱼羊并用,形成了如今的鲜字。

探索熟食奥秘的旅程,是一场探险,调味学是一个绕不开的领域。

在过去40年的人生路程中,李维涉猎领域极广,不但在30多个行业工作、创业,还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同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阅读狂,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著作、文献;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李维拥有超凡脱俗的深度思考能力,能从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中,洞悉事物的本质;早在2019年就自创了涵盖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五元宇宙”理论,自成一家;虽然世人极少了解这门学问,但是这个理论的创立,为李维的探险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五元宇宙理论,恰如少林易筋经、逍遥派的小无相神功、张无忌的九阳神功,修炼到九层境界,可以轻松驾驭各门各派的武学技法。实战,似少林外家拳,外练筋骨皮;阅读,似修习少林易筋经,提升内力;五元理论的创立,标志着李维的理论水平,足以开门立派,成为一代宗师。

酸甜苦辣咸,这是李维自幼很熟悉的“五味”。老人们常说:“一人巧做千人饭,五味调和百味香。”然而,2000年,“科学家”首次发现了存在于味蕾上的鲜味受器细胞,鲜被正式确定为第五味。而辣,则被排除在五味之外,被界定为“痛觉”。

“你为什么要给科学家打个引号呢?”李小维问道。“在没有确定这个发现拥有足够的科学证据之前,怎么能够轻易相信这个结论呢?质疑,是科学精神的本质。”李维回答道。

“历史上,不乏很多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目的是为了推广一类产品。”李维接着解释道。有一个“纪录片”叫做《鲜味的秘密》,一共8集,前面几集看上去很像是科普美食纪录片。到了后面,画风一转,成了宣传某品牌味精、鸡精的商业片。单凭这一点,就足矣引起李维的警觉。

李维的科学素养,并非与生俱来,更多的是35岁之后的主动选择。在看透生活的苦难本质之后,依然选择热爱生活,这是李维的选择。同样的,虽然谎言充斥李维生活的世界,在探索未知领域之时,李维仍然愿意先相信前人的探索成果。然后再寻找能够证实或者推翻前人结论的证据。

时隔10年,2022年8月10日,李维又一次把头发几乎理光。与李维一同理光头发的,还有年仅10岁的李志远同学。这是一次挑战。社会舆论的无形压力,让人谨小慎微,即使理自己的头发这么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要犹豫再三,唯恐受到来自周边人恶意的讥讽。对于李维来讲,这种小把戏,根本不入眼,更不会入心。然而,这对于李志远同学来讲,绝对是少年时代面临的一次重大挑战。若能战胜外界的压力,则会获得更大的勇气;否则,日后极大概率将会沦为平庸之辈。

从记事起,志远从未理过如此短的发型,刚开始时,很不好意思,生恐他人取笑。志远的反应,李维看在眼里,温暖地陪伴左右,慢慢开导,也不过于强迫他出门。志远从小是个美男子,5岁之前常被人误认为是女生。留短发后,清秀的眉目间,透露出一股浩然正气,令李维为之折服。

三日之后,有一次去临近的县城吃饭,吃完之后志远才回味过来。“老爸,吃饭的时候,我都忘了自己发型的事了。”志远说道。“哦?看来你自己已经习以为常了,下一步就是运用时间的魔力,让其他人也习以为常。”李维回应道。就这样,李维陪伴李志远安然度过了这个重大的挑战。

“老爸,有十几个人嘲笑我的发型,我很想揍他们。但是,我忍了,直接无视他们。”2022年8月15日下午,志远从外面回来说道。“嗯,这种情况,无视他们是最好的处理方式。要学会战略上藐视他们,在精神上战胜他们,不为他们的挑衅而动怒。”李维停下手上的事情,注视着志远,附和并引导他。

放在2022年8月份这个特殊的时间段,李维不由得想起了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军演,背后体现出的国家领导层的战略定力,形成了一种呼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纷争。面对纷争,从小培养卓越的战略定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极其有利的。

近年来,李维越发觉得,自己过去遭遇过的磨砺、读过的书、不断地战胜自我之后形成的层层蜕变和智慧,如今在一点一滴的影响着李志远的成长历程。每每想到这一点,李维都有一种厚重的传承之感,时间,奋斗,超越,以一种不曾预期的方式,实现了代际传承。

2022年8月14日深夜,李维本已很疲惫,两个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强撑着精神,翻阅电子书,忽然发现了《食品生物化学》中有一大段特别精彩。这是第二节,讲“味觉及味觉物质”,整个章节逻辑清晰,观点鲜明,以前从未读到如此系统性的讲述“味觉及味觉物质”的文献。里面有一段讲到“鲜味”,原文如下:


鲜味

  • 鲜味是食物的一种复杂美味感,呈味成分有核苷酸、氨基酸、酰胺、三甲基胺、有机酸等物质。各类食物中的主要鲜味物质如表9-3所示。
文章图片2

表9-3 食物的主要鲜味成分

  • 主要的鲜味成分是谷氨酸钠、5'-肌苷酸及5'-鸟苷酸。

(1)鲜味氨基酸 

  • 在天然的氨基酸中,L-谷氨酸和L-天冬氨酸的钠盐及其酰胺都具有鲜味。谷氨酸一钠俗称味精,有强烈肉鲜味。L-谷氨酸存在于植物蛋白质中,尤其是麦谷的谷蛋白、谷麦蛋白中含量最高。所以面筋在过去一直是制取谷氨酸的主要原料,现在基本用发酵法制造。味精与食盐共存时,鲜味显著增强,因此食盐是味精的助味剂。

  • 味精的鲜味还与其在溶液中的离解度有关,当pH为谷氨酸等电点3.2时,呈味最低。在pH6以上分子全部离解鲜味最强。当pH7以上时,形成二钠盐,鲜味减弱。味精的水溶液经120℃以上的长时间加热,发生分子内失水生成羧基吡啶酮(又称焦性谷氨酸),不仅鲜味消失,而且此物质对人体有害,因此,应在烹调之后再放味精。

  • L-天冬氨酸的钠盐及其酰胺也具有鲜味。天冬氨酸是竹笋等植物性鲜味食物的主要鲜味物质。L-谷氨酸的二肽,如谷氨酰天冬氨酸二肽、谷氨酰谷氨酸二肽和谷氨酰丝氨酸二肽等都有类似谷氨酸的鲜味。

(2)鲜味核苷酸 

  • 具有鲜味的核苷酸有5'-次黄嘌呤核苷酸(5'-IMP),5'-鸟嘌呤核苷酸(5'-GMP)和5'-黄嘌呤核苷酸(5'-XMP)。在供食用的动物肉中,鲜味核苷酸主要是由肌肉中的ATP降解产生的,植物体内含量较少,所以肉类味道鲜美。次黄嘌呤核苷酸是核酸中鲜味较强的物质,与酸共热煮沸时,水解生成磷酸和黄嘌呤核苷酸,就不呈鲜味;与食盐、味精共存时鲜味增强。

  • 次黄嘌呤核苷酸钠的鲜味是味精的40倍,鸟嘌呤核苷酸钠的鲜味是味精的160倍。核苷酸单独存在时鲜味并不太强,当在味精掺入少量核苷酸(如10%)时,鲜味倍增,效能胜过单独使用任何一种。因此,核苷酸还是一种很好的助鲜剂,与味精以不同比例混合制成具有特殊风味的强力味精、特鲜味精。

从书中可以看出一点,虽然2010年,国际上很多国家基本承认了“鲜味”是一种味觉,有着生理学上的科学依据。但是,本书却显出了难得的审慎态度,没有盲目地把“鲜味”和“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并列。而是在后面单独阐述,这种严谨的态度,令李维深感折服。于此同时,李维从中加深了对于“鲜味”的理解。

鲜味探索之旅,还在继续,纪录片《鲜味的秘密》如今有了文字版的电子书。这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于鲜味的理解。鲜味到底能不能被视为基本味的第五味?鲜味和香味之间有什么关联?腥味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在等待着李维去一个又一个的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