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 | 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曾是苏东坡的醒酒药

 饮膳道人 2022-08-16 发布于江西

我国是世界的花果之乡,水果种类繁多,长年不断。但要说起“奇”来,恐怕要数枳椇。

自然 | 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曾是苏东坡的醒酒药自然 | 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曾是苏东坡的醒酒药

先来了解一下枳椇“奇”在哪——

● 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大约有500万—1000万年的生存历史。

● 其可食部位是果柄,看起来其貌不扬,但含糖量却高达47%,被称为“糖果树”“甜半夜”。

● 枳椇树另一奇特之处就是果梗可酿美酒,而种子解酒功效强。枳椇果被国家卫健委列为药食同源的果品。

自然 | 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曾是苏东坡的醒酒药

枳椇,鼠李科枳椇属,为高大乔木,别称有“拐枣”“金钩子”“鸡距子”“枸”“万字果”等,枳椇高达10米多,嫩枝、幼叶背面、叶柄和花序轴初有短柔毛,后脱落。叶片椭圆状卵形、宽卵形或心状卵形,长8—16厘米,宽6—11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常不对称,边缘有细锯齿,表面无毛,背面沿叶脉或脉间有柔毛。每年6月开花,8—10月结果。

枳椇在我国的栽培和利用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诗经·小雅》有:“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据《词源》解释:“枸即枳椇,南山谓之秦岭。”三国时吴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载:“枸树山木,其状如栌,高大如白杨,枝柯不直,子着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啖之甘美如饴,八九月熟。今官园种之,谓之木蜜。古语云枳椇来巢,言其味甘,故飞鸟慕而巢之。”《救荒本草》载:“叶面多纹脉边有细锯齿,开淡黄花结实状,似生姜有叉而细短,深茶褐色,故名拐枣,味甜,救饥摘取拐枣成熟者食之。”《本草拾遗》载:“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去膈上热,功用如蜜。”可见,在古代人们常以枳椇果腹充饥,又用枳椇治疗疾病。

自然 | 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曾是苏东坡的醒酒药

肥大的果柄虽其貌不扬,却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徐永福摄

枳椇果梗除常用作鲜食水果和煲汤滋补外,还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常用于熬制糖和饴膏、酿酒和果醋、制香槟和汽酒汽水,加工成果汁饮料、果脯、果酱、罐头、干粉、方便饮料枳椇晶、果露等。

由于枳椇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近年来,陕西安康、贵州桐梓、山西临潼、湖北黄石、江西宜春、广东五桂山和三乡等很多地方,都在野生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人工种植,发展枳椇产业。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更是以枳椇产业作为长效增收产业,种植枳椇面积达40万亩,旬阳枳椇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批销往韩国、日本和印度等国。

自然 | 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曾是苏东坡的醒酒药

枳椇结果 徐永福摄

枳椇种子有一个奇特的功效,就是解酒。民间流传着“千杯不醉枳椇子,半杯醉倒闹羊花”的民谣。意思是说葛花、枳椇子能够解酒,而黄杜鹃再加一杯酒就醉。在古代,民间和官宦都收存一些枳椇果实,作年节宴后解酒之用。

最早记录枳椇有解酒作用的是唐代的《食疗本草》:“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古代人们最先发现的是枳椇木材有解酒的作用,后来发现枳椇的种子更有解酒奇效。《苏东坡集》中记载了一则故事:苏东坡的同乡揭颖臣得了一种饮食倍增、小便频繁的病,许多医生都说是“消渴”(糖尿病),多年不能治愈,自认为没有希望了。苏东坡介绍一个名叫张肱的医生替他治疗,张肱认为揭颖臣患的不是消渴,而是慢性酒精中毒。酒性本热,因此欢喜饮水,饮水多,症状似消渴而不是消渴。于是用醒酒药治疗,多年不愈的疾病竟就此痊愈了。从此,张肱的醒酒药,也就成了苏东坡的醒酒药。

现代医药研究也证实,枳椇子提取物二氢杨梅素可阻断酒精到达大脑受体,还会中和体内残留物从而降低宿醉的不适感。枳椇子还含铁、磷、钙、铜、锰、锌等矿物质元素,以及一些黄酮类、枳椇皂苷和生物碱等。当今,用枳椇种子为配方成分制成饮料、压片糖果等护肝解酒的食品,深受人们青睐。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胡彩颜

摄影:徐永福

编辑:毛梦囡

审核:王飞

终审:陈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