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 诗经 击鼓

 野藤斋主人 2022-08-16 发布于上海

[注]

其镗 “镗镗”,击鼓声。“其”是词头。镗,《广韵》吐郎切。踊跃 跳跃。《诗集传》:“坐作(蹲下站起)击刺之状也。” 兵器。土国 谓在国都里服役土功。土功,主要指筑城,也指修筑作战工事。城漕 谓在漕邑修筑城墙。城,筑城也。漕,卫邑名。

[章旨]

一个被征入伍的卫国人叙述战前军事操练的场面,并感叹自己要从军南行了。许多人只是干修城墙的活儿,没有死亡之忧,而他却被派去打仗,他觉得不公平。

[注]

孙子仲 当时卫国的军帅。孙,氏;子仲,字。平陈与宋 《诗集传》:“平,和也,合二国之好也。旧说以此为春秋隐公四年州吁自立之时,宋卫陈蔡伐郑之事,恐或然也。” 郑笺谓“以犹与也”。“不我以归”即“不与我归”“不同我归”,谓“让别人回去,而不让我同别人一起回去”。译文为求简洁,译作“不让我也回去”。有忡 犹言“忡忡”,忧愁貌。“有”是词头,已见于前《桃夭》篇。

[章旨]

军士自述先跟着军帅去“平陈与宋”,完事后有人回家了,自己却还要去参加伐郑的战斗,因此忧心忡忡。

[注]

 连词,相当于“于是”。 休息。 丢失。于以 往哪里。于,往也,在也;以,何也。已见前《采蘩》篇。

[章旨]

军士自述失伍情况。《诗集传》:“于是居,于是处,于是丧其马,而求之于林下,见其失伍离次(行列),无斗志也。”

这一章,郑玄、孔颖达都没有解释清楚,朱熹说明白了。


[注]

死生 谓不论死还是生。契阔 相聚与离散,偏指离散。契,《广韵》苦结切。 指军士之妻。郑笺谓指军士同伍之人。成说 《诗集传》“谓成其约誓之言”。即“结下盟誓”。偕老 共同生活到老。偕,共同,一起,《广韵》古谐切。

[章旨]

军士回想当初与妻子结下的盟誓。《诗集传》:“从役者念其室家,因言始为室家之时(谓刚结婚之时),期以死生契阔不相忘弃,又相与执手而期以偕老也。”

[注]

于嗟 叹词。已见于前《麟之趾》。《麟之趾》里的“于嗟”是叹美之词,这里是叹息之词。 谓与妻子相隔太远。 朱熹释“生”。 ”,远也。陆德明释文:“韩诗作亦远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洵,(假)借为,《广韵》休正切。 “伸”,兑现。《集韵》升人切。

[章旨]

此章感叹离家远,自己又难活下来,不能兑现(“伸”)过去跟妻子结下的死生契阔不忘不弃的盟誓了。《诗集传》云:“言昔者契阔之约如此,而今不得活;偕老之信如此,而今不得伸。意必死亡,不复得与其室家遂前约之信也。”

[提示]

这首是失伍军人的诗。

《诗序》以为此诗是写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与陈、宋等国伐郑的战争。有人说此诗是写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宋伐陈时卫穆公出兵救陈的战争。

首章写操练,并发“我独南行”的牢骚。二章述“不我以归”的忧心。三章写失伍离次之后的狼狈情况。四章写思念妻子,回忆当初结婚时结下的盟誓。末章叹息自己回不了家,在外头快要死了,盟誓不能兑现了。

郑玄、孔颖达都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里的“子”视为同伍之人。汉末王肃则认为是军士之妻。朱熹亦持王说。

细玩全篇,王说是。

[叶音]

 晡明切,叶晡芒反。 户庚切,叶户郎反。 莫下切,叶满补反。 胡雅切,叶后五反。 卢皓切,叶鲁吼反。

[普通话]

jī yuè guó dú bù xià qiè kuò shuō zhí jiē 

jiē xī huó xú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