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迄今听过的关于「大学理念」最为系统透彻精辟的阐释 (建议收藏)

 潘海露 2022-08-17 发布于江苏
文章图片1

理念产生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塑造品格,而品格则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对于一所大学来说,理念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理念的大学不成其为大学。什么是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就是大学的精神,是引导学生的灵魂,是团结大家的价值尺度。作为一种价值尺度,它反过来还要评价大学这种制度。

PART01

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学理念曾多次被讨论、被诠释,总的来说,大约经历过四次大的调整与补充。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源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理念也渐趋形成。英文“university”一词,原意即指“一个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的地方”。早期的大学提供博雅教育,以培育“绅士”———通达而有修养与见识之文化人———为己任,注重人格和道德培养。深谙古典大学理念的牛津学者纽曼说,“一所大学就是一个群英会集的殿堂,天下各处各地的学子到这里来,以寻求天下各种各样的知识”。对于知识,大学目的在于传播和推广,而不在发展和增扩。一言以蔽之,这种大学理念强调大学是“教学”的场所、是培育“人才”的机构。它代表着古典大学理念的滥觞。

到了19世纪,德意志帝国的教育大臣洪堡在创办柏林大学时提出了“育人”与“科研”并重的理念,主张大学不但要成为人才培养的中心,还要成为科学研究的殿堂。换句话说,大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同样重要的功能是“创造”知识。这一理念宣告了中世纪大学的终结,对后世影响至深。由于当时德国大学崇尚的是纯理论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哲学思维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其所注重的科学研究仅仅是“贵族之间的一种精神活动”。就大学的总体情况而言,它仍然是一个相对远离社会的“独立的有机体”,是故一度被法国批评家称为“象牙塔”。

19 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市场经济、工业社会、国家体系的复杂化,美国出现了大学理念更新的第三次浪潮。对其有多种表达方式:大学是一种国家工业或知识工业,大学是一种公共服务机构,大学是社区发展的服务站,大学是社区发展的动力站……它强调大学不单是一个教育机构、一个研究机构,还应该是一个服务的机构。言下之意,大学要对社会开放,并对社会产生作用,大学的最终目的还要为社会服务。“两弹”的发明和“硅谷”的崛起,奠定了这一理念在当时的主导地位,其时的大学由象牙塔行进到了社会的中心位置。

20 世纪70年代后,人类文明发展对大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全球化浪潮结伴而行的,是文明之间的冲突也加剧了,于是大学有了一项新的使命:促进文明交流与文化融合,以缓解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营造世界的和平与和谐。所以,大学应成为文化交流的中心,倡导求同存异,既弘扬普世价值,又尊重文化多元,并以此引领人类文明前行。

以上所述,就是近代大学理念的四次重构。我倒认为,今天的大学应该是“四念”并重、四位一体的。

文章图片2

PART02

每一所大学都想建成一流的大学,那么什么是一流大学? 标准是什么?

尽管世界各国乃至某一国内的各评鉴机构所使用的标准各有侧重,但我认为,一所大学想成为“一流”,都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它们是:

一流的师资。所谓“一流的师资”,就是称得上大师级的师资,其标准有三:首先,他们应是学科创始人;其次,具有跨学科的影响力;最后,能够培养和带好一支薪火相传的团队。一个研究学问的人,能在三级学科中产生影响,他算是一个学者;能在二级学科中做出贡献,他是一个学科的带头人;如果能在一级学科领域里创出天地,他就是杰出的学科领袖;在此基础上产生跨学科影响的,便是“大师”。大师预示着一所大学的水平和声望,也是大学的吸引力所在。一流的师资不仅能够创造出卓越的成果,而且还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一流的生源。一流大学的生源必是最好的,哈佛、耶鲁向全世界开放,“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在我国内陆,每年春夏之交,高考前后,都要上演一场又一场顶尖大学争夺优秀生源的好戏。近年来香港的大学不惜重金延揽内陆高考状元。种种现象表明,学生的素质,也就是生源的优劣,既是大学在青年学子心目中魅力大小的体现,也是进一步提升自身品质的条件。

一流的成果。大学有条件思考根本性、基础性的命题,有条件进行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所以能产生具有奠基性、前沿性、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大学应该是社会的思想库,要出具原创的理论和思想,当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时候,它的“库存”应该是满的。大学在开展研究时敢于怀疑,因有怀疑才有活力,有活力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进步。

一流的本科教学。本科教学永远是大学的中心任务之一。耶鲁大学校长雷文在1993 年发表就职演说时说,“我们特别感到骄傲的是,在一些具有同等能力的院校中,我们最致力于本科教学。在我就职之时展望未来,我们再一次确认这一使命,再一次确认支持我们不懈追求这一使命的价值观”。学生交费上学,如果享受不到该校最高质量的教育,便构成“消费上的欺诈”。本科生入校的第一堂课,是要由最好的教授来讲授的。

一流的硬件设施。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以后,高校对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情势下,大学要想延揽大师,还得建大楼。这里的“大楼”,除了统指硬件设施之外,也包括宽松的学术环境和优越的教师待遇,这既是教学和研究的需要,也是维护学者价值与尊严的条件。大学要做的是:“延聘一流人才,并使他们快乐!”

一流的氛围。自然科学是一种逻辑结果,而人文科学,却是一种理性感受的结果,注重的是一种氛围的营造,以期求得人格之独立和精神之自由。大学是一个生态系统,环境会造就人。如果把大学比作一个发酵池,文化就是酵母,学生受到酵母的熏陶,往往带有学校的风格。在校园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条道路的名称,教员的举手投足,都在形成着整体的氛围。在学校里,我不提倡打麻将,而宁愿学生打桥牌,麻将代表着一种“我不好过也不让你好过”的心态,桥牌则崇尚合作,追求卓越。我们的学生应该在这样的一种气氛中成长。

此外,还要有一流的形象和声誉。这个指标是综合性的,而且应该由社会来做评价。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由国际上的大学及专业机构来评价;在国内有影响的,由国内其他的大学及专业机构来评价。以上七个方面,是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也是一流大学之生命力所在,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难成气候。

PART03

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它最初只有一个专业———法学,后来才陆续设立神学、医学等学科。法学代表着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成就,医学则代表了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博洛尼亚大学法学教育的最大贡献,是促进了罗马法的复兴,它进一步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法律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法学教育在整个教育改革中的特殊性,这要从现代法学面临的空前挑战说起:

首先是信息全球化的背景。目前全世界有14亿台电脑,这些电脑储存的信息96%是用英文表达的,所以说,将来的法科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通过语言能力接近这些信息,是要被淘汰的。外语能力不能仅仅被视为一种手段,它是一种眼界,会一门外语便等于打开了一种眼界。

其次是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国“入世”的过程,也就是中国的观念、思想和制度第二次解放的过程,历来法商不分家,所以法科学生还要学会适应新的经济规则和管理规则。

最后是法律一体化的冲击。各种管理规则的一体化和学科间的交融,要求我们具有共同的法律文化,而这些,恰恰是建立在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基础之上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是法科学生最不可缺少的,这两种品质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以上三方面的冲击加剧了文化力的竞争,也为我们提出了三个问题:

法学教育是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 按照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划分,适龄青年的高等学校毛入学率低于15%,属于精英型高等教育;达到15% ~50%,为大众化阶段;超过50%,为普及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张、大众化阶段的到来,法学教育“注重人格、道德、伦理培养”的精英教育诉求如何得以满足? 法学教育应该大众化吗?

法学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 通识教育源自古罗马时期的自由教育,它与职业教育相对。就内容而言,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教育”。在美国,法学是本科毕业以后才有资格修读的。凡是进入哈佛、芝加哥等一流大学法学院的学生,本科课程成绩必须都是“A”。所以它的法学教育是一种经历了通识教育和残酷学习竞争后的精英式职业教育。而在我国,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法学教育,法学本科一毕业就有资格当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精英主义与通识教育的矛盾和冲突就凸显出来。当前中国法学教育有两个缺陷:一是学生缺乏职业伦理训练,二是缺乏法律技巧训练,特别是后者,真正的法律技巧是在面对面的实践中获得的,而中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尚不具备这种条件。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将两种教育结合起来,但这在本科四年的时间内又是完不成的。

法律应是逻辑推理的结果还是经验积累的结果? 在西方,特别是在英美法系国家,秉承法律的经验理性,只有职业伦理最优秀的律师才能当上初等法官,初等法官经年累月有了丰富经验之后,其中的佼佼者才能成为中等法官;然后再经过一些积累,才可能成为高等法官和大法官。如此一来,一位大法官就成了一座资源丰富的法学宝库,常常被奉若神明。而在我国的背景中,逻辑与经验如何结合?

PART04

我一直认为,大学应该以教师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本位”是指,一所大学的中心工作是通过教师和围绕教师这个关键点来展开的。大学要因应教师个体差异的需求,提供质量相同但内容有别的服务,在这个意义上,校长也是为教师服务的。香港科技大学名誉校长吴家玮先生说得好:“我们管理的目标就是利用有限的资源为教师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以学生为主体”至少有以下几层含义:首先从教育学意义上来理解,在教育关系上要改变学生的客体地位,恢复其主体地位。教育关系中是应该讲“两个主体”的,受教育者是主体,教育者也是主体。为什么要讲“学生是主体”呢? 在我国一贯的教育体制中,特别是在教和学的关系上,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地位,大学培养学生的过程就像一个流水线作业过程,学生处身其中是没有选择的。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过去我们是把学生当作“矿物”来对待的。现在应该把这个关系改变过来,把学生当作“生物”来对待。当把学生当作生物看待时,大学四年的育人过程就是生物的生长过程。如此一来,大学也就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成了一个生意盎然的百花园。在这样一个生态系统里面,有人愿意长成动物,有人愿意长成植物。动物里面有人喜欢老虎的勇猛,有人喜欢猴子的智慧,有人喜欢兔子的可爱;植物里面有人愿意长成大树,为的是有“参天之高”,有人则说我不愿招来那么多的风雨,只愿意做一棵清清静静的小草。尽可如此! 当把“矿物”转为“生物”之后,在这样一个生态系统当中,每个人的成长就是根据兴趣去自主选择,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恢复了。哈佛大学有一条规则:以学生的需要作为开课的依据。有五名以上的学生联名向学校提出来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学校通常就要满足他们的要求。这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是要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不要你学什么你就不能学什么。

在法律关系上,学生是无可置疑的主体。从宪法关系上看,学生是宪法权利———受教育权———的主体,而国家、学校则是满足其要求的义务主体。从行政法律关系上说,学生是一个行政相对人,和学校有四层关系:一是服从关系。学生有义务服从学校符合法律的管理,而不具有服从不符合法律的管理的义务。二是排拒关系。在私生活、人身自由、通信自由等自由领域,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具有排拒能力,学校公共权力不得随意侵入。三是参与关系。学生对学校的中心工作具有参与权。最典型的,是学生对课程讲授效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以及对学校某些管理事务的参与。四是请求关系。学生有权请求奖学金、助学岗位、荣誉称号、学位和毕业证书等一系列权利,这种关系和请求,学校不能漠视,要尽一切努力予以满足。最后,学生和学校形成民事法律关系,在这一重要法律关系上,学生是百分之百的主体,主体和主体之间权利必须平等,学生的权利与校长的权利是完全平等的。

“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我们看到,管理不是一条条刻板冰冷的规定,不是强制性的“不许”和“不能”,而是在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方方面面,每个细节都体现出为学生着想的良苦用心。

PART05

再来简要地梳理一下关系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几种关系。

一是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有两个基石:一是大学自治,一是学术自由,都涉及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从目前的设置来看,大学与政府之间存有五个层次的关系:第一个是持资关系,即两者处于政府掌握着资源的配置权、大学争取资源的支持权这样的关系中。第二是人事任免关系。目前,大学的主要负责人由政府选任,这意味着高校领导要向任免机构负责。第三个是规范和制约关系。这往往表现为上级机关直接向所属高校下达指令、提出要求,它是用权力的方式进行规制的。第四个是行政许可关系。这种涉及许多和行政管理相关的事项,包括大学校长出国等单项许可等。第五个是评价与被评价关系。政府有权力自己或者通过中介组织对高校的办学状况进行评估。依法自主办学,实现大学自治和保障学术自由,首先要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之间的权利界限。

二是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大学要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把自己的培养目标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同时,大学也要从社会获取发展的资源和机会。在办学形式越来越灵活的情况下,高校与社会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特别是在社会向大学捐资或投入的情况下,更是要求高校学会用法律等各种方式处理好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是大学内部的关系。主要是要处理好刚才谈及的“教师本位”与“学生主体”的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当今时代,大学、政府、社会三者已然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共生共荣关系。要想营造“三元开泰”的和谐局面,就必须认真审视和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

一所大学如果能让学生有自豪感,教师有尊严感,管理人员有成就感,它就是充满活力的大学。一所大学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空间是有限的,但教师和学生个人发展的空间却是无限的,把这种有限统一到无限中去,这就是我的大学理念。

我希望,我的理念也能成为大家的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