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把《伤寒杂病论》看作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中医基础

 知行中航中医 2022-11-25 发布于云南

把《伤寒杂病论》归属于“中医四大经典”,有一些把《伤寒杂病论》神秘化和高深化的弊端。它不像中国“四大名著”等那样的经典,的确需要深厚的汉语言文学基础方能轻松驾驭。它是治病救人之基础,救人之术若太过高深无异于给后人学“屠龙术”,术高难用。今天我们所看见临床疾病的复杂性,那是人体物质运行、运动的复杂性,一个分子运动、电解质代谢等生理就足以表现出现代医学认识的复杂性,又何以说《伤寒杂病论》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中医基础?这种人所总结的文字理论应该把世界物质本身运行的复杂性区分开来;换言之,物质本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它复杂,但人的描写可以简单。《伤寒杂病论》正是这样对中医简单的描写,切不可把其当作高深晦涩之经典以生避而远之之心。

在写“张仲景苦口婆心地教你如何使用桂枝汤”时我意识到以前对《伤寒论》敬而远之原因之一是:没有认认真真读一遍。每当学了某个条文、某个方剂便想着如何理解,总想着有个现成的解释,以速求而后快之。反而是欲速则不达,学之越多,畏难情绪越多,随时间推移,疑惑丛生,伤神耗气而无所得。去读伤寒大家们的解释吧,越加在《伤寒杂病论》认识上蒙上一层更高深的面纱。认为只有智慧非凡,医术精湛的名医大家的水平才能读懂。一度想放弃继续学习《伤寒》。某个机缘之下,我莫名其妙萌生通读《伤寒》的想法,且不求甚解,只求读完。正是这个举动让我觉得以前的自己好蠢。总想着登上高楼大厦,追求高深的理论,原来最简单的就是最高深的。自己连基本功都没有做好,就想着仰望参天大树。像极了今天有人说有些人看不起每个月四五千的工资,而总想着一夜暴富、年入百万的那种心思。

读过一遍《伤寒》后,我从这么几个方面认识到《伤寒》不再高深,实在是中医最基本、最基础的理论。

第一,《伤寒》条文可以相互参考,相互解释。如第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为什么脉浮而数写就可以发汗呢?他的解释在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直接说明脉浮提示病在表,所以可以发汗。进一步问为什么脉浮就是病在表呢?解释在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是太阳病表现,太阳病在表。其中每个条文都不是孤立的,需要相互参考方不失偏颇。再如《金匮要略》厚朴三物汤条文:“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这里的通是什么样的疼痛?是实性的还是虚性的?是寒性的还是热性的?在同篇中第2条就可以看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这里的痛是实性的痛,再参看其他条文,这里的实痛还是偏热性的疼痛。

第二,为什么一个方剂有很多个条文呢?那是祖师爷张仲景在给我们做示范。比如桂枝汤,示范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桂枝汤,什么情况下要加减,什么情况下不能用,是先用还是后用,用了之后要如何护理,桂枝证兼有其他证时又如何处理等等。桂枝汤是这样,那么其他所有方剂是不是都这样呢?前面给了一个详细的示范,那么后面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如看待其他方剂。所谓读懂一个方子也就读懂了全部方剂。

第三,临床治病需要用《伤寒杂病论》的原方原剂量吗?张仲景祖师爷已经在第16条做了说明:“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同时如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这两条都是灵活运用的示范。不能胶柱鼓瑟,固守不变。变才是不变的永恒。

第四,不知道方剂中每味药物功能怎么办?这就是董洪坦师兄所说,通过不同条文把同一药物的作用对比出来。如之前承气汤类方,我就对比了大黄、厚朴、枳实药物的作用及运用范围。再如《伤寒论》中胸满去芍药,腹痛加芍药。方法是同一个,那么整本《伤寒杂病论》便是不同疾病不同情况的示范。

以前认为掌握《伤寒》便是一名有水平的医生,此刻的认识是:掌握《伤寒》只是踏入中医之门的第一步,且是最基础的一步。以前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对《伤寒》过于高深化,犹如初出茅庐的公务人员见到国家领导人一样,可国家领导人也不过是个实实在在的人啊!

但把《伤寒》看简单不能说从此就轻视《伤寒》,心中的敬意要时刻保持,那是一种是不断进取的态度与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