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养生|百病寒为先 末伏最好“热”着过

 悦乎学习 2022-08-17 发布于北京

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今年的“三伏天”更是超长待机。但既然已经过了立秋,饮食起居也该有所调整,那么到底吃什么、怎么过呢?

此时最适合的食物绝对不是冰食冷饮,而是“热”食。

百病寒为先,“热”着吃、“热”着过,逼出体内寒邪,让冬病夏治效果最大化。

天气那么热,为什么要拒绝冷饮?

因为胃喜温不喜凉,冰冷食物对胃伤害大。人体气血、五谷营养,都要靠脾胃来吸收运化,靠肾脏排出人体代谢毒素,所以保护好脾胃和肾脏非常重要。

如果一味贪凉,可能导致寒气入体,累积新疾。此时适当吃点“热”,有利于保持体内寒热平衡。

这个“热”不单单是指温度,还有食物的性味。

水果方面,从中医的角度讲,要吃温热性质水果,可以补虚寒、促进基础代谢。常见的温热性质水果主要是生长在热带,或者是果皮呈现深红色的,比如山楂、木瓜、荔枝、石榴、榴莲、大枣、青果、菠萝、蜜桔、龙眼等。

肉类方面,食用羊肉、牛肉等热性肉类可以温阳散寒、补中益气,尤其适合夏季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人。

古语有言“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足以见羊肉在伏天的效用。但是,如果本身有阴虚证或有内热症,食用牛、羊肉后可能会引起上火。

吃羊肉时,要多吃些白菜、冬瓜、青菜,以平衡温凉寒热。有牙痛、上火、发烧感染症状和体质偏热的人,应忌食热性肉类。

主食方面,可以吃热汤面、热粥。天气炎热,胃肠的消化能力本来就弱,出汗多又会丢失钾、钙等矿物质,因此要吃容易消化的温软食物。古语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本草拾遗》说“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可以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湿气和暑气。

解渴最好也喝热水、姜茶。夏季喝凉茶、冷饮固然可以给体内降温,但非常容易损伤脾胃,特别是一些本身就脾胃虚弱、容易胀气的人,喝了冷饮之后会更加难受。夏天多喝热水、热茶,不仅可以解渴,还可以排汗散热。不过喝茶最好在饭后,空腹饮茶容易腹泻。

同时,可以多用热水泡脚、泡澡,不仅能预防脚部疾病、祛除暑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水温以自己温暖舒适为宜,最好不要超过40℃,因为过高的温度会刺激身体和交感神经发挥作用,使人身心进入激动的状态。据《浙江老年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