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下来“永字八法”的王羲之,他的楷书中有些竖钩居然没用趯法

 泊木沐 2022-08-18 发布于辽宁

在临帖的时候,经常发现很多竖钩的写法是不一样的。二王法帖中有一种被叫做“蟹爪钩”的钩法跟永字八法中永字的钩法不一样。比如《兰亭集序》中的于、事、宇、可等,和第一个字“永”的出钩是不一样的。原来以为只有行草书帖中有,于是就查资料做判断。结果发现王羲之的楷书《乐毅论》中的“乎”也是这种钩,锺繇的楷书《宣示表》中“则”、“割”也是这种写法。

兰亭集序局部

后来发现,不但楷书,隶书中也有这种所谓的“蟹爪钩”法,《乙瑛碑》中的“于”、“子”等都是这种写法,这个“子”的竖钩像极了《石鼓文》里“子”的样子。难不成这些笔画本就不是钩画?这需要逐一把这些字的来源弄清楚。

“于”字,《说文解字》谓“於也。象气之舒亏。”甲骨文、金文里都很形象,它现在的一竖钩就象云气的尾端,舒卷而开,确实不是生硬的回钩能表现的。

乙瑛碑局部

“乎,语之余也。从兮,象声上越扬之形也。”同样也是比较形象地用婉转的曲线表现了声音的上升,让人一下想到了“余音绕梁”这个词,也没有回钩的迹象。

虽然那些字没有回钩,但是有“回”势,在篆书里的有些书写中就有表现。隶书中只是延用这种形状。到发展成楷书时,也就有所保留。

汉典

汉典中于、乎、永的字源字形

看来是本不是钩的就可以用柔和的弯转,但事实证明,这个结论是错的。因为又细查了“永”字,《说文解字》中“永,长也。象水坙理之长。”永,就象坙水的纹理一样悠长。那一个竖钩正是水波弯曲的样子。

可是在《兰亭集序》里,“永”字的钩就是八法中的方法所写,于、可、事等就不是,这只能是笔法上的不同,跟字本身的含义没有关系。

乐毅论局部

可是,“永字八法”据记载是王羲之传下来的,永字中的钩标注了一个趯字,没有介绍其他的钩法。行草书不用说了,楷书中为什么也不用呢?并且这种“蟹爪钩”似的钩法,为什么没被记载下来呢?

这要明白一个问题,“钩”是笔画,而“趯”是笔法。钩是笔画的走势,而趯法是完成笔画的方法。永字八法中笔法共有八种,趯法只是其中之一。可以这么说,有些勾画是用趯法写出来的,而有些就是用其他方法写出来的。

历代书法论文选中《宣和书谱》永字八法

像这种“蟹爪钩”的笔画,有人总结为横拖法,感觉不太全面。它可以是弩法势尽接着用各种方法,而不是直接拖过去那么简单。

可以弩法势尽接着用钩裹势,钩裹势接着用掠法收尾,这种钩你可以在钩和竖的连接处发现有停顿的动作。也可以弩法势尽接着用磔法,出钩处比较宽绰,但没有停顿的感觉,就是竖和钩一气呵成,中间有蓄势,再慢慢摘出笔锋。还可以用弩法势尽直接用啄法,有种斜向左下的钩就是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

颜真卿 颜长史碑中的趯法

既然“趯”是方法,什么地方还有应用呢?《宣和书谱》中就有记载,“趯与挑一也,锋贵于涩出,适期于倒收,所谓欲挑还置也。”趯与挑是一样的,出锋贵于涩劲,正好用于笔势的倒收之势,要想要挑时先按笔存蓄力量。

这就说明了趯法是写挑一类的笔画的用笔方法,两点水、三点水的最后一次挑画,也是用趯法。但趯法也不仅仅用于这几个地方,还有跟其他笔法、笔势、用法的组合。

当然,笔法的组合也不仅仅就这么简单的几种,这里也就是举几个例子。所有的笔法、笔势、手部动作的相互组合,就有了书法笔画呈现的千变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