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大象时空 2022-08-18 发布于江苏

(181230晨跑中拍摄,树枝的倔强)

“我心目中的教育家型教师”研讨个人总结(培训作业,不低于三千字)

2018年,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工程(2018年)。这是我参加培训中规格最高,要求最严的培训。这个培训高端设计,培训内容丰富实在,又具有有实效性。每次培训后,还布置了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的作业。

我们享受的了相当高的“开小灶”特殊待遇。一个教授只给我们三十个人开讲。一个学科十个人,居然配了三个特级教师。这份待遇让我诚惶诚恐,深感责任重大。“教育家型教师”这个称呼,又让刚刚起步的还未站稳的自己,觉得很是遥远。

很多时候,看到这个培训的名称,我都会反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师才能称为教育家?教育家型教师要具有哪些条件?可我连特级教师”称号的边都还没摸到。我觉得这个名称对我来说太大了。仿佛一个很小的人儿,戴了一顶大帽子。很不相称。

然而,从这个培训名称中,我发现了省培训负责人徐伯钧教授和班主任韩益凤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待。他们用活动和言语,不断鞭策我们要比一般老师更努力。要求我们要以教育家型教师为目标,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好教师,要有教育家型的大格局。

那么,何为教育家型教师?对它的内涵进行界定很重要,这是目标,要好好思考。下面谈谈自己粗浅的一些认识。

 

首先、要做一名好教师。

“教育家型教师”这个称号,是个偏正短语。中心语是教师,定语是教育家型。我们首先是教师,而不是校长。校长职责比教师不同,是行政领导者。而教师更多是扎根于课堂的教育教学,直接面对学生。教师是最基层的教育实践者。那么如何做好一名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四方面入手。

1.德肯定放在首位,教师要对学生有爱心,有责任心等等,这是基础。当然还包含善良、诚信、友善等优秀的品格等。这些优秀的品格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立德树人,教师要身正为范。

2.教师要多读书。

教师要有深刻的关于教育方面的理解,要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是要多读书,特别是教育理论方面的书。例如《教育的目的》《什么是教育》《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等等古今中外的教育论著,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教育。了解教学是教育的形式途径,学会用教育理论来解释教育中各类教育现象。

3.教师要做教学实践的好手。

教师在教学一定时间后,要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独特的教育主张。成为特级教师只不过是它的一个小标志。一个好教师要努力成为一位有思想的特级教师。当然,教师要是教学的行家里手,要立足课堂,上好课,评好课。他能够较好地驾驭课堂教学,所带教学成绩要名列前茅。

4.要是一个善于思考与写作的教师。

教师光上好课是不行的,那样顶多就是个教书匠。教师还要是个思考者。要用观察的目光去看教育教学,要进行理性的思考。还要把思考写出来。会教书的老师很多,但会写的不多。

比如:伟大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在农村中学工作了32年,写下了那么多的教育论著。如果他不对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并把自己的发现写出来。那么也就不会形成那么大的教育影响力了。

 

如果做到以上四点,这样的教师就由教师转换而为导师。由“教人”转化为“育人”。由“学者”转化为“学习者”。由教书的“匠人”转变为富裕理性的“思想者”。但它只能称得上是一名相当优秀的教师,离教育家还很远,还称不上教育家型教师。

第二、要内外兼修

1.要有自己的教育信仰

第一点中一个好教师,要扎根现实,正视社会。他要研究教材教法,教学要精准,还要摸准孩子。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很多的困惑或坎坷。有时处理不当,它们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前进障碍,有的教师甚至会选择离开这个行业。所以教师还要不断反思、重建自己的“心灵宇宙”,要有自己的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能够知道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相信教育,相信教育的目的和功能,追求教育的终极理想,并以此为教育行为的根本分本准则。它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积极工作的内在动力,体验职业幸福感创造幸福人生具有重要意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教育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2.要内修四大素养:思维力、创造力、表达力、领导力

如果是一个教育家,本身就应该具备一定的素养。例如,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陶行知等等教育家。他们留下了那么多教育思想著作。这些离不开思维力、创造力、表达力、领导力。

教师本身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力,能够对实际进行思考。结合实际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体现了创造力。把自己的想法和实践写出来就是表达力。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进行宣传、推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从而形成一定影响辐射,这就是领导力。

这四大素养,简单总结成四个字就是:思、行、写、导。这些素养需要教师进行艰苦的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它们能够为教育家型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要有一定的情怀。

凡是成为教育家的,我们发现发现他们都有一定的情怀。这里的情怀包括教育情怀,还有人文情怀、家国情怀等。

教育情怀,应该是一种激情,一种热爱,一种对教育的执着和投入。在具有教育情怀的老师的眼中,教育绝不就是饭碗,而是一种伟大的事业,是一种虔诚的宗教。拥有教育情怀,心就会静下来去研究教育,坚定的在教育这条路上走下去。

人文情怀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等。拥有人文情怀,就会尊重人的主题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彩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而家国情怀,则把教育同家庭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认识到教育好,千家万户才能好,国家才能好。这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头等大事。

有了这样三种情怀,就有了对教育、对人类、对国家的责任感。这样,教师才能不囿于自己狭小的圈子,跳出自己。放大自己的视野,让自己具有一种教育的使命感,力争起到一定的影响辐射力。

孙孔懿在《论教育家》这本书中是这样定义教育家的,教育类教育家应该是学校教育教学专家,是属于教育实践家,或者说是实践的教育家。概括说,已经初步建立了教育的道德、功业和思想。具备教育家模样的教师。它的前头是专家型教师,它的后头是教师教育家。

我的观点与他有相似之处。教育家型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好教师,然后要内外兼修,要有教育信仰,拥有四大核心力,还要有教育、人文、家国情怀。

我们这项培训时间仅两年,而两年之内成为教育家型教师,明显是不可能的。

它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专业取向的价值引领,是一种方向。也就是说,当代教师,已经不能简单的教好书就行了。还要内外兼修,要有一定情怀,有大格局。还要起到一定的影响辐射作用,促进教育更好地发展。

徐伯钧教授对教育家型教师的观点:要有教育家型教师的专业立场、时代特征、成长路径。所谓专业立场是指要有深刻的教学理解、深厚的教育理论素深度的教育实践深层次的教学表达;时代特征是指,要有专业自信、职业自尊、价值自持。成长路径是指理论学习、问题思考、实践探索、专业表达。

 

从徐教授道德总结中可以发现,教育家型教师的特征,要多读书,会上课;多思考,会写作;要有教育信仰等等。我的观点与徐教授的观点有很有相似之处。

时代需要教育家型教师的出现。例如:李吉林、于漪等等,带领了一大批教师的成长,推进了教育的向前发展。然而要成为一名教育家型教师,这条路是很漫长。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要二十年、四十年,抑或这一辈子可能都无法实现。但是对教师的培养,它缺能够加速教师对“教育家型教师”的迈进。

作为“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工程的培养对象,正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要珍惜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向着这个目标迈进。教育家型教师是个理想的状态,可能不能至,但我们还是要心向往之。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教育教学,我们的教育生命才会更加的宽阔厚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