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道数学题背后的问题

 大象时空 2022-08-18 发布于江苏

今天听了八年级一节数学课,内容是复习平行线性质。重点通过三道题目的证明,灵活运用平行线的性质。然而,在做题目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引发了一些思考。

下面以第二问题的解答为例,来细致反观一下这个过程。

案例:教师ppt出示第二个问题(问题略)

师:同学们看看这道题目会不会?都不会呀?谁会?

几个学生举手。

师:下面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写下来。

两生到黑板板演。

师:我们看看他们写的对不对。(读学生写的过程)

师:听懂了吧,我们再看下面一题。

这个过程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仔细看里面的人物,就会发现只有三个人:一个老师和两个学生。教师所关注的只有两个学生的板书。那么,其他学生在干什么?

当老师问题呈现时,学习成绩好的、反应快的学生,会较快发现问题的答案。而其他学生还在缓慢的思考中。所以就出现了一开始只有两三个学生举手的情况。当两个学生板演师,有的学生开始写一点,更多的学生是未动笔。更多的学生在关注两个学生写的过程,或者还在望着ppt上显示的字不太大的题目,以及不太清晰的图形。

当两个学生写好时,教师讲解。这时,绝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完成解题过程。很多练习本上一个字都没写,只是在看,在听。

那么,问题是:这个题目讲解完后,有多少学生会了?那么不会的或不懂的怎么办?

这个问题的处理过程属于传统的讲授模式,学生课堂上更多的是听。下课了,课件一关,学生还能留下多少东西。如果我还想看看这个题目,是没有的。

 

由此,我们可以产生追问。

首先,幻灯片的字太小,图形黑色很是淡,看很费劲。怎么办?

第二,当有很多学生不动笔写,抑或不懂或不会,课堂该如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第三,下课时,学生什么痕迹都很少,这节课又留下了什么?

这节课,很多学生课堂做题效果不佳,甚至不动笔。从上面三个问题找一些解决方法。

首先,幻灯片字数放大,图形加粗。这些都能突出题目,便于学生阅读。

第二,将幻灯片上所有的题目全部以讲义的形式呈现。

课堂上,学生只需看讲义,就直接在上面做题。下课时,老师将讲义收上来批改。学生就不会出现不做的情况,因为有了老师的监督。

讲义,或者叫学案,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抓手,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也是学生复习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知识载体。

如果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佳,肯定是出了问题。然而,肯定有方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一个教师要善于去剖析问题,去寻求背后的原因和对策。

如果不去探究这些问题,那么教学对老师来说只是雾里看花。而每天的教学可能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