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言——看不见的一件外衣

 大象时空 2022-08-18 发布于江苏

最近听了两节小学语文课,最大的震撼,就是意识到了一个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两个老师的课堂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设置,有的很是巧妙,可以看出课前花了很多精力。单就教学设计都是可圈可点,很多值得细细去揣摩学习的。但是,加上了老师的语言进行实施时,精彩的设计有些打折扣了。

课堂观察一:老师手里始终拿着教案,一开始导入时,说话磕磕绊绊。仔细观察,他是照着手里的教案读的,偶尔抬头看学生几眼,又低头读。在这种切换中完成了导入部分。课堂中,关键部分的过渡句几乎都是照着教案读。我感受到老师对这节课的重视所带来的谨慎。认真的态度值得表扬,离不开教案又表明底气不足。

 

课堂观察二:老师不拿教案上课,轻声慢语,很温和。一节课始终保持着这个状态,语言没有抑扬顿挫,没有激情澎湃的偶尔衬托。课堂上学生的朗读却很是精彩。学生的朗读声情并茂,有的音质清脆。有的学生的朗读水平已经超过了老师。在一些句子的朗读上,老师处理的不如学生更明确。

在案例一里,老师与学生之间隔着一个教案,缺乏了直接的真诚接触。教师因为教案的存在,言语受到了一定的约束,关注学生较少。而学生看到这种现象,回答积极性就不高。整体课堂比较拘束,师生都放不开。案例二中,教师虽然不看教案,很是洒脱,但是始终如一的声音,在学生神采飞扬的朗读面前,显得有些逊色。

语文老师对普通话的要求相比其它学科是高些的,要二级甲等。朗读是语文课堂不可缺少的。如果一个语文老师不去训练朗读,语文课就缺乏了语文味道。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即使是教授其它学科,老师的恰当的语言都会让课堂锦上添花。

 

与粉笔字一样,朗读也是老师的一项基本功。较好的朗读需要老师训练。。不光是朗读,即使是师生之间对话般的平常表述,如果也注意语气语调停顿等等,都比白开水一样的说话更生动好听。

语言是老师的一件看不见的外衣。如何让自己的声音更好听,值得我们去思考。这需要我们去多听、多揣摩、多实践。让我们的声音更好听,充满魅力。教师懂朗读、会朗读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