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课不跑偏的方法

 大象时空 2022-08-18 发布于江苏

(晨跑时拍的照片有一种油画的感觉)

今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听课程。主讲人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一共35讲,前面是讲座,后面是三节课。这个课程是我在百度网页上购买的。除了最后一节《孔子游春》没听外,其它都听完了。明天全部听完。

王崧舟老师是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高级教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倡导"诗意语文"。作为一个初中教师,为什么要听小学语文课?因为认为语文课应该有很多相通之处,虽然有年级的区别,课标中也有要求和难度的差异。

没有进行梳理,初步接下一些收获。王老师借助《长城》这篇课文,说明了设计课例的方法。

首先,明确语文课要体现语言运用。抓住语言运用,就不会上成自然课、地理课等,不会跑偏。

第二,文本解读时,找出文章所有值得分析之处。包括语言、结构、情感等等,全部列出来。

第三、在自己解读的分析中找出语言运用的部分,再根据这篇文章相比其它文章独特之处,进行筛选,留下这篇文章最值得分析的语言运用部分。

第四、指向课文的最独特之处设计教案,就能够浓缩在一两节课里上完。当然,语言运用还要结合具体语辞语境运用,不然会很枯燥。

 

自己教的是初中语文,对比以前听过的很多名家的讲座,王老师对如何设计教案的讲解非常简单易懂,还又切中要害。确实,一篇文章值得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一篇文章很多种上法,对于观摩者可能会听得眼花缭乱。究竟一篇文章要上什么,才是我们要想清楚的。只有这样,设计教案才会有方向,很明确。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初中语文老师听听小学语文名家的讲座,可能就会有很大的收获。做到上面四点后,一篇文章就不会上偏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