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孟薇医生解读名家医案第十五期:刘渡舟先生之鼻塞不闻香臭案

 爱好使然 2022-08-1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推出一个系列--刘孟薇医生解读名家医案。


我每天在开诊之余,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历代名家医案,和全国各地的同行热烈讨论、共同提高。

刘医生现在解析医案,用的思路是经方理论体系

天天解案,虽然枯燥,但这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

为什么?

因为我爱中医。我也希望通过解读此类医案,能提高自己水平,解除病人病痛,能结识更多的同道中人,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

一生用功一事,此足矣。




原刘渡舟医案




吴某,女,50岁。
患鼻塞难以呼吸,不闻香臭气味,每晚都要用“鼻炎净”滴鼻才能安然卧寐,否则,鼻道堵塞,气道不通而被憋醒。
患病已7年,屡治无功。伴见头晕,胸闷,心悸,指端麻木等症,舌质淡嫩,六脉沉弱无力。




我  之  解  案


辨析

患者苦鼻塞日久,无滴鼻不得入睡,关于鼻塞,六经皆可鼻塞,诸君皆知太阳及少阴病会导致鼻塞,阳明里热上冲亦会致鼻塞。

    例如《金匮要略》

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金匮翼》有云:

鼻塞不闻香臭,或但遇寒月便塞,或略感风寒亦塞,不时举发者。世俗皆以为肺寒,而用解表辛温通利之药不效。殊不知此是肺经多有火邪,郁甚则喜见热而恶风寒,故遇寒便塞,偶感便发,治法清金降火为主,而佐以通利之剂。

由此及彼,而少阳之半热扰动于肺亦可发,厥阴之上热亦可致鼻塞。而太阴病,例如《金匮要略》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甘草干姜汤以温之—不难得知,如果肺中有寒饮,鼻窍不通,如有鼻塞,亦不为奇。

故单纯鼻塞不能定表证,但患者兼见头晕,心悸,其为一派津气上冲之势,而又未见口干、舌红、脉数等热象,故该鼻塞不为热冲,当为津气上冲,向上向外欲解之机转,故当有表。

结合患者胸闷,舌淡嫩,脉沉(里、虚、寒、饮),当为有饮,患者虽无食不下,下利等胃虚之象,但是胸闷、心悸、头晕可知饮在里,扰动上逆于胸膈,且饮当为胃虚不得制化津液而生,结合患者脉弱无力即可定为津亏血少,可以定为在里之人体机能不及,故在里当为太阴,指端麻木当为饮盛而津失布,皮肤失养导致。至此,患者表里合病判断明确。

那么患者是少阴太阴?还是太阳太阴?有些同道看到患者舌淡嫩,脉弱无力就认为患者机能沉衰,已然陷阴,当用附子类方。就判断患者在表为少阴,而如是在表为少阴,当用附子类方,如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等,可是患者在表是否陷阴?是否需要附子类方?同道且先看阴证之范畴。。

关于阴证---患者机体表现为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等不及的病证反映,包括虚证、寒证、虚且寒,不虚不寒、寒实。阴证不论在哪个病位,都是人体机能不及,无力抗邪的机能状态,病实人虚,但是阴证不一定都用附子类方。例如甘草干姜汤,例如外台茯苓饮,例如吴茱萸汤等等等等。。。。

而凡用附子类方,其证或漏津漫漫;或脉微细、但欲寐;或恶寒脉微;或四肢拘急疼痛下利;或下利清谷等等不一而足,为人体机能沉衰至极,无法收摄津液之表现,后世称之为亡阳,故需要附子、干姜等振奋沉衰,如人体普通津液亏虚,人体机能尚可,则不能说陷入沉衰。故养胃生津即可,可参考经方大师陆渊雷之说法:故津伤而阳不亡者,其津自能再生,阳亡而津不伤者,其津亦无后继。是以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伤,而患阳之亡。阳明病之津液干枯,津伤而阳不亡也, 撤其热则津自复。少阴病之津液干枯,阳亡而津不继也,回其阳则津自生。

而该案患者仅脉弱无力,舌淡嫩,其并无下利清谷,但欲寐,汗出不止,身体拘急,四逆等机能沉衰之象,故该患者无需附子剂振奋沉衰,故在表无陷入沉衰,当为太过,故在表为太阳,在里仅为不及但是尚未机能沉衰,治疗养胃化饮即可,在里为太阴,故当辨为太阳太阴合病。

故当解表化饮,当用苓桂术甘汤

而该案患者脉沉弱无力,舌淡嫩仅为胃虚津亏,且看《伤寒论》160条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方有执曰:此由述苓桂术甘汤证,而有不复治之失,故云成痿之意。彼条脉沉紧,以未发汗言;此条脉甚微,以已发汗言。经脉动者,即为动经之变文。惕,即振振摇也,大抵为两相更互发明之词。久者,言既经八九日,若犹不得解,而更有不治之失,则津液内亡,湿淫外渍,不致两足痿软而不能及也。

根据胡希恕胡老讲座总结

这一段(160条)是承67节来的: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节是发汗以前,脉沉紧,160条是发汗以后,脉甚微,67条需要解表利饮,苓桂术甘汤主之,160条吐下虚其里,汗又虚其外,表不解,热不退,脉微亡阳亡津液,心下痞硬,胃虚厉害,“气上冲咽喉”水气上冲厉害,眩冒、经脉动惕都是水饮危害之重,这一个病怎么治疗呢?没陷入阴证,还可以用苓桂术甘汤,如果陷入阴了,就要用真武汤这一类的…

根据胡老讲课精神,反观病案,患者鼻塞、胸闷、心悸、肢麻,仅仅有脉沉弱无力,舌淡嫩,其实仅仅是津液亏虚而已,对照160条,患者在表并未陷入沉衰之阴证,在里仅为胃虚饮盛,故患者仍用苓桂术甘汤

《伤寒论》67条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经方大家陆渊雷

所谓饮,则指慢性胃炎之蓄水,由所饮汤水之不下降,与胃壁所泌之过量黏液,相合而成,故《金匮》 以本方治痰饮。彼自然而发,此因新病乍愈,正虚而发,其病证药法则一也。心下指胃,胃有蓄水,故自觉满闷,按之亦能得其满状。胃肠本以下降为职,不下 降而停蓄若上泛,皆为逆,故曰逆满。气上冲胸,即蓄水上泛所致。胃病易发脑证,起动则蓄水震荡,故头眩。沉紧与弦,则水饮之常脉也。四句为苓桂术甘本证,下二句为误治之变,属真武汤证,乃插人之笔也。水饮属寒,本宜温药和之 (语出《金匮》),若更发汗,则益虚其阳,而头眩者变为振摇,头重脚轻,欲仆地也。动经字,论中他无所见,疑出后人沾注,解之者以为伤动经脉云。

《医宗金鉴》

身为振振摇者,即战振身摇也;身振振欲擗地者,即战振欲堕于地也。二者皆为阳虚失其所恃,一用此汤,一用真武者,盖真武救青龙之误汗,其邪已入少阴,故主以附子,佐以生姜、苓、术,是壮里阳以制水也;此汤救麻黄之误汗,其邪尚在太阳,故主以桂枝,佐以甘草、苓、术,是扶表阳以涤饮也。至于真武汤用芍药者,里寒阴盛,阳衰无依,于大温大散之中,若不佐以酸敛之品,恐阴极格阳,必速其飞越也;此汤不用芍药者,里寒饮盛,若佐以酸敛之品,恐饮得酸,反凝滞不散也。





刘渡舟先生原医案

吴某,女,50岁。

患鼻塞难以呼吸,不闻香臭气味,每晚都要用“鼻炎净”滴鼻才能安然卧寐,否则,鼻道堵塞,气道不通而被憋醒。

患病已7年,屡治无功。伴见头晕,胸闷,心悸,指端麻木等症,舌质淡嫩,六脉沉弱无力。

心肺阳气虚弱,阴气用事,久而生饮。

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术6克,炙甘草6克 ,半夏10克,厚朴10克,薤白10克。

此方连续服用十多剂,饮消气通,而后鼻能闻知香臭。(刘渡舟医案)



刘渡舟先生简介

刘渡舟: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提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从事中医教育30多年,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

图片

以上内容均为刘孟薇医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