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上一堂好的公开课?

 赵氏教育 2022-08-18 发布于贵州

全文长 33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作者 | 陈志红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就职于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后调入珠海任教。

提起公开课,会有很多的争议,可能每个人对公开课的价值与意义理解不同,因而会产生诸多分歧。

近些年出现了一些对“公开课”的尖锐批评,其中,那些以一种理性的心态探讨公开课的价值与内涵的声音,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公开课≠“表演”课

这些令人深思的批评,特别对精心包装、打造的所谓的“公开课”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不知从何时起,公开课慢慢被异化了,变成了开课前多次彩排、反复“打磨”、学生多次排练、语言刻意美化、环节花样百出的“表演”课。在这样的公开课上,我们看到的是“群体”智慧——把各个专家的想法择优选取整合成一堂公开课,教师失了“自我”,更丢了“特色”。因为“博采众长”,多次打磨,反复排练,再加上教师多才多艺,整堂课热闹非凡。我们似乎是在看“表演”,教师动作标准、语言优美,教学环节紧凑,学生对答如流,个个表现不凡,公开课成了教师炫技、学生表演的舞台。课后只有一元评价“同声叫好”,可是这样“优美”“流畅”的公开课真的好吗?

公开课是一种常规的教研形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台阶。但如果公开课从质朴、平实的教研形式走向繁复的表演形式,公开课便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公开课最初的意义在于促使教师认真备课,努力探究,积极思考。一个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站稳讲台是教学生涯的第一步。很多学校对刚刚入行的教师都会要求上一节“过关”课,或者叫新教师“验收”课,这样的课都是公开的,面向领导、同事、学生,面向更多的人进行公开授课。课后,听课的教师和上课的教师就这堂公开课进行研讨,肯定好的,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和希望。在这样的教研氛围中,新教师会很快成长,找到课堂教学的方向。这样的教研是真教研,这样的公开课会成为教师成长的原点。

教师要走向成熟,专业上有所突破,上好每一堂常态课,精心备好每一堂公开课,课后进行反思提升,是课堂教学日渐精进的有力支撑。每一次的常态课是在积累、在思考、在探索、在探寻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践行自己认可的教学理念。在进行公开课前,你要独立备课,“裸读”文本,有了个人发现,然后才搜集资料,取舍得当,虚心求教,发挥所长。日积月累,慢慢地,你有了一种“自我生长”的力量,然后在公开课中厚积薄发。

公开课≠“表演”课,公开课中的“动态生成”和“教学机智”才是可看点。公开课应是师生真实水平的体现,执教者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教学风格进行公开展示,将课堂中的教学问题、学生问题进行公开思考和探讨,在开放、多元的评价中,深入思考课堂教学。

公开课=“推门”课

我非常幸运,在我的教学经历里没有上“表演”型公开课的机会,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根本不知道公开课还可以“表演”,因为在我的认知里,公开课仅仅是公开而已,与常态课并没有什么区别。

我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工作时,公开课就是“推门”课,每一位青年教师每年都要经历“推门”课的考验,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的获奖者也由此产生。所谓“推门”课,就是所有的课堂都对所有人开放,只要你愿意听,你随时可以推门进去听任何老师的课,你也可能随时被听课。而这种“推门”课,不会提前打招呼,也没有人告诉你谁会来听,可能校长或者其他老师走着走着就走进了你的课堂,所以你的任意一堂常态课都可能会变成一堂公开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的每一堂常态课都需要认真准备,才不至于失去“被发现”的机会。

有一次,校长路过我的教室,她转身坐在后门听我的课,紧接着教研组长和一位老教师也来听课了,课上得很失败,课堂零散而随意。课后,他们给我提出了诚恳的建议,我从他们委婉的语气中听出了言外之意,明白了任何一堂课都要精心准备,认真对待。此后,我认真钻研,不断反思我的课堂。再后来,教研员、各校领导、教师、家长都来“推门”听我的课,听着、说着、讨论着,其他学科的老师也来“推门”听课。

从他们的评价中,我发现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擅长将中国画元素融入语文课堂,凭借对中国画的兴趣,将“画意”“色彩”“造境”带入文本解读,发现了语文课文的另外一番天地,不断地发现,不断地记录,对语文教学也有了自己的领悟,对公开课“公开”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公开课让我们不再囿于自己的教学小天地,让我们不狭隘,不偏执,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心胸更宽广……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中说道:“改变学校的第一步,就是在校内建立所有教师一年一次的、在同事面前上公开课的体制。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collegiality)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

当我们把公开课定性为一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相互公开的开放性课堂教研,公开课才具有其本真的研讨意义,正是因为公开课有可以圈圈点点、评评议议的研讨价值,公开课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公开课应该是师生生命在场的真实情境再现,应该近乎平时课堂的真实风貌。

公开课≈“常态”课

为什么公开课是约等于、近乎于常态课?

既然是公开,上课的教师和学生就不可能如平常一样随意,但也无需“装潢”与“作秀”,只需在平时课堂的基础上教学策略有所改进,教学特色有所体现,教学艺术有所展现。既然公开,那这堂公开课最好能提供一些教学的“亮点”“美点”“遗憾点”“价值点”供大家研讨,给听课者留下思考和探究的空间。

基于这些考虑,公开课略不同于常态课,可以说是常态课的“升级版”。你多次把常态课当成公开课来上,你的公开课水准自然不会低,你的公开课上得好,你的常态课也不会差,公开课与常态课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提倡公开课的“平实”之美,一堂公开课不妨精心设计,但又要浑然天成,有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教师的精心准备,使得公开课的教学内容、结构、环节经得起推敲,成为一堂有含量、有灵魂、有底气、有思考的课。这样的公开课展现出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即使难免有缺憾,这种缺憾也会是教师不断修炼和磨练自己的阶梯。

我的第一次公开课——成长的修炼。我上的第一次公开课是《竹影》,为了上好这堂新教师“过关”课,我查阅了很多的论文、教材解析、名师备课手记、优秀教案,甚至把丰子恺的画和文章都稍做了一些研究,因为课文中涉及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我自己动笔画了中国画,让学生与西洋画进行对比,顺势与学生的课外活动有了对接,让课堂有了延伸——发现生活中的美。这堂公开课很成功,从听课老师们的点评中,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领悟:导入要直入主题,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发挥所长,专心修炼,就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的转折性公开课——成长的磨炼。《背影》这堂“推门”课可以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公开课。我用“色彩”和“电影镜头”解读文本,构建课堂,引起很大反响,以至于厦门的一些老师要开《背影》的公开课,经常会向我询问当时的教学设计,也因为这一课,我被推荐参加厦门市教师技能大赛。

公开课和赛课的经历让我重新审视语文课堂,对如何备学生、备教材,如何发现文本的切入点,如何创新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并把这些思考变成文字,先后写了课堂实录、教学反思、教学论文、教学札记、文本解读。我的教学论文《〈背影〉里的色彩》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这对我是一个莫大的激励。这节公开课成了我钻研课堂教学的动力和源头,由此我创建自己的教研资料库,构建教学研究链。上完公开课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刚刚开始,那是与自己的较量,也是成长的磨炼,每次公开课都是一次涅槃重生。

佐藤学说,促进教师成长的最强烈的动机作用,就是教师对于自身实践的“省察”与“反思”。深耕“常态”课,在公开课中锤炼与提升,我把自己在公开课实践中的“省察”和“反思”写进了《公开课:炼就与生成 》这本书里,启发青年教师共同思考,以此作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原点。

这本书从“课标理念”“教材教法”“学情分析”“文本解读”“课堂取舍”“选点切入”“教学设计”“导入艺术”“问题设计”“活动策划”“语言表达”“情境创设”分章归类,提取策略。不敢说会带来多少启迪,只能说我们一起努力思考如何上一堂好的语文公开课。

本文节选自《公开课:炼就与生成 》

陈志红 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