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天,毛泽东去北大蹭胡适教授的课 在课上,他提了一个问题,胡适却

 新用户10557412 2022-08-18 发布于四川
这天,毛泽东去北大蹭胡适教授的课。在课上,他提了一个问题,胡适却说,“你的提问,我拒绝回答。”
 
1918年的夏天,毛泽东从湖南第一示范学校毕业了。
 
和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一样,此时的他,对未来很迷茫。
 
他的恩师杨昌济,于不久前刚调动到了北京大学,他来信劝毛泽东去北京大学深造,并分享了一个好消息,法国要在中国招募一批工人,中国的年轻人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去法国勤工俭学,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技术。
 
显然后者更吸引当时的毛泽东等一众人。
 
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的路,到底在哪里?这是这一代年轻人都想找到的答案。去法国留学,或许能找到出路。
 
于是,毛泽东人生第一次来了北京,筹办湖南大学生赴法留学事宜。
 
这件事不是一两天能办完的,毛泽东需要一个短期供他吃住的工作,他找恩师杨昌济帮忙。
 
在杨的介绍下,他认识了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
 
因为看毛泽东比较踏实,李大钊便安排他在图书馆当管理员助理,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整理图书、登记借阅名单,打扫图书馆卫生。
 
这份工作其实并没有多大技术含量,就是要花些时间。所以学校给的月薪是8块钱,这放在当时,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也是很低的工资。但毛泽东却乐此不疲,甚至是非常满意。
 
因为在这里,他可以阅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还可以结识到非常多的有志青年。
 
最关键的是,他可以去北京大学自由蹭课。但学校规定只能旁听,不能发言。
 
这天,他跑去听北大青年导师胡适的课,贸然向胡适提了一个问题,并表示自己关注胡适老师很久了,特别崇拜他的才华。
 
胡适一看这个学生不眼熟,便问提问人是谁。当他知道毛泽东不是一个正式在册的学生后,他表示拒绝回答。
 
毛泽东只能满脸尴尬地在一众学生的注视下,悻悻然离开。
 
其实胡适只比毛泽东大两岁,可从当时的学识和背景来看,两个人相差甚远。毕竟,胡适从美国学成归来,是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学生。而且他被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陈独秀看中,请到北京大学当了教授。
 
于毛泽东而言,胡适是文学大家,他十分欣赏胡适,并曾数次在公开场合说:“我非常钦佩陈独秀和胡适的文章,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可胡适似乎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或者说压根不知道他,在面对毛泽东的提问时,胡适直接拒绝回答,丝毫不给他留情面。
 
严格来说,面对这种情况,胡适对任何一个非北大的学生,都不会留情面。
 
反观李大钊、陈独秀等老师,却一视同仁,教育并团结了所有能团结的青年学生,后来发动五四运动,成为共产党的创立者,在中共历史上,甚至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胡适自己恐怕也没想到,当初不留情面的人,后来却成为了我们的开国主席。
 
虽然在这里我们无法评价一个人的好坏,但是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应当明白:做人应该谦虚开放,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果我们能多花些时间了解别人,给别人机会,相信会拥有更大的天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