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四百年纪念——北大红楼游记

 访古游记 2022-08-19 发布于广东

“北京大学红楼”简称“红楼”,常被称为“北大红楼”或“沙滩红楼”,位于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原为国立北京大学校舍,始建于1916年,1918年建成时为学校文科、校部及图书馆所在地。红楼呈工字形,砖木结构,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通体用红砖砌筑,故名“红楼”。红楼融合中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是近代中国的代表性建筑之一。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楼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见证了百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爱国运动。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毛泽东等都曾在此工作。李大钊担任图书馆主任期间,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五四”学生运动中,这里是当时爱国活动的主要场所。

北大红楼(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外景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清政府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原址位于景山东街的和嘉公主府。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原有的公主府院落不敷使用,于是红楼1916年开始建设,1918年竣工成为北京大学的主要办公场所一直沿用到1952年。

北大红楼

国保标示

北大红楼主体为红砖砌筑,在灰色的建筑群中红色的砖墙十分醒目。

红楼墙体

红楼屋顶天窗

进入红楼,大堂内有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塑像。

蔡元培先生

红楼内的装修还大体保持着百年前的样子,部分装饰也留下了不同时代的印记。

红楼内五角星装饰的吊灯

红楼西侧是当年的大教室、阅览室和图书馆书库,李大钊、毛泽东、陈独秀、鲁迅等都在这里留下过身影。

学生大教室(原状陈列)

1920年8月,时在教育部任职的鲁迅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讲师,在大教室讲授“中国小说史”。鲁迅以他渊博的学识和精辟的分析,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听课的同学, 教室常常爆满。有人回忆说,听鲁迅先生的课,“在引人入胜, 娓娓动听的语言中蕴蓄着精辟的见解,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图书馆办公室(原状陈列)

第二阅览室(原状陈列)

第二阅览室,又称新闻纸阅览室。1918年8月, 为组织湖南新民学会会员和湖南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毛泽东由长沙来到北京,后在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手下做助理员工作,管理十五种中外文报纸,每月领取薪金八元。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毛泽东广泛结交新文化运动人物,在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影响下,经过探索,逐渐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1918年陈独秀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请,出任北大文科学长。这是北京政府教育部批准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函件。

红楼东侧原为图书馆书库等场所,现辟为新文化运动展室,东部尽头复原了图书馆主任室(李大钊办公室)、图书馆登录室和新潮杂志社当年的陈设。

图书馆主任室(原状陈列)

1918年1月到1922年12月,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红楼建成后,他在此办公,通过一系列整顿和改革, 使北大图书馆从旧式藏书楼转化为现代大学图书馆。

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系统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3月,他和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在这里讨论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同年10月, 同张国焘、张申府等在这里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取名“共产党小组”,李大钊为小组负责人。

登录室(原状陈列)

图书馆登录室的工作是对新到书刊进行登记、统计,并填写书号、盖图书馆藏书章、贴书袋,将新书卡片装入书袋等。

据考证,1918年在北大任教的张申府就曾在登录室工作。李大钊组织学生在此勤工俭学,利用课余时间,帮助整理图书,翻译,编目,打印卡片等。毛泽东一度也参加了这项勤工俭学活动,担任登录工作。

新潮杂志社(五四运动前夜原状陈列)

1918年底,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徐彦之等发起成立新潮社,创办《新潮》杂志,以“批评的精神、科学的主义、革新的文字”为宗旨,反对封建旧文化,鼓吹文学革命,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刊物。

五四前夕,以新潮社社员为首的北大学生,在这里制作了3000多面旗帜、标语等。罗家伦在此起草《北京全体学界通告》,发出“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的呐喊;并在游行出发前印出2万份。《北京全体学界通告》成为五四当天唯一的印刷品。


北大红楼大事记

民国

1916年红楼开始建设,1918年竣工。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18年搬入红楼内办公。

1917年,胡适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曾在红楼内任教。

1918年,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曾在红楼内办公、任教。

1918年到1919年,毛泽东同志曾在楼内图书馆工作。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从红楼出发到天安门举行了示威游行。

1920年到1926年,鲁迅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曾在大教室讲授中国小说史。

1937年到1945年,侵华日军在红楼内设日军中国驻屯军宪兵队司令部、日本宪兵队本部、特设北京宪兵队总部、日本宪兵队置留所等军、宪、特务机构。红楼地下室曾关押过无数的爱国志士。

1945年,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在红楼复校。

新中国成立后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大红楼成为新成立的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的校舍。

1953年,北京大学全部搬到西郊。

1954年,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迁出红楼。

1955年到2001年,文化部文物局(今国家文物局)、中国古建筑研究所在红楼办公。

1961年,红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红楼濒临倒塌。

1976年到1978年,国务院拨款80余万元对红楼进行了全面的加固整修。

1984年5月,楼前设置了“红楼纪念牌”。

2002年5月,“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正式在红楼成立并对外开放。

2004年12月,北大红楼暨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成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16年9月,北京大学红楼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