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丁衍庸凭什么被誉为“东方马蒂斯”

 kenu 2022-08-19 发布于上海

点击加载图片

丁衍庸凭什么被誉为“东方马蒂斯”

■丁衍庸作品

■黎向群(知名艺术理论家)

中国近现代的美术,受到日本画风的影响。广东的高剑父、陈树人、何香凝、方人定、苏卧龙、黎葛民、关良、陈抱一、丁衍庸、胡根天等人赴日本学习美术,系统地学习西方绘画,寻求新的艺术路径。

谈起丁衍庸(1902—1978),后改名丁鸿,字叔旦,号丁虎,广东茂名县人。他的名字,对于年轻一代画人来说,恐怕比较陌生了。

丁衍庸是一位现代学贯中西、锐意创新的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有“东方马蒂斯”之称。

丁衍庸1920年留学日本,刻苦学习西画理论和创作,醉心于野兽画派大师马蒂斯画风。他的画作入选中央美术展,名震日本画坛。他回国后,一直在上海、广州、重庆、香港等地从事美术教育。他与同样有留日背景、广东籍的关良、陈抱一共同提倡现代艺术理念,并付诸于实践。

国画创新性发展问题,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风格,但拥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要继承传统。

丁衍庸国画创新,分为两个阶段,主要体现在人物和花鸟画两个方面。

第一阶段是人物画改革与创新。1925年学成归国,在上海、重庆从事美术教育,还活跃于艺坛。

中国明清时期的人物创作,在技法和审美趣味方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昭穆有序的祖宗画、行乐图延伸和普及到传统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丁衍庸在人物画改革与创新方面,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艺术特点是将传统写实而趋于以线条为主的造型,色彩显得更为鲜艳、活泼、多姿。

他在继承传统人物画的基础上,运用马蒂斯人物画的鲜明、大胆的色彩、概括、夸张、抽象的人物造型和线条以及“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换句话说,“做我自己”的创作激情,以视觉艺术的方式表现人间天堂、世俗生活形态,对人物画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以戏剧、百仙、罗汉、仕女、武松打虎、文姬归汉、韩信辱胯下、荆轲刺秦王、和氏璧等人物画为对象。

第二阶段是花鸟画改革与创新方面,以水墨为主的野趣、概括、抽象为艺术特点。1928年秋,他回广州越秀山筹备市立美术馆至1949年到香港,一直从事美术教育,继续提倡现代艺术,着力于花鸟画方面。

传统花鸟画以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形式为主。他在朱耷、徐渭、金农水墨写意传统基调上,融入马蒂斯概括、夸张、抽象的造型和色彩,致力在水墨写意花鸟画上大胆改革与创新,尤其在晚年,即从1949年至1978年的29年里,他回归传统,深入研究传统文人书画印,侧重在八大山人的书法和秦汉凿印的研究上,从而,丰富了他的人物、花鸟画书画印的文化内涵,风格显得更为鲜明。

若虚斋藏其《石竹图》轴就是这一时期水墨写意花鸟的代表作品,纸本,纵66厘米、横45厘米,款题:“静华女弟清玩,乙卯丁衍庸”,下钤:“丁虎”白文肖像印。乙卯年,即1975年。款字显从八大山人书法来,印章便是秦汉凿印风格。

《石竹图》轴以清远、简约、野趣为特点,由山石、枝竹、小鸟三个元素组成,层次分明,浓淡、疏密对比强烈,似用排笔淡墨扫刷先勾勒出山石的大轮廓,再运用破锋浓墨皴擦,寥寥数笔,就能刻画出山的石纹肌理。竹枝则用中锋浓淡墨勾勒,瞬间便将其垂悬的形态表现无遗,再以中锋浓墨勾勒出一个惟妙惟肖的百灵鸟,小小的百灵鸟站立在枝竹上,仰天张小嘴巴,发出“吱吱”甜美清脆叫声,好像在呼吸着大自然的优雅气息。

中国美术发展到近现代,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融成为发展的文化态势。传统绘画与西方美术结合成为必然的趋势,必须继承传统造型的一些规律,亦即建立在传统绘画白描造型的基础上,吸收外来的艺术,融会贯通,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具有现代造型能力的坚实基础,它既不同于古人的形式,又不能像西方的那样,是具有现代的风格与精神的造型能力。在提升和创作当中,必须遵守中国艺术现实中造型的原则。近现代徐悲鸿、蒋兆和、刘海粟、张大千、关良以及丁衍庸等著名画家,他们提倡现代艺术改革与创新,遵循这些规律和原则,走中西结合的路径,各有成就,实乃时代之楷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