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体面的一次“乞讨” 天涯明月

 zgscdh 2022-08-19 发布于四川
       前几年,“蹭网”较常见,年轻人经济拮据之时,“蹭饭”也是有的。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极大发展,“蹭网”特别是“蹭饭”现在应是比较鲜见了。
    但在古代,“蹭饭”还算是高雅之事,遇上灾荒年月,好多下层百姓便只能靠乞讨度日,明太祖朱元璋就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讨饭岁月。
    不过,文人乞食却是罕见,老杜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乃因从骊山下经过,听闻玄宗与杨贵妃在山上作乐,而自己回家才知道小儿子已饿死;老杜虽靠着朋友的接济,如严武、高适等,但肯定有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他自己诗中即有“饥饿动即向一旬”的句子,好多时候,十天挨饿是常有之事;但翻遍杜诗,却未见有老杜乞讨的经历。即便据传老杜后来漂泊在一条船上,一连几天挨饿,当地县令送来牛酒,老杜因牛肉吃得太多而被撑死,可见老杜实在饿得厉害,但老杜至死没有向人乞讨过,盖因向人乞讨以饱一饭实在是丢脸的事,文人谁又愿意丢这个脸呢?


     但是,作为名气很大的诗人,特别是古代田园诗的开创者,陶渊明却真真写过一首《乞食》诗,可读者并未觉得此诗就让陶渊明丢了脸,反因其写得率真、诚挚而喜欢上该诗并更加喜欢陶渊明本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名就叫作《乞食》的诗: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前四句为第一层,写诗人为饥饿所迫,出门贷食的情状。渊明归耕之后,备尝农民之艰辛,尤其是饥饿。《有会而作》云:“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饮酒》第十六首云:“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皆可印证。“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直写出为饥饿所逼迫,不得不去乞食的痛苦惶遽心态,诗人自己也不知该往何处去才是。“竟”之一字,透露出反覆的思忖,既见得当时农村之凋敝,有粮之家太少,告贷几乎无门;亦见得诗人对于所求之人,终究有所选择。“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走啊走啊,不期然地走到了一个地方。由此可见,虽然“不知竟何之”,但下意识中,终究还是有其人的,此人当然应是一可求之人。尽管如此,敲开门后,自己还是口讷辞拙,不知所云。因为乞食对于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毕竟是难于启齿的呵。   

       
    中间六句为第二层,写主人对诗人的馈赠及款待。“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主人见渊明此时的饥色和窘样,不用诗人启齿,立刻拿出粮食相赠,诗人果然不虚此行。多么好的人呵!诗情至此,由痛苦惶遽转变、提升为欣慰感激。“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主人不仅急人之难,而且善体人情。他殷勤挽留诗人坐下相谈,两人谈得投机,不觉到了黄昏,饭已经做好了,便摆出了酒菜。诗人已经无拘无束了,端起酒杯便开怀畅饮。渊明爱酒。“倾”之一字,下得痛快,这才是渊明“质性自然”之本色呵。“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从“新知”可知诗人与主人尚是新交,但或许彼此“神交”已久。诗人为有这位新交而真心欢喜,谈得高兴,即席赋诗相赠,全没有刚来时的尴尬模样。


      最后四句为第三层,写诗人的感激之情,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絮),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后来韩信助刘邦开国,封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诗人借用此一典故,对主人说,感激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惭愧的是我无韩信之才能,难以报答于您。“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您的恩惠我永远珍藏在心里,今生不知如何能够答谢,只有死后我在冥冥之中,再来报答于您。中国古代有“冥报”的说法,如“结草衔环”的故事便是。“冥报”之语,表达的是至深至高的感激之忱。“冥报”之是否可能,虽可不论,但此种感激之忱,则至为珍贵。


  此诗通篇无警策之句,也无波澜起伏,语言平淡无华,却蕴发着人性美丽的光辉。主人急人之难,诗人感恩图报,皆至性真情,自然呈露,光彩照人。这是两种高尚人格的对面与相照。急人之难,施恩不图报;受恩必报,饮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中国民族精神中的传统美德。诗中映现的两种人格,深受传统美德的煦育,亦是传统美德的体现。


       由是,我们可以看出本诗虽是写“乞食”之事,诗人却无一点卑微相,反而因其才华和人品得到了主人的帮助与欣赏。而本诗所表现的“施恩不图报,受恩不敢忘”的君子之德亦将被后世传扬。因此,我们可以说本诗是最体面的一次“乞讨”,或者也可以说是最有意义的一次“乞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