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德寺事件,是无知还是无畏?——如何一眼分辨唐风与倭风建筑

 天地任逍遥耶 2022-08-20 发布于湖北

近些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国人的文化自信逐渐增强,这首先体现在人们对于古代社会生活的兴趣上。这种潮流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历史、文物、建筑、服装、影视等多领域。

但由于留存至今的文献、文物和考古证据较少,因此在还原历史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和误用,唐代便是这些问题的重灾区,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人们会将唐风和日本的和风混淆,甚至出现“以倭代唐”的现象。

如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城的广德寺就因寺庙部分建筑和构件疑似日式风格,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广德寺声称自己走的是“唐风宋韵”,但却存在着金鸱吻、唐破风、枯山水、日式灯笼和酱油色等日式元素。

文章图片2

宁波广德寺及官方部分回应

那么,什么是唐风,什么又是和风呢?他们在建筑上有何不同,普通人如何才可以一眼就区分呢?下面就将唐风和和风做一个对比。

文章图片3

琉璃鸱尾 vs 金鸱尾

鸱尾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多为琉璃或陶制整体。鸱尾给正脊、垂脊或戗脊的交接处提供了稳定的结合点,有效地防止了脊瓦的崩落及雨水下漏,既具美观性,又包含了实用性。

文章图片4

敦煌壁画中的鸱尾

鸱尾象征辟除火灾,中国建筑多以木为主要构件,砖石常为辅材,因此,防火对于古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屋顶上装饰鸱尾,蕴含了中国古人美好的愿望

文章图片5

大明宫麟德殿出土鸱尾

鸱尾起源存在着争议,但至少在北魏时期已经较为成熟;到了唐代,鸱尾的形制开始固定,整体较为瘦削,末端是尖的,外形简洁,古朴大气;晚唐之后,鸱尾演变为兽头形,名称也从鸱尾变为了鸱吻

文章图片6

晚唐 三彩鸱吻

随着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鸱尾这一装饰也流传到了日本。现在我们看到的日式鸱尾整体形制像一个靴子,末端较为浑圆,在材质上还体现为金制(据传金鸱尾19世纪才在日本出现,属于日本现代仿古建筑的特点)。

文章图片7

现存唐代建筑南禅寺鸱尾(左)& 日本东大寺金鸱尾(右) 现存唐代南禅寺鸱尾(左)日本东大寺金鸱尾(右)

现在中国的一些寺庙建筑就明显采用了金鸱尾的造型,打着仿古的旗号,做出来的样式却四不像。

文章图片8

上海宝山寺(左)& 香港志莲净苑(右)

文章图片9

抬梁式/穿斗式 vs 小屋组

唐日建筑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其屋面举折。唐代的屋顶较为举折平缓,气魄雄浑,整齐而不显得呆板,日式的屋顶相对来说更高耸,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构成屋顶的内在建筑样式。

文章图片10

日本唐招提寺 VS 中国佛光寺

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常见的构架样式为抬梁式和穿斗式

抬梁式又称叠梁式,在主柱上架梁,梁上有抬梁,檩(在屋架或山墙上用来支持的长条形构件)架在梁上。抬梁式结构复杂,内部空间大,材料要求高,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大型建筑。

穿斗式是用穿枋(穿透柱身的方柱形木材)将一排排柱子串联起来,成为排架,檩(直接放在柱上,因柱和枋较多,内部空间狭小,材料要求低,多用于民居和较小建筑物。

文章图片11

小屋组是日本建筑屋顶构造的一种样式,在主柱子上悬挂梁或桁(梁上或门框等上的横木),在梁或桁上设置垂直的束,在束上搁置母屋和栋木,再在其上布置斜向的垂木,从而形成斜面。

文章图片12

日本小屋组

关于唐风和日式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唐招提寺的变化上。唐招提寺原是中国僧人鉴真主持修建,后因年代久远建筑老化,18世纪进行修缮,屋顶上架结构改变,加装日式和小屋,屋顶被垫高了2.5米。

文章图片13

日本 唐招提寺的变化

文章图片14

抱厦 vs 唐破风

抱厦,是指用来抱住前出厦的附属小建筑,清以前叫“龟头屋(又称龟头殿)”。抱厦是一个空间概念,除开屋面的凸出,下面对应的空间也相应地凸出。

现存唐代建筑使用抱厦的记载较少,很难断定抱厦在当时的使用情况。宋元时期是抱厦普及使用的一个时期,不仅为皇宫所用,还出现在民间。

文章图片15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我国最早、最完备的建筑著作《营造法式》中记载:“天宫楼阁……用殿身、茶楼、角楼、龟头殿、挟屋、行廊等造”,我国建筑史学家傅熹年在考证后认为宋代宣德门母阙外接子阙,母阙后头又出龟头屋。苏轼也有记载,“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

文章图片16

北宋大晟府钟上所绘的宣德门图

而日本的破风则是根据中国的博风板演变出来的特有形制,而唐破风是卷棚的形制,常用在正门或屋顶起装饰作用。

文章图片17

日本唐破风

一些佛寺中没有区分这两者的概念,打着唐风宋韵的旗号,却出现了唐破风的身影。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古典园林 vs 枯山水

中国古典园林,是在悉心研究山川自然之后,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巧加经营,使园林呈现出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美感,诗情画意,意象隽永。

文章图片20

苏州拙政园

这是中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明代园林专家计成在《园治》中提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文章图片21

苏州留园

在古典园林的营造上,讲究虚实结合移景观念,每一处建筑既可以独自成景,又与其他景象相对应,“一步一景一画卷,移步换景画中游”

文章图片22

佛山清晖园

枯山水是日本特有的园林营造手法,通过放置石、砂、苔、木等物品来象征山川、湖海等景观,多见于禅宗寺庙。

文章图片23

日本枯山水

日本的枯山水所透露出来的人文观念又和中国古典园林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它透露出日本“朝花夕落”和“岛屿生存忧患”的意识,是日本“侘寂”美学和“枯槁”审美意境的体现。

日本主要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零零散散数千个小岛屿组成,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据有关统计,日本每年发生的有震感的地震高达1000余次,因此日本传统的观念一直有“物之哀思”的观念。

文章图片24

中国和日本有着十分密切的地缘关系,日本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但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雪花,日本在学习中国唐宋建筑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气候和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和建筑体系结构。

日本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也在著作《日本建筑小史》中承认:“在日本精神的影响下,日本吸取中国建筑的精华,并对其进行改造,最终形成了和中国建筑大不相同的建筑风格……唐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暂时的,从平安时代开始,日本人开始将中国文化”日本化”

中日文化是存在巨大的差异的,民族文化的复兴固然值得欣喜,但在发展过程中还需仔细甄别和认真挑选

我们现在传承的中国文化,既不是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也不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元素。我们反对文化挪用,也反对不加选择的生搬硬套。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在保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具体情况进行再创造

而这条路,是中国未来发展必行的一条路,也是九色选择的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