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辞达而已论

 无知一熊 2022-08-20 发布于广东

昨晚与老伴讨论最近写的十几篇“论”,老伴的评价是:如语文教学,又如师傅教徒弟,虽不落窠臼,却少气势。这个评价可谓中肯,我写此论确实是为教育孙子备课,在立论上总跳不出“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思维模式,想针对具体问题却又刻力回避,没有文科的天马行空,没有一股文定胜人的气势,尚待总结提高。

说话写文是一门学问,既要实现其基本功能,又要不误人子弟,还得传世久远,即孔子所要求的“辞达而已”,这可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文以载道(周敦颐《通书·文辞》),其最基本的功能是起到信息载体的作用,因此,说话写文首先必须载明具体的信息内容,不可空洞无物,而且,文以明道(韩愈,柳宗元),文有补于世(王安石《上人书》等),信息必须正确无误,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曰:“非礼勿言。”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不能道听途说,调拨离间,不该说的话不要说。这一点是工科的基本功,大体做到,如《无法之法乃至法论》传达“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信息,指明应追求“无法之法乃至法”境界,即使不能做至人,便退而做贤人,或再退而做达人,决不可做庸人,这个信息应该是讲清楚了。

一篇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应奢望囊括所有道理,甚至某一道理的方方面面,必须有所选择地立论,而立论不同决定文章所关注的方向、角度和重点便会不同。苏轼、苏辙两兄弟殿试同作《刑赏忠厚之至论》,皆以一字立骨,说明刑赏倚何至忠厚。苏轼以赏罚之疑立论,“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因此,“广恩”和“慎刑”便是刑赏之忠厚之至,而苏辙以赏罚之用立论,用赏罚乃因君王“唯恐”天下无贤和百姓犯错并错上加错,“不得已”不赏和不用刑,因此,“劝”人知耻和行义便是刑赏之忠厚之至。

此外,说话写文是自己和接受者之间运用语言、传播工具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为达到顺畅交流目的,除载明具体信息外,还须讲究形式,做到另外两点:让自己一吐为快和让接受者接受准确信息。这就要求用好传播工具和修辞。

要研究传播工具,让话和文的传播顺畅而不滞不胀。古人的传播工具少而落后,现在看到古代名人的“答书”而原书却失传,真是千古遗憾;现在传播工具多而快捷,今人当珍惜,多写多传而溢予他人。话和文只有通过传播工具传播出去才可能成为有用信息,藏不示人者只是自己的秘密而于人毫无益处;我倾向于多写多传,至于有益无益,明者自鉴焉,只要是正确信息,不仅无妨且是奉献矣。前二十年,我专注垃圾和人居环境治理,勤钻细研,多以具体问题立论,发表四百余篇帖子,自己结集出版《城乡垃圾及人居环境治理》《垃圾治理之道:方法探索·案例解析》等四本小书,也算是对职业生涯的一个交待。

再就是修辞,“情欲言,辞欲巧”。必须通过修饰,必须善于构思,善用语体、语言、赋比兴、声韵音调等修辞技巧,让自己一吐为快而不刻切伤人,让接受者注意而共鸣,不能修辞便不能达意。文贵巧且华,但华而不实行之不远。

尤其是构思,不仅关系到信息的传递,而且,关系到文章的意境和气韵,不可不重视也。构思就是说话行文的逻辑,不出起、承、转、合四字的灵活运用。“起承转合”于文如同“闪转腾挪”于舞蹈,交织在一起便会形成整篇文章的旋律、动势和效果。

“起承转合”最早出自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文概》作了进一步说明和拓展:“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是“起承转合”运用的绝世之作,全文仅九十字,严谨紧束,转折有力,其实轩昂。

《读孟尝君传》原文是:“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王安石用“世皆称”起文,用“嗟乎”转折,最后得出孟尝君“不能得士”的结论。论证方法上先是指出孟尝君只能算是鸡鸣狗盗之徒的头而不能算作士,以此直接批驳“孟尝君能得士”之说,接着话锋一转,用反证法证明孟尝君身边没有士而只有鸡鸣狗盗之徒,最后指出正因为其身边皆鸡鸣狗盗之徒而致士不愿与其为伍。如此缜密构思,让人无可反驳。文中“世皆称”“嗟乎”两词语的应用和“特……耳”句式的应用耐人寻味,“世皆称”看似转述传统观点,实则暗示作者与众不同的看法,“嗟乎”使文势陡然逆转,既表达对孟尝君的惋惜,又表达对世人“人云亦云”的感慨,“特……耳”则含有对孟尝君的蔑视和鄙夷。

我苦于立论与众不同久矣。以具体问题立论,需要深入实践,所以,常到一线去发现问题,苦也;但这种苦更多的是身体之苦,只要勤到一线,总是能发现问题的,回到书房,思索一二,便可写出几点解决办法。现在想概而括之,谈道论理,但语不出古人,便苦于何处发论,这是心中之苦,真苦也。《惜物利物致物尽其用论》《治理无过不及论》《乡村不似而似论》是对自己的垃圾治理和乡村发展理念的一个总结,心有千言万语,如何用篇千字之文表达清楚,仅立论便令人犯难,最后,《惜物利物致物尽其用论》以“造物不易,去之何从”,《治理无过不及论》以“治理适度”立论,《乡村不似而似论》以自认为的乡村传神“种养相济、睦邻而居、宅心仁厚、生态天成”立论,精妙与否,任由人说,自己觉得讲出了主要意思。至于文采如何,终是工科出身,不敢奢望,但在努力提高中,希望有朝一日做到文质彬彬。

文如其人,作者的三观、学问和性格必然而然地流露到文章中。苏轼性格豪放,寄情山水,其文便气势如虹,涣然如水,漫行浩荡,行于当行,止于当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辙“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便立意平稳,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行文纡徐百折而曲径通幽,语言朴实淡雅但叙写生动形象。要写出意新语工的传世之作,须先做高人,于我实属可望不可求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