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0月15日,邓小平胞弟邓垦逝世,享年106岁,他临终

 心灵牧场书馆 2022-08-21 发布于河南
2017年10月15日,邓小平胞弟邓垦逝世,享年106岁,他临终前立下与哥哥同样的遗嘱,令无数人潸然落泪......

邓垦,原名邓先修,是邓小平的胞弟,1911年11月出生于四川广安。

在他9岁时,邓小平便赴法国勤工俭学,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此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法国期间,邓小平也时常想起家乡的亲友们,但是中国的革命事业任重而道远,他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为了能让弟弟也能有这份觉悟,他将在法国时和旅欧少共的成员们一起创建的《赤光》半月刊从法国寄送到四川。

一开始邓垦因年龄小还看不太懂,但是随着知识水平的增长,他慢慢领悟到了《赤光》里面的真谛,心中也燃起了革命之火。

1931年4月,21岁的邓垦前往上海暨南大学求学。在出发前,他听一位从法国回来的远亲说,邓小平也有可能在上海。得知这一消息的邓垦十分激动,要知道,他已经整整12年没有见到哥哥了。

可当邓垦来到上海后才发现,这个大城市人海茫茫,找人犹如大海捞针。然而有一天,邓垦在看报时发现,上面有一块“寻人启事”的板块,这让他瞬间燃起了希望。

于是,他便花了2块大洋在《时事新报》上登了一则寻兄启事。可刊登之后,他依然没有收到哥哥的任何消息。

其实,邓小平并非没看到,而是不敢与他相见。那时候的邓小平是党中央秘书长,负责安排中央机关的各种会议、联络事宜。也正因为如此,他成了国民党特务们的眼中钉,而刊登假的《寻人启事》就是那些人的惯用伎俩。

但是,邓小平又发现,这则启事中的署名是“邓先修”,这是弟弟在老家的族名,那些特务不可能知道。

在经过中央特科的多次秘密侦查之后,邓小平化装成商人与弟弟见了面。

当邓垦看到眼前的这位穿个布长袍,头戴礼帽,脚穿皮鞋的“壮年人”时,顿时心中一震:是哥哥!

二人相见,有太多话想要说了,但是时间宝贵,又只能长话短说。

当邓小平得知母亲早在1926年逝世时,不禁潸然落泪,他十分自责,自己居然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邓垦看着哥哥落泪的样子,心里也十分难受,他安慰哥哥说,自己是来上海求学的,以后肯定能学有所成,为国家和革命做贡献。

邓小平听后很是欣慰,在分别前,两人互相交换了居住地址。两个月后,邓小平在党组织的安排下离开上海,在临走前,他将弟弟介绍到了赤色互济会工作。在哥哥的引领下,邓垦也加入了我党,并前往延安抗大学习。

1945年,邓垦再一次见到了邓小平,那时候,我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任中央委员的邓小平也出席了这次会议。

然而,这次见面更加仓促,两人没聊多久,邓小平便急匆匆地赶回到太行山去了。邓垦知道,这是哥哥的革命信念在驱动着他,自己也要向他学习。

建国之后,邓小平更加忙碌了,二人仍旧聚少离多,但要说印象最深刻的见面也是有的。

1980年7月,邓小平途径武汉,前去会见了时任武汉市委书记的邓垦。

在交谈中,邓垦表示,他非常支持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因为他知道,那是带领国家富强,人民富足的良策。

邓小平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他随后拿出了从广西带来的几个芋头送给弟弟,礼物虽轻,但情谊却很重。

2004年,退休后的邓垦又回到了家乡广安,当他踏进那个曾和哥哥嬉戏玩耍过的老院子时,心中泛上丝丝酸楚。

自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他就时常想起和哥哥年少时的悠然时光,如今院子还是从前的模样,但人却不似从前。邓垦不禁感慨道:“小平一生献身革命,没有回家啊!”

2017年,邓垦病入膏肓,他在临终曾嘱托家人,死后不设灵堂,不接受花圈,不安排遗体送别,火化之后,他要和哥哥邓小平一样,将骨灰撒入大海,众人听后,不禁潸然落泪......

当年10月15日,邓垦在深圳因病逝世,享年106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