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性的逻辑遮蔽了“人的感性的文化生命”古希腊巴门尼德,抓住“存在

 無虚集 2022-08-21 发布于甘肃
理性的逻辑遮蔽了“人的感性的文化生命”
古希腊巴门尼德,抓住“存在”这个判断句中的系动词,将其表述为“第一个纯思范畴”,从而开创了西方的本体论。这同时也就确立了西方哲学的知识论态度:思想存在,即把存在转变为理性中的范畴。通过概念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同一性,西方人就一直专注于存在者,而淡忘了“存在者的去存在”。这就是西方的知识论态度在本体论中的根源。西方人如此地去领悟道和阐发道,彰显的是“语言的逻辑特性”,并把“语言的逻辑特性”作为文明创造的根据,这同时就遮蔽了人与世界的逻辑前的原初关联。这就是西方几千年的文明发展所具有的基本的理性主义倾向。
在理性主义倾向中,人与事物的关系,是知识论上的关系。人与事物打交道,就是去认识事物,而认识事物便意味着用理性所造好的概念去征服事物。人是如此看待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也就必定在这种看法中规定了人自身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一种由理性所赋予的普遍性”。在这种规定中,被遗忘的恰恰是人在逻辑前、概念前的“原初在世”,即“生存”。人首先“生存”,而后才谈得上对事物的理性的了解。这“生存”绝不是指生物意义上的“存活于自然界中”。“生存”是指人之为人的生存,但并不是像唯心主义所以为的那样,人只有靠着理性所赋予的普遍性,才使自己从动物的感性个别性提升为人的“生存”。相反,假如没有人的感性存在本身所包含的人与世界的原初关联,人与世界的理性关联就会无根。正是在这种原初关联上,我们才能深入到“人的文化生命的感性层面”中。西方传统在本体论上的知识论态度,其失误的地方就在于用理性的逻辑遮蔽了“人的感性的文化生命”。
在本体论上拯救出人的感性的文化生命,是当代哲学变革的根本主题。海德格尔以“基本本体论”的创新工作使这一主题得到了鲜明的表达。“基本本体论”是对西方传统的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一次彻底的反叛:使本体论的基本路向由知识论转到“生存论”上去了。所谓“生存论”就是通过对“此在”(海德格尔用“此在”这个词表示“人”,以便在一开始就避免从理性上先行规定人的固有本质)的生存状态的描述,重新记起被遗忘的存在。这个被遗忘的存在,就是揭明人与世界的原初关联。在这种原初关联中,人不是某种既定的实体和本质,即人不是“生物存在体”,也不是“理性存在者”。海德格尔选用“此在”表示“人”,含有本体论上的深意:人并非已经是'什么’。因此,“此在”乃是这样的一种存在者:它没有任何其他的规定性,只有这个唯一的“规定”——对存在的领悟。海德格尔说:“对存在的领悟本身就是此在之存在的规定性。”这规定性,既然是对存在的领悟,因此“此在”就与其他存在者判然有别,它不是简简单单地在存在者状态上存在着,而是以领悟着存在的方式存在着,它是靠着对存在的领悟方能存在的。因此,“领悟存在”就是“此在的生存”。于是,至关重要的一点随之显露:此在乃是存在得以在其中敞开自己的场所。这样,被作为“此在”来理解的人,就具有最不同寻常的意义,即一种最真实的本体论意义,如海德格尔所说:“此在作为存在者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本体论地存在。”
海德格尔赋予“人的生存”这样的本体论意义,导致了一系列巨大革命性的后果。“存在”是由人的生存所领悟的,这种领悟就是人与世界的原初关联。人之为人的生存就在这种领悟中,或就是领悟本身。这种领悟完全是逻辑前的、概念前的,我们可以称其为“存在体验”。古希腊哲学由于巴门尼德的本体论开创工作,确实摆脱了“器”的牵累,而真正走上了论“道”之路,但其代价也十分巨大。论道成了只在逻各斯的反思形式中思考存在,而不是在其直接的呈现中思考它。然而,一旦经过反思,被思考的已经不是“存在”了,而是已经具有概念本质的“存在者”了,也就是说,“存在本身”被转变为“事物的客体化”。海德格尔因此就说,传统的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实质,就是不能思想存在,即不能思想tobe,只能思想being。
这种说法立即会使我们的心中发生震动:难道思想除了思考事物的客体,还应能更进一步地思考客体前的某种什么吗?如果思想不就是概念地把握事物,还能是别的什么吗?
要消除这种震动和疑问,就必须重新认识我们的世界经验。构成我们的“世界经验的基础”的最源始的东西是什么?当然,不会是我们作为生物对于外部事物的陷于个别性中的感性,因为它不能构成关于“世界”的经验。也就是说,在这种“感性”中没有普遍性。巴门尼德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诉诸语言。但他诉诸的是语言的形式,因为在形式中,我们可以找到范导具体言语的普遍规范力。正是在语言对言语的普遍规范力中,巴门尼德确定了“思想的本性”:思想在其纯粹的逻辑形式中把握到事物的形而上的本质。这样,从巴门尼德开始的西方本体论,就把事物的“真正存在”理解为思想按其逻辑形式可以直接接受的本质。然而,就是在这种理解中,包含在语言中的最根本的存在体验隐而不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